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表达的4个原则
(2019-01-31 15:31: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清楚表达的4个原则
我们通过识别信息、分类整理信息、概括总结信息三个步骤,用结构化思维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但是,思考过程始终是一个隐性的过程,最终我们仍要将得出的结论显现化出来,也就是对外表达出去。
所以要学习怎样才能高效清晰地表达信息。
常见的表达误区
现实中我们总说,“
不知道你想说什么”,意思其实是,“不知道你的结论是什么”。
为什么我的汇报让你听不懂,就是因为开头没结论,细节之间没有分类,话与话之间还没有联系。
清晰表达四原则
想要做到让人听懂,正确的套路,简称为“论、
证、类、比”四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论。
也就是结论先行。一次表达只支持一个思想,最好能够出现在开头,这叫结论先行。
第二个原则,证。
也就是以上统下。说的是,任何一个层次的要点都必须是它下一个层次要点的总结概括,直到最后一个层级的内容是客观事实或数据为止。
第三个原则叫类。
也就是归类分组。就是每一组要点必须要属于同一个范畴。
第四个原则叫比。
也就是逻辑递进。所以每个要点都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有结构的表达就是以结论为开头,层层论证结论,最后再强化结论的过程。这种表达的结构,同样符合金字塔结构:
纵向上,顶层是总结论,然后支撑结论的要点要层层下分,直到客观事实跟数据;
横向上,每一组要点都有一定的规律和分类,彼此也是有逻辑关系的。
有了这样一张结构图以后,你可以在任何短的时间内把一件事说清,
说全,只是深入的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我如果给你30秒钟的时间,你要是说不清楚一件事,那么给你30分钟,给你半天,你也未必能说清楚。为什么?你的表达没有结构,没有重点。
重要的事情说三点
领导讲话都喜欢说三点。因为“三”是一个特别神奇的数字,它可以帮我们用最简单的结构把问题表述清楚,一太少,二不够,三正好。
当对方向你提问的时候,如果你可以立刻回答出有三点,一定可以给对方留下脑子很快的印象。
所以,可以一开始就说三点,而且最后正好说三点。这件事看似简单,其实背后隐藏着非常强的结构化思考能力:
首先,你要给出个结论;
然后,再给出支撑这个结论的三个理由。它们之间还要符合“论证类比”的原则。
当我们在说一些逻辑性非常强的话题的时候,对话题的把握就要非常周密:
横向上要符合“类”和“比”,话题不能有遗漏和疏忽,还要有先后次序;
纵向上,要符合“论”和“证”,挖掘思考的深度。
这都是非常考验大脑对信息处理功力的。
实践了三点法则,你的表达方式不仅变得自然有逻辑,而且还非常干净利索。
前一篇: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后一篇:好友圈让机器学习更了解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