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睡眠的科学

(2019-02-05 16:19:11)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睡眠的科学

人生的进步,始于高效率的睡眠。

说到睡眠,我们先来看几个有趣的事实:

第一,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动物都需要睡眠,无论长短。科学家甚至观察到单细胞的细菌也有类似于睡眠的行为,也就是在黑夜里会相对保持静止,关闭一些和外界交换物质的通路,天亮以后会更活跃。我们知道的睡眠时间最长的哺乳动物是蝙蝠,每天平均能睡1 8个小时。

第二,世界上有记录的最长时间不睡觉的人,是1964年英国的一个中学生Randy Gardner,他打破了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做到了连续11天不睡。不过这个中学生在最后已经出现了幻觉和精神障碍。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此之后也取消了这个纪录的评比,因为会对申请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甚至致命的打击。

第三,睡眠到底有哪些作用?我们知道睡得好,精神好、心情好、皮肤好、消化好、免疫力好,人也年轻,但这背后的原理还有很多未知。

2013年美国最著名的《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科学家们发现睡眠的时候,哺乳动物的脑脊液会进入大脑,清洗大脑细胞。要知道,大脑里面没有淋巴管道,所以脑细胞工作产生的废物平时很难排出去。这个研究发现,小鼠在睡眠的时候,大脑的很多细胞之间会发生间隔,让脑脊液进入大脑,清洗脑细胞,把白天工作的废物都带出来。

所以睡眠的一个巨大作用,就是清洗大脑细胞。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大约需要花1/3的时间来睡眠,所以需要对睡眠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睡眠很重要,但睡眠又不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先说睡眠很重要。

睡眠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大脑健康,以及学习、成长都很重要。毫不夸张地说,睡眠对人体的作用,超过了人类历史上发明的任何一种药物。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有趣的例子。

研究者让两组随机选择的受试者学弹一段钢琴谱,这些人之前都没学过弹钢琴。受试者每个人练习10分钟,然后12小时之后再重复,看能重复多少。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唯一的差别是,一组是晚上学,睡一觉第二天来重复;另一组是上午学,晚上来重复。结果,睡了觉的一组,平均能重复出来的水平比另一组高了25%。所以,家长想要孩子学习好,一定不要熬夜学习。

睡眠既然这么有用,我们应该重视,要争取每晚睡个好觉。但为什么又说,睡眠不重要呢?
睡眠是一个结果,是身体的自然反应,是老天爷的礼物,你不要去追求它,不要去担心它,要去做对的事,让好的睡眠自然发生。

医学上发现,大多数睡眠不好的人,都有过分焦虑的特质,容易疑神疑鬼、担惊受怕。那种天天乐呵呵,心里不装事的人,往往躺下就呼呼睡了。不要担心,失眠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要在战略;. 上藐视它,不要过分担心。要有那种,“困了就睡,不困就起”的精神。

那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关心睡眠呢?

首先我们特别需要了解一个概念,就是睡眠效率。

很多人对于自己睡眠问得最多的就是,我晚上只能睡五六个小时,不知道行不行;或者说我要睡十来个小时,会不会有问题。因为我们脑子里都悬着一一个概念, 每天要睡8小时。

其实8小时是一个平均数,不是及格线,所以不用特别担心是不是睡了8个小时。反过来,不管你睡几个小时,你需要关心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睡得好不好。

那怎么判断睡得好不好呢?看睡眠效率。这个睡眠效率既可以定量地来看,也可以定性地来看。

定量就是测量自己的睡眠效率,用晚上睡着的时间除以躺在床上的时间。举了例子,比如晚上11点上床,12点睡着,第二天6点醒,7点起,那你的睡眠效率就是6除以8,大约是75%。而好的睡眠应该在85%以上。

另外一个定性的方法就是,睡觉的时候,能否躺下就能睡着,睡醒了是否很容易起床,而且会觉得清醒,白天不会轻易犯困。你可以下载一个睡眠监测的App,比如蜗牛睡眠,可以测一下。当然,精确的测量可以去睡眠专科的睡眠实验室,就是睡在医院的床上,通过一些连接在身体和头部的电极测量整个晚上的睡眠状况。

所以,对于睡眠来说,时长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质量。只有把质量解决了,延长时长才有用,否则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容易导致慢性失眠。

睡眠就像滑滑梯,你要爬得高动力足,滑梯光滑没有阻力,就能有效地滑下去,快速进入深睡眠,睡眠自然好。

哪些事情可以帮助你增加睡眠动力呢?
包括找到自己的昼夜节律、晒太阳、运动、限制睡眠等方法增加睡眠动力;另外通过设计一些仪式感的放松、降低室温、保持黑暗、冥想或者诱发放松反射、用镁离子盐泡脚泡澡等等减小睡眠阻力,像滑滑梯一样,快速到达深睡眠。

晒太阳其实是增加睡眠驱动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女性人群失眠的比例远高于男性,可能就和晒太阳少有关。美国有研究发现,在写字楼里面工作的白领,坐在靠窗能照着太阳的,比坐在里面晒不到的,平均每晚可以多睡40分钟。

理解了“先提高睡眠效率,再解决睡眠时长”这个道理,关于睡眠的很多问题,你自己就可以有答案了。

另外要理解一个概念,就是“困”和“乏”,很多人分不清有什么差别,其实在医学上这是两种不同的状态。英文困叫“sleepy” ,乏叫“fatigue”。

困,是睡眠驱动造成的,主要来自于大脑睡眠中枢的驱动,可以通过睡眠来缓解。
疲乏,可能由很多原因产生,包括剧烈运动、缺水、缺氧、电解质紊乱、心衰等等。医学上甚至有一-种病,叫做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描述的是一种排除了一些器质性疾病,但长期觉得疲劳、肌肉酸痛的状态。

有些人白天觉得困得不行,但还是睡不着,很有可能是乏,而不是困。你可以试试,开窗换换气,或者是不是缺水,或者到户外去走一走,活动活动,晒晒太阳。长期久坐,如果空气又不流通的话,人是很容易乏的。还有一个很常见的让人乏的原因是午餐吃太多,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你中午少吃一些 。

所以,理解“困”和“乏”这两个概念,是一个极其有用的能力。不少人,白天因为乏趴在那里睡,这样既休息不好,又影响晚上的睡眠动力。真正有效的睡眠习惯是,白天乏了,就出去活动活动,走一走透透气,看看蓝天白云,晚上倒头就能睡着,全天效率才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