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海南 |
理解虚拟经济的残忍性
金融家某种意义上也是“企业杀手”,他们也是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并不比其他人更残忍、更无情。
但是,当他们看待企业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堆抽象数字。他们的智慧,就在于怎么把这个数字搞上去。那不是他们短视。
在抽象世界里,有抽象世界的长远。在金融家看来,只要世界上还有企业,这家企业不行了,就换一家搞啊。这个游戏是可以持续的。在抽象世界里,这家企业和那家企业并没什么不一样。
但是,如果换到一个长期经营企业的企业家的角度来看,就不是这样了。企业不是抽象的数字,它是非常具体的存在,包括大量活生生的人,是多年共事的员工,是长期合作的商业关系,是维系社区的骨干力量。如果要裁员,要削减成本,这些企业家他们要考虑的因素要多得多。尤其是那些人情的因素。
因为绝大部分人在面对具体的、真实的、实实在在的人时,都不会只考虑经济收益。人情、利他、仁爱之心、长远考虑必定会多多少少发挥作用。
人什么时候会完全不考虑这些因素呢?就是当事情被高度抽象化、具体的人消失不见,只需要面对一堆数字时。一个人会做出以前想不都不敢想的过分、甚至残酷的事情。你看,这跟人的道德水准没有什么关系。关键是他在用具体的,还是抽象的方式在思考。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回答:到底什么才是虚拟经济?我们到底该怎样有效发挥和保护?
只要是把根系扎在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的人情、两难、具体情况,能对它进行牵制的,都应该算是实体经济。
举个例子,我们天天用的微信,微信改版的一点点小变化,都能引起巨大的社会关注,和社会反制,那虽然微信只是一款软件,但是它扎根在现实社会中,它当然就是良性的实体工具。不能因为它是软件就说它是虚拟的。
反过来,如果一个产业,只是用抽象的方式,来操作这个世界。越抽象,就越是虚拟经济。比如说,连产品设计者自己也搞不清楚它到底是个啥的金融产品。
虚拟经济好不好?当然好,脱离了现实的种种牵挂,活力大增,效率大增,不可或缺,魅力无穷。
但是,你要知道任何东西,只要它对真实世界需要承担的责任下降了,总有一天,它会呈现出残忍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