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血管系统是怎么工作的

(2019-07-09 20:30:32)
分类: 学习
心血管系统是怎么工作的

 人体的心血管系统经过5亿年进化,形成了神奇绝妙的力量,总结起来有五点:

 第一点,就是“起于微末”
 心血管的广泛影响力,就在于它“起于微末”的组织架构,也就是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的特点,是几乎无所不在。
 事实上,无论是长度还是体积,毛细血管都占到了整个心血管系统的绝大部分比重。如果所有的毛细血管开放,可以达到20L的容积,而血液的总容量,也就4~5L。
 传递的广度,决定了传递的数量。正因为毛细血管的庞大,它才有能力服务每一个细胞的新陈代谢,给它们输送氧气,提供养分,带走它们的代谢产物。
 所以,毛细血管的广度,造就了心血管系统对身体37.2万亿细胞的影响力。
 我比较信奉一个道理:起于微末,方能成于天下。
 “微末”就好比村委会、街道办、基层的派出所和税务局。这些机构,经常被我们忽略,但这些机构每天服务于基层,是实现中央宏伟蓝图的主体。
 一个组织想要获得更广泛的影响力,最需要关注来自微末的力量,因为微末是所有组织里最广泛,也是最核心的力量来源。

 第二点,价值回报。
 心血管对各个器官的影响有多大呢?形象地说,就是生杀予夺。
 心血管决定了各个脏器的供血,给谁多一点,分谁少一些,甚至在最紧急的关头,心血管有权选择依次放弃哪些器官,哪些组织,保证谁的供应。它凭什么拥有这份权力呢?
 答案很简单,这是因为它年复一年的价值输出。
 我们的心血管向全身输送饱含养分和氧气的血液,每一年,每一天,每一秒钟,从不间断,直到我们生命终止的那一天。
 以平均寿命75岁计算,心血管这一生大约跳动30亿次,运送2亿升的血液,输送1.5万立方米的氧气。
 一句话叫“人心黑白,时间可辨”,心脏的确是用其一生告诉我们,这份爱有多诚实。
 正是因为它对各个器官输出的是赖以生存的血液,所以它收获的价值回报也是至高的,就是对各个器官的血液分配权。
 其实,人的一生也是如此。
 我们看似是为了自己而活,但如果想要达到成就自我这个目标,我们终其一生都要为实现别人的需要而努力。你能实现越多人的需求,成就越多人的梦想,你的收获必然更丰盛。这就是爱的本质,就是我们能给别人输出的价值,而价值的输出和价值回报是均等的。
 但为什么在某些人、某些事上,我们的价值输出和回报不对等呢?这就是下一点我们要谈到的,价值输出不仅要有发愿,更需要能力。

 第三点,层递通畅。
 价值输出的能力,主要是评判价值如何能高效地到达组织内的每一个个体,这也是任何一个庞大组织必须要解决的命题。
 我们来看看心血管是如何做到的。
 它用了一个层递式的结构,从心脏开始,大动脉分出若干个中动脉,每个中动脉再分成若干小动脉,小动脉又分出更为庞大的毛细血管网。
 更为厉害的是,在往下输出的每一层过程中,心脏射出的血液成分直到营养细胞前没有任何改变,也就是达到价值100%的传递,几乎是0损耗。做到了层递的高度通畅,也就完成了价值的有效输出,继而成就心血管的影响力。
 反过来,在人类社会中,即便是最厉害的组织架构,好像也没有办法实现这样的输出能力。

 第四点,信息闭环。
 完成一个组织架构的影响力,很多人都会想到如何输出,但如果没有回收处理再传递,我们就不能知道这个组织所有个体的反馈,也就不知道输出的效果如何。
心血管则设计了一个信息闭环的体系,它不仅能将价值100%地传递下去,还能将信息100%地收集回来。
 这点是组织架构上最难做到的,也是心血管系统最绝妙的地方。
 “来而不往非礼也”。向下传递不难,难的是它能将每一个细胞的代谢产物都收集回来,并且能将这些产物及时调整处理,然后开始新一轮的输出。
 这就使得心血管循环作为一个整体,保证了影响力的高度一致性。当心血管这个整体,在面对各种生活场景时,就能充分感知每个器官不同的血液需求,按需高效地分配血液。
 所以,规模大的组织团队一定要重视微末的反馈,让信息的传递形成高效的闭环,这样才能够及时调整发现问题,也保证了组织团队的凝聚力。

 第五点,备胎机制。
 心血管架构为了确保影响力在战备时的安全性,启用了备胎机制。
 在五亿年的进化里,心血管系统面对最多的还不是内在的问题,而是外来的伤害,因此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是心血管的第一要务。
 你想过一个问题吗?如果你不小心划破了手指,流了好多血,血小板就会聚集到这根血管的伤口上,然后这个血管就暂时堵塞了,但为什么手指头没有因为缺血而坏死呢?
 因为心血管系统在进化中,选择出了有备胎方案的机制。当我们的这根血管被堵塞后,我们还有附近其他血管可以为它供血。
 在我们身体中,绝大多数的组织、器官都有两套,甚至两套以上的供血系统,尽管这个组织架构看上去有点重复,不够精简,不够经济,却符合生存第一的原则。
 这其实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在公司的发展中,尤其是小公司,更需要注意关键节点的备胎。不要为了追求高效,而忽略了生存才是首要原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