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拒绝封装

(2019-11-06 14:29:43)
分类: 学习
拒绝封装

 人类是群居动物,喜欢迎合别人的需求,所以别人提出要求我们总想满足。
 人类还是能抽象思考的物种,喜欢用各种抽象概念来描述这些需求。
 但是人类也是很脆弱的,做不到那么多。漫天漂浮的抽象要求,压得现代人喘不过气来,心理难免出现问题。
 有人说中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基本状况是:缺失的父爱,加上一个焦虑的母亲。
 父亲,去满足社会给他的抽象期待了,没有时间照顾家庭。
 母亲不得不照顾孩子,但是又有那么多对孩子的抽象期待,所以就剩下了焦虑。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基本上有三种负面思维造成的: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
 僵固型思维,是因为对自己的期许太高,比如“我是个成功的人”“我是个智慧的人”,要维护那个僵化的对自我的抽象想象,一旦达不到,就有了挫折感,这也不敢那也不敢。
 应该思维,正好反过来,是要整个世界符合自己的抽象想象,一旦达不到,就有了消极情绪,你明明应该这样,但怎么却是那样呢?所以结论经常是:这也很糟糕,那也很糟糕。
 绝对化思维是一旦有了挫折感、消极情绪,就把它用上升为一个抽象化的结论,把自己和别人,像钉子一样钉在一个结论上。
 比如,遇到一个同事干活不如意,就会轻易地说,这届大学生不行,甚至扩展到现在的年轻人不行。
 一看到明星离婚的新闻,就说,男的没有一个好东西,或者,再也不相信爱情。这都叫绝对化思维。
 你会发现,阻碍一个现代人成长的主要心理问题,大体上就可以分成这三类。
 这三类问题的根子都一样,都是用一个想象出来的归纳出来的抽象的东西,来限制我们当下的、具体的发展。而且,在这个互联网造就的多元时代,这些抽象的东西越来越多,导致每一个人都不堪重负。
 但是动物,比如一头狮子,捕猎失败了,它只会想,下一个我捕猎什么,不会把自己的失败合理化。但是人有这个本事,我们有抽象的思维,我们还有把这种抽象思维表达出来的语言,我们的语言还因为身处互联网时代而无比丰富。你看,我们人类的特有的能力,反而害了我们自己,让我们丧失了连一头狮子都会的和世界正确互动的能力。
 有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语义学家温德尔·约翰逊说的:“我们的语言年代久远,但先天不足,是一种有缺陷的工具。它让我们谈论稳定性和持久性,谈论相似性、常态和种类,谈论神奇的转变、迅速的痊愈、简单的问题以及终极的解决办法。
 然而,我们的世界包含着无穷无尽的过程、变化、差别、层面、功能、关系、问题以及复杂性。静态的语言与动态的世界并不匹配,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这段话值得再三品味。
 对,世界太丰富,而语言太抽象。人类的抽象能力,既在总体上塑造了繁荣的文明,也为每一个个体设置了发展的障碍。
 那怎么办呢?其实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我们的习惯是用抽象的方式理解世界、衡量自己、要求他人、自我设定。反其道而行之,就尽可能抛弃那些抽象的东西,回到具体上来。我的理解是四个字:“拒绝封装”,拒绝把丰富的感受封装成抽象的概念。
 建议平时说话尽量用描述性的语言,而不是用评价性的语言。
 评价性的语言是这样的:“这部电影很烂”,或者,“演员的基本功很扎实”。不管你是善意还是恶意,评价得高明还是错误,有一件事就发生了,就是它已经被你用一个抽象的概念封装起来了,你对它的好奇心就结束了。
 你的评价不管是好评还是差评,其实帮不了别人什么,也害不了别人多少,但是这件事对你不利,因为这件事对你的人生做出贡献的可能性就没有了。你已经把它归类到一个你熟悉的框架里了。
 而描述性的语言呢?比如你看了一部戏,你和朋友聊天,可以描述哪句台词你觉得有意思,哪个场景打动过你,哪个道具设计很别致。这不仅说明你有发现趣味的能力,更说明你对这个新东西全然打开了自我,它就有可能帮到你。
 你看,仅仅是语言习惯上这么稍微调整一下,改变自己的可能性就大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