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看见未来---
唐文演讲的第一句话就把我们镇住了,他说之前在吴晓波北京书友会分享《看见未来》,暴雨倾盆,读者云集,他演讲了2个小时,和书友互动花了2个小时。我不禁担心,如果上海书友对这本书反应不热烈,岂不是表明我们求知欲不旺盛?结果连演讲带吃饭,唐文和我们high聊了8个小时。
为什么写书的人不是作者?
演讲前我有幸在酒店大堂和唐文聊了一会儿,我请教他《看见未来》这本书为什么是他执笔,但作者是余晨?唐老师解释了一下这本书的由来:互联网正在深刻的影响世界,但对于这么一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凯文·凯利语),只有BBC曾做过几个小时的纪录片,而且比较散碎。土豪CCTV出钱,做了一个十集的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从2011年启动,跑了14个国家,采访了互联网各个领域的经营近200人,基本上把在世的互联网大神都采遍了(唐文说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前没有人做过,之后呢?几个互联网之父都80多岁了,这算抢救性挖掘了,已经动手晚了几年了,因为乔布斯和发明鼠标的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已经去世了)。
“易宝支付”的联合创始人余晨,因为曾在甲骨文工作过,在硅谷人脉很广,回国后创立易宝支付,又有了创业和经营企业的经历,长得帅,口才好,还是钻石王老五,天生就应该是这个节目的顾问。余晨花了3年时间,深度介入了这部纪录片,有40位互联网历史上的标杆人物都是他亲自采访的。这部片子2014年8月份就播出了,大家还可以在爱奇艺和乐视网上查到,但老实说,我个人觉得《互联网时代》节奏有点慢,深度不够,比后来成书的《看见未来》差多了。
这些大神的采访素材有300多个小时,最后《互联网时代》只用了其中2个多小时,大家深感遗憾,于是余晨就想把其中的精华集结成书,但自己又没有时间写,想找个作者合作。但是遍观国内,英文好(得一遍遍听采访素材,看上百页的英文原版资料),文笔好(不能写博士论文,得通俗易懂),懂互联网(得躬身入局,在互联网混饭),懂哲学(因为很多互联网大神都是很厉害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懂营销(你以为写书就仅仅是写本书么?)的人,太少了,余晨看了一圈,觉得都不太合适,就跟自己公司的市场总监唐文说,干脆你来吧。
唐文英语好(他查一个英文单词能使用几十本辞典,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辞典有消极性辞典和积极性辞典的不同,多年前他在Linkedln上发的关于怎么学习的帖子能有几百个外企高管参与讨论)、文笔好(他2005年就写过当当网畅销榜首的《原来诗经可以这样读》),懂互联网(那当然,不然怎么当上易宝支付的市场总监),懂哲学(北大哲学硕士,精通王阳明,在台湾出版过《重返古希腊》),懂营销(他是《从0到1》的操盘手,这本书你应该听到过吧?他要从BAT手中夺回对互联网的解释权)。
据我和唐文老师的交流,除了以上特质,他还口才便给,说嘛嘛香,这本《看见未来》余晨要是不亲自写,也只有他写,于是搁笔十年之后,唐文重新出山,18万字一个半月写完,全书搞定4个月,出版家吴晓波老师惊为天人。
唐文说为写这本书他要申请工伤,因为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喝咖啡,为了维持烧脑写作状态,他狂吃公司的自动售货机里的各类垃圾食品,胖了十几斤。我理解唐文所说的“烧脑”是什么意思,因为我也曾经把罗振宇4个小时的演讲,大概三四万字浓缩成六七千字的微信文《人人都是坐台小姐》,要写得好看,还得是罗胖的口气,很难的,我花了十几个小时。唐文要从每个被采访者100多页的英文采访原始资料里面,去芜存青,留下真知灼见,不啻于再创作,但唐文写好书之后,甘当幕后英雄,就为了突出余晨(《看见未来》的出版能提高易宝支付的知名度,必须聚焦,我懂的),令人敬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