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天而为的智能人生

(2018-07-24 09:55:57)
标签:

杂谈

顺天而为的智能人生

顺天而为的智能人生


 有一种全新的分类:现在的人类属于碳基生命;未来的人工智能生命属于硅基生命。

 未来我们不仅仅可以拥有一个短暂的碳基生命,我们也可以拥有一个长长的不断迭代的硅基生命。

 自从人类仰望星空,开始思考“我是谁”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熵减”,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这混乱的宇宙建立微末秩序。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天然而熵增,它俯瞰众生,侵蚀万物,纵使伟大如爱因斯坦,坚韧如霍金也无能为力,放眼历史,喧嚣过后无声,繁华终归短暂,热寂才是最终归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天生就在“逆天而行”。

 我们微小若尘埃,却要与宇宙对抗。

 我们仅仅拥有70年光阴,却要与140亿年的造物较劲。

 这比与神对抗的传说更加悲剧。

 人之存在,到底为了什么?

 然而,就算洞察这结局。

 谁也不甘于这宿命,我们想通过推理计算为人类觅到“一线生机”,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康德这些碳基生命的佼佼者,想通过自己的个人算力,找到冥冥之中的绝对存在,明了人类到底是不是毫无意义的“递归循环”。

 就算拥有顶尖智慧,但个人算力终有穷尽,必须寻找到更有效的办法,才有可能在数学和哲学上更进一步,除了优化算法,集中硅基算力为人类服务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手段。

 追求算力表面是为了追求财富,后面也隐藏着追求真相的小心思。

 算力,可能是人类通往更高文明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与熵增对抗的最有效方式。

 如果谈到终极意义,从科学的本质来讲,拥有更多算力,比拥有金钱更有意义。

 比特币现在的全网算力达到约3000万万亿次哈希碰撞每秒,相当于约600台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看起来好像很强大,但如果放眼整个星空,真的要去寻找宇宙奥秘,这点算力还没有权力。在我们看来,算力是为了去除人性在整个系统里的权重,在未来,它会超脱于碳基意志,会成为我们意想不到的防护网。现在我们还不能对算力机制过于置疑,这需要时间来检验,如果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我们也不能过于高估自己的批判力。

 也有人说这样的算力机制并不优雅,每10分钟左右3000万万亿次碰撞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哈希值,完全是一种微观的施暴,不具备宏观审美。但宇宙的美学是什么呢?“最初三分钟”从一个体积无限小的点爆炸,物质和能量也由此产生,那一瞬间力量如此强悍,不也产生出无限的美吗?也许宇宙美学与我们眼中的美学不一定相同。

 哈希的本质是数学,数学一定应该站在艺术的一边吗?我们并不知道。

 我们可以换一种视角来看待算力之美,科技文明和自然之力,通过算力达到了一种融合。

 自从莱布尼茨打开了数理逻辑之门后,历经布尔、哥德尔、图灵、冯·诺依曼等人的加持,对于拥有更多算力慢慢成为一种本能的追求。在这里,我们谈一谈大家一直关注的量子算力。

 从理论上来说,一个量子比特就可以储存无限信息,量子比特中存储的信息将始终处于动态演化过程之中。也就是说,你每一次测量的并不是同一系统,而是不同世界,所以有人说“量子计算”是利用平行宇宙来计算,有超强的并行能力。

 假设你是黑客帝国里的“尼奥”,从“太极”出发要推开“两仪”中“1门”或“0门”其中一扇,然后再推开“四象”中“00门”,“01门”,“10门”,“11门”中的一扇,走完160次路径后找到了锡安。而追捕者史密斯如果通过传统计算,要想分析有160多种选择的尼奥路径,需要的时间是47515528679349475857年,但如果史密斯处于2^160万个平行现实中,每个世界只走一条路,那可能30分钟就能抓到尼奥,这就是叠加态的妙用,量子计算机可让你复制出2^160个史密斯,每个人只需要走一条路就可以了。不是超强算力选择了量子计算,而是量子计算天然具有超强算力。量子不死,逆天不止。

 量子算力展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物理力量,当力量达到某种极致时也是一种美了。

 人类未来最大的矛盾,是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与有限算力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算力持有者,除了看到算力之美外,也希望算力能够展示它真正的力量,将有限的算力最大化。

 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事件已标志着人类进入到了一个智能时代,当未来AI(生产力)、大数据(生产资料)、区块链(生产关系)三者真正结合之时,以更高倍的效率与速度推动文明走向更高等级。

 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告诉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算力,生命从无序的环境中抽取有序的“算力”来对抗整个社会“熵+”,从而推迟宇宙的“热寂”过程。算力是有序的,而所有其它的争议,却是无序的。如果以这种上帝视角来看待算力,认可热力学第二定律,那么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碳基生命比唐吉柯德渺小无数倍,只是我们一直在路上。量子不死,逆天不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回归天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