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海南 |
横向标准化时代
美国的中餐厅卖的不是中国人日常吃的中餐。而是按照美国人口味进行了改良的,比如左宗棠鸡、西兰花牛肉等等。主要是酸甜口味,如果让中国人吃,大概率吃不惯。
这些中餐厅,虽然不正宗,但他们在全美国加起来有四万多家。比麦当劳、汉堡王和肯德基,加起来都多。
这四万多家中餐厅中,只有叫做“熊猫快餐”的品牌出名。它在全美国有2000多家连锁店,但是和四万家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夫妻店。互相之间都没什么连锁关系,是分散的。
整个美国的中餐厅,无论东西,它们的室内装潢设计、提供的菜品、甚至是服务的流程几乎一模一样,美国的货车司机在跑长途时,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中餐。主要原因,其实和大家爱吃麦当劳差不多,就是中餐厅提供的饭菜,比较保险、比较靠谱、比较一致,无论是哪个城市,吃到的菜口味差不多。
那奇怪的事就来了。麦当劳就是这样啊。但是麦当劳这样的连锁企业要做到这样的境界,是每年要花费无数的金钱在迭代标准、严格管理生产流程上,最终才能实现标准化。而美国的中餐厅,不仅没有一个总部来制定标准,甚至彼此之间也没什么联系。它们怎么也能实现标准化呢?
如果把麦当劳那种,称之为“纵向标准化”的话,也就是靠自上而下的高强度管理实现的标准化,那中餐馆的标准化,我们也许就可以称之为“横向标准化”。为什么?因为它是靠社会网络横向推动来实现的。
怎么讲?美国的中餐厅,虽然看起来非常松散,但是有一样东西不松散,就是他们的背后有着同样一张供应商网络:他们为顾客提供的袋装酱油,小袋装很不起眼,但全部都来自新泽西州的一家工厂;三分之二的中餐快餐盒,是由一家叫做福百客的商家生产的;美国中餐厅每年要消耗几亿张一次性菜单,东部的由纽约的几家印刷厂承包,西部的归洛杉矶的几家印刷厂。各种细节背后都是统一的供应商。
你看,供应商一致、社会网络一致、美国中餐厅最后呈现出来的样子,就是差不多。
再给你说个故事,你就知道这种通过社会网络,建立起来的标准化有多强大了。2005年的时候,美国一家彩票公司开奖,中二等奖的人数高达110人,这很意外,因为超过预计人数40倍。这些中奖的人一共拿走了2000万美元,彩票公司在那天差点破产。那当然有专人去调查,看看是不是有人暗中操纵。结果呢?发现中奖者分散在全国各地,彼此都不认识,找不到任何联系;他们购买的彩票,也都来自不同的售票点,不可能互相串通;而且所有的号码都是自选的,也就是不存在机器故障的情况。你看很神秘吧?这背后一定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操纵。
最后真相水落石出,原因居然是一种饼干。叫“幸运签饼”。
因为美国中餐厅有个风俗,在顾客消费后,会赠送一种叫做幸运签饼的饼干。这种饼干中会夹一张小纸条,上面有一句吉利话,还有一串幸运数字。
那一天所有买这家彩票公司中奖的人,都是把饼干里夹着的小纸条,上面的那串数字选做了彩票号码。而这串数字正好中了二等奖。而这些饼干,都是由布鲁克林的一家公司生产的。所以你看,社会网络带来的餐饮业食品的横向标准化,居然能造成这样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