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们判断事物未来的发展,会用到三种思维方法,第一种是“归纳法”,第二种是“演绎法”,第三种是“类比法”;
01
先说类比法,比如,我们看到亚洲的天鹅是白色的,欧洲的天鹅也是白色的,所以我们归纳出一个结论:天鹅都是白色的;比如,我们看到从90年代末一直到现在,北京上海的房价几乎每年都在涨,所以我们归纳出一个结论:京沪永远涨。我们在拿地的时候,把这十几年来每年的房价涨幅归纳一下,给出一个在目前静态价格基础上的年均涨幅,预测开盘价格,这是“归纳法”在我们这个行业预测未来时的具体应用。
但是归纳法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办法收集支持这个结论成立的所有素材。比如坚信天鹅都是白色的你,来到了澳洲,结果看见了有一群天鹅居然全特么是黑的!于是你的原有的白天鹅结论,立刻崩溃。
如果按照归纳法,是很难解释上海2016地王年的,因为今年拍卖的每一块住宅用地的楼板价,都刷新了从业人员的三观,都意味着预期涨幅远超历史,这就叫黑天鹅。
02
再说演绎法,据说这是亚里士多德发明的,比如:凡天鹅皆为白色;澳洲有天鹅;因此澳洲的天鹅必为白色。
比如:凡是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因此它的内角和是180°。
比如,京沪永远涨;我在上海拿了块地;因此未来我开发的项目售价肯定涨。
这叫做结论的必然导出。但是演绎法的缺陷在哪里呢?它的前提正好是我们前文所说有破绽的归纳法,大前提破了,结论肯定无效。
比如,你以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是澳洲的天鹅偏偏是黑色的。比如,你以为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但这是三角形碰巧在一个平面上的时候才会是180°,如果这个三角形是在曲面上,三角和就不是180°。
03
最后说类比法,一种东西有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东西也应有这种属性。两个东西类似的属性越多,则用类比法得到的结论越可靠。
比如,深圳新房的均价涨到6万/平方米以上,深圳是一线城市,上海也是一线城市,因此上海新房的均价也能涨到6万/平方米以上;
比如,香港的房价大跌过,无数人变成负资产;香港楼市崩溃前房价拼命涨过人人都觉得有房就能赚房价不可能跌;香港是大都市,上海也是大都市,大家的房价都曾飙涨过,那么上海的房价也会有大跌的时候,也会有负资产遍地的时候,有房就能赚房价不可能跌的幻梦也会破碎。
但是类比法的缺陷在哪里呢?大家都长着天鹅一样的头,长着天鹅一样的脚掌,叫声也都一样,那么大家颜色应该一样吧?可你是白色的,我偏偏是黑色的。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还写了一本书就叫《黑天鹅》,他坚持认为,黑天鹅事件决定历史进程,而且只有它做到了历史和人类,不是匍匐前进,而是跳跃式发展。
中华预言第一奇书
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大体上是西方哲学的思维,中国对未来的预测方法,主要靠卜卦,咱们有本奇书叫《推背图》,据说是唐太宗年间,由两位大神袁天罡、李淳风所著,靠算卦算出了唐以后2000多年的历史。唐太宗出生于598年去世于649年,唐以后的2000年,就是说,这本《推背图》至少能管到2600年,我们还能至少再用500年,如此奇书,怪不得李淳风正写的高兴的时候,袁天罡推他的背说“天机不可再泄,洗洗睡吧”,因此得名《推背图》。
这本书共分六十象,每象预言未来的一次重大事件,用含有喻意的图形和谶语(可理解为预言)构成,据说很准,谁上台谁下台准的让人害怕,于是到了宋朝赵匡胤的时候,往这本书里面掺了不少假货,刊行了不同的版本,有真有假,时灵时不灵,于是大家就不怎么信了。破除谣言最好的办法不是直接禁言,而是让它时灵时不灵。
《推背图》预言的准确程度与版本年代密切相关。因为目前已被发现的《推背图》不止一种。最早的版本为芝加哥大学馆藏的元代抄本,其余尚有明、清、民国等版本。不同时代的《推背图》既在配图上有差别,谶语也常常互不相合。对比不同时代《推背图》,会发现“预言”准确率越高的版本,流传时间越晚。目前预言最精准的所谓金圣叹批注版《推背图》,其源头实际是民国出版的《中国预言七种》。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人,怎么会批注民国版的《推背图》呢?还有,到了民国再“预测”唐朝到清朝的事情,哪有不准的?
而且《推背图》最大的问题,是它预言的事儿,没具体的时间,这就更没办法说它不准了。比如,它说中国会出伟人,如果你觉得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都没有那么那么伟,那说明时机没到;如果你觉得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都很伟,那说明预言对了,不仅预言对了一次,而且对了三次。
我们为啥要做预测呢?我们要做计划。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要未雨绸缪。但我看过一本《超预测》,书里引用过普鲁士元帅、德意志帝国总参谋长毛奇的一句话,“与敌军遭遇后,一切计划都要调整,一切都不确定。”以色列国防军中还流行的一句口号,“计划,只是变化的平台”,一名以色列军官评论某师在1956年与埃及的战争中的表现时,骄傲地说,几乎所有计划在战斗中都会失效,但是所有目标最终都圆满实现,并且比预期的还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