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信息时代的思考

(2018-05-04 23:35:32)
标签:

杂谈

后信息时代的思考

后信息时代的思考


虚假信息铺天盖地,让我们没办法分辨信息的价值。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终身高级研究员、哲学家格洛丽亚·奥里吉(Gloria Origgi)探讨了人和信息的关系。她认为,人与信息的关系如今正在经历着根本性的转变,世界正在从信息时代转向“声誉时代”。在“声誉时代”,是指信息只有经过别人过滤和评估后,才具有价值。

大多数人都处于信息流动的下游,无法直接接触信息源。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相信气候正在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会伤害未来地球上的生命?一般你可能会回答,你信任的某个报纸、杂志或者电视支持这类科学研究。其实这样看来,你和信源之间已经隔了两层——先是媒介信任了这个信息,然后是你又信任了这些媒介,最后导致你信任了这个信息。

奥里吉指出,虽然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了,人们的认知却没有变得更加自主。恰恰相反,流通的信息越多,人们就越是依赖“声誉机制”来判断信息的价值。

举个例子来说。有人认为1969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假的,质疑登月计划的这群人搜集很多了证据,比如:影子的角度与光线方向不符;月球上没有风,美国国旗却能飘扬等。对此,NASA已经做了科学上的回应解释。然而,我们可以问问自己,自己确定登月事件是真的,能拿出什么证据吗?你对登月事件的认识,也是来自小时候的回忆,来自电视里的新闻和课本上的照片等,这些证据也都是二手的,那为什么很多人不会怀疑登月的真实性呢?其实,这是因为的潜意识人们里都相信很有声誉的NASA,从而相信NASA的言论。

人们在处理信息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也在支持这些信息,给这些信息背书。支持者声誉越高,人们也就越相信这个信息。奥里吉不建议人们自己去检验信息的可靠性,在复杂的专业知识的体系中,靠自己去调查信息的真实性是行不通的,一是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准确,二是浪费时间。

那么人们应该如何处理信息呢?奥里吉提出,首先是把“信息时代正在转向声誉时代”这个转变本身考虑在内,认识到在信息流通中“声誉”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其次,接受信息的时候,具体评估一下是谁在传播信息,别人传播信息是什么意图,它是否权威等等,这样能帮助你更正确地把握信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