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度思考的方法

(2016-03-13 22:22:50)
标签:

杂谈

深度思考的方法

 

      找到自己深度思考的土壤,还得拥有一套开垦土壤的工具,即有一套深度思考的方法论。

1)可繁殖的知识量

      可繁殖的知识这个概念来源于李笑来,李笑来把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可繁殖的,一种是可繁殖的,比如秦始皇是哪年统一六国的,这种知识是不可繁殖的,但像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就是可繁殖的,它可以让你提高、进步,让你变得更深刻。不能深刻思考的根本原因是见识少,知识积累量不够。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产生大量信息,但并不是每条信息都是有价值的,对充斥的信息首先要做的就是甄别信息有无价值,无价值可以不看,重点是看有价值的。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下苦功夫的,曾国藩读书的原则是一本不读完决不读下一本书,真正的好书不能求快,快即是慢,快即是无,理解最重要。

2)思考频次

      针对问题多思、多想,思、想,思、想不动脑哪来的思想。李小龙曾经也说明过这个问题,他说不怕一个人会100种功夫,只怕一个人把一个招式练100遍。好功夫需要速度、力量、技巧,练100种功夫每种都是浅尝辄止,不能实战,把一招练100遍往往可以一招致命。

      对一个问题若想深刻想个一两遍想不明白了,通常都是很痴迷的状态,除了睡觉不想其他时间都在思索。

3)多维度思考

      思考过程就像是盲人摸象的过程,努力从多层次,多角度看待问题。

      要想多层次思考得跟自己较劲,不能想到一两层就饶了自己,想到一两层以后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把所有的问题都想全了。认识大象的过程其实是人类拥有的三种逻辑思维之一的结构思考逻辑,按照结构思考逻辑把各个部分找全。

4)细节

      有时候我们对问题认识不深,一定程度上是对细节不掌握,仅仅了解各笼统的概念不往深里追求,追的越深认识越深刻。

      事物的本质都是被一层一层表象包裹着,不追到底还以为表象呈现的东西是事物本质呢,这就误导自己了。

      深刻是一种态度,事事不求细节,很难想象他能优秀到哪儿去。

5)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美国作者芭芭拉·明托写的一本关于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逻辑的书,有时间大家可以看看。

      金字塔原理是很好的思考和表达方法,在思考、表达的时候为什么要构建金字塔结构呢?

  

      因为研究表明人类能够记住、理解最多的项目是7个,比如:你写了一遍文章或做个演讲,把下图的论据A、B、C、A1、A2、A3……,一股脑的讲出来、写出来恐怕别人很难理解的,所以需要把多于7个的项目通过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组合成几组,同组内的内容按照因果逻辑、结构逻辑、程度逻辑展开,然后以此类推。

      人的思考过程都是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原理观点先行,先提出观点,然后通过归纳和演绎思考论据,把论据找充分。

      上层思想是下层思想的总结,下层是上层的解释,这种结构就是疑问/回答式,下层其实是对上层的回答。通过疑问\回答不断深入构成整个金字塔结构,写出一遍文章。

6)概念清晰

      以前看过一本幼儿教育的书,在婴儿呀呀学语的时候父母说话往往都是把馒头说成馒馒、把虫子说成虫虫、把的凳子说成凳凳,这本书建议别用这种语言和孩子交流,是馒头就说馒头,是虫子就说虫子,是凳子就说凳子,语言基础是文字,文字是思想和逻辑的基础,概念清楚思想才能清晰、深刻。

7)写作

      写东西是整理思路最好的方法,把所思所想讲出来、写出来与他人分享才能变成自己的。在写东西的时候刚座下来一点思路都没有,写着写着思路就打开了,写东西是深度思考的过程,它会把存储在大脑中的不同区域零散的知识点调取出来组合成有深度的思想体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灵魂飘香
后一篇:十大家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