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理未来的我

(2016-12-22 10:09:28)
标签:

杂谈

管理未来的我
 
      每到年底,都是人们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时候。但我们都知道,未来是不确定的,而且我们是很难预知未来的。所以,很多人就容易沉浸在当下的状态里,忽略未来不确定的、容易变化的长期后果。有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美国人到了退休的时候,他们存的钱完全不够维持未来的生活。 
      《棉花糖实验》作者就是提出“自控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他说,人们在思考未来自己的时候,每个人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这种个体差异其实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当人们觉得自己和未来的联系越强烈的时候,人们越愿意牺牲当下。研究人员找了一批斯坦福大学的本科生,给他们戴上核磁共振成像仪,监控他们的大脑活动。一开始,这些学生被要求想一下现在的自己。这时候,他们大脑皮层的中间区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独特的活动模式叫做“自我模式”。接着,研究人员让大学生想一个陌生人,这时候,他们大脑皮层相同区域的另一种活动模式被激活了,叫做“陌生人模式”。最后这些学生被要求“想一想自己10年以后的情况”。

      结果发现,当人们想到未来的自己的时候,不仅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大脑的活动也不一样。对很多人来说,想到未来的自己时,大脑活动模式,更像“陌生人模式”,也就是说,这些人想到未来的时候,不关心自己会变成什么样。他们看待未来的自己,就像在看待一个陌生人。

研究人员说,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联系得更紧密,他就有可能为了未来的自己,牺牲更多当下的快乐。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感觉,那么他就会更看重当下的回报,而忽视当下对未来的影响。

      其次,这种和未来的自己连接的能力,甚至还能决定你老了之后能存下来多少钱。比如,研究人员调查了一些平均年龄在54岁的人,发现那些越能感觉到自己老了之后是什么样的人,积累的资产更多。

      还有一个实验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实验也是找了一些大学生,让他们制定一个退休存款计划。首先,研究人员让每个人都提供一张照片,然后把这些照片做成电子版的头像。对一些人来说,照片就是他们现在的样子,对另一些人来说,他们的头像被做成老的时候的样子。结果,那些看到自己变老时候的头像的人,比看到自己现在头像的人,多存了30%的资金用于养老。研究人员还在继续探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也能通过增强人们对未来自己的认同感,让人们给自己的未来多存一些钱。

      最后,一个人是不是关注自己的未来,还可能对道德感产生影响。研究人员调查了18-71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问他们愿不愿意支持不道德的商业决策,比如说,在明知道会危害健康的情况下,还要去销售一种很赚钱的食品。研究显示,那些觉得和未来的自己关联比较少的人,更能忍受不道德的商业决策。

      研究人员还做了实验,让一些人去思考未来的自己,让另一些人思考未来的世界。结果,如果能把自己和未来的世界联系到一起的人,比那些简单思考未来的人,更容易去考虑自己的行为产生的长期后果,这种对未来后果的关注,让他们不愿意去做那些不道德的决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