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计划不如行动,行动没有终点

(2017-07-28 21:21:20)
标签:

杂谈

计划不如行动,行动没有终点
 
      “非期然后果”,字面意思就是,那些不符合期待的后果。

        你做了一件事,预期一个结果,但是往往会出现很多你预期之外的东西。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非期然后果,这个词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来的,后来就成了社会学上的一个学术名词。

      因为这个概念,把我心里一直在思考的很多东西,一下子说清楚了。这就是学术名词的力量,一个符号或者一个词语,可以解释一连串思考和现象。

      比如,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说,别老在那儿琢磨了,先干起来,干起来,就知道下一步,就是因为构想、计划的时候,只能预计那些符合期待的后果,就是期然后果。只有开始行动了,才会出现非期然后果。

      这其实是很多创新的真相。比如有一本书,叫《现代医学的偶然发现》。你看过之后会发现,20世纪以来医学领域的很多重大发现,比如抗生素、X光机、抗抑郁药、化疗药物等等,还有那个著名的“伟哥”,都是在搞其他研究时候的意外收获。

      把视野放大一点,整个人类文明史上都有这样的现象。

      为什么会有非期然后果?是因为天有不测风云,各种不可预测的偶然因素吗?对,有这个原因。

      但是在人类社会,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协作网络中。你的任何一个行动,都会触发这个网络其他人的行动,他们的行动是不可预测的,而且会反过来影响你的行动。这个网络越大,越复杂,非期然后果就越严重。

      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看人类社会的这个独特现象。

      计算机界有一个摩尔定律,就是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计算机的性能也将提升一倍。那这么不断地翻倍,电脑速度会不会快得飞起来呢?

      事实是并没有,为啥?

      因为软件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软件的复杂性把硬件速度提高的那部分给吃掉了。所以,IT界就半开玩笑地总结出这么一个“安迪-比尔定律”。

      安迪是谁啊?安迪是原英特尔公司CEO安迪·格鲁夫。比尔是谁啊?比尔就是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安迪–比尔定律的意思是,英特尔公司的安迪·格鲁夫给我们创造的增量,被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拿走了,硬件给我们的,软件要把它拿走。

      你看,这就是非期然后果的一个典型例子。本来硬件以为自己一路狂飙,但是因为硬件性能的提高,触发了协作网络中软件性能的提高,两厢抵消了。

      这也是经济学里反复强调的原理,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你做了一件事,会对他人产生成本和收益的变化,对他人的行为就会产生激励作用,再反过来作用给你。

      安迪–比尔定律,随着硬件越来越强悍,软件工程师不用考虑硬件的限制,就可以放手去干了,做事情更讲究自己的工作效率、程序的规范化、可读性等等。所以,即使是同样功能的软件,今天比昨天占用的硬件资源多,是一件在所难免的事。

      这就是对激励做出的反应。再举一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开车要系安全带。但是经济学家萨姆·佩兹曼,在197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发现,更多的人系安全带,的确在重大车祸发生时,让死亡的概率降低了。但是,车祸发生的次数却增加了,而且行人死亡的人数也增加了,为什么呢?

      因为有了安全带保护,人们开车不像以前那样谨慎了,所以事故多发。人们由于激励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同样,单个的汽车越省油,人类总体消耗汽油的总量反而越多,因为人开车越来越多了嘛。

      理解了非期然后果这个概念,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

      首先,人类协作系统越复杂,计划就越没有用。

      人类是唯一能靠想象,来规划自己未来的物种。所以,能做计划,并且根据计划来协作,曾经是我们的巨大优势。但是,因为有非期然后果这个效应,做大型规划的必要性越来越低。

      腾讯公司开发互联网产品,有一句口头禅,叫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这已经是互联网界的一个共识。产品有了基本功能,就赶紧上线,让用户使用,然后就会出现大量的非期然后果,再根据这些后果去修改和迭代。好产品都是这样演化出来的,而不是事先规划的结果。

      这个时代,行动的重要性,正在超过计划的重要性。所以我经常说,一件事,可做可不做,如果有精力就尽量做。为什么?因为会发生无法预料的非期然后果。

      从这个概念中,可以得到的另一个启发是:只要有行动,就没有终点。

      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要是怎样怎样就好了”,什么要是我孩子能考上大学就好了,要是我能升职加薪就好了,要是我能创业成功就好了。

      “就好了”三个字,其实就是终点意识,就是行动要终结了。你一直梦寐以求的某种期待,如果真到了那个状态,你会发现,还有前所未料的代价,和全新的麻烦等着你。你看,这也是非期然后果的效应。

      归结起来就是两句话:

      第一,计划不如行动。

      第二,行动没有终点。

      原因就是“非期然后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