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老年群体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认为老年人只在乎产品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其实并不是,老年人跟年轻人一样,同样在意身份认同。一个产品不仅要用起来好,还要让你有面子。
比如说助听器吧,最好的助听器,设计出来就应该像耳机一样,戴着让人以为是在听音乐。同样的道理,紧急呼叫的功能,也许最好是放在一个苹果手表里。
另一个误区,是认为科技产品只适合年轻人,但是不适合老年人。
但我们看问题要看本质。科技产品带给我们最大的价值,一个是快捷,一个是方便。这些其实正是老年人需要的。那我们有没有可能用年轻人的产品,来解决老年人的问题呢?共享经济类的产品,就特别适合老年人使用。
比如说滴滴、优步可以一键呼叫,几分钟之内到达,那能不能解决老年人的出行问题呢?又比如说共享衣橱,每个月租几件衣服,也不需要自己清洗整理,那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穿衣需求呢?
当然,这些产品要为老年人所用,肯定需要重新设计。不过,重要的是这个思路本身,给了我们一个理解老年需求新视角:老年人和年轻人的需求,比我们想象得要接近得多。
这件事不仅在美国是这样,在中国也是一样。我最近就看到一个报告,《2019年上半年消费报告》。这里面提到一个细节,说老年女性消费者很喜欢网购,而且在网购的时候,特别喜欢买化妆品、买有美颜功能的相机。而另外一类有同样需求的人,你猜猜是谁?就是少女。
所以你看,如果要想撬动老年人需求,不如想想,现在有哪些年轻人用的产品,可能老年人也会喜欢。这才是开启老年人需求的正确姿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