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胜控制的欲望

(2014-11-28 22:07:47)
标签:

杂谈

战胜控制的欲望

 

      恐惧失序而产生控制的欲望

      小到个人,大至世界,无时不刻似乎都有失序的事情发生。于是,控制的欲望生出。

      个人控制自己,是为了压制一些令自己暂时不能忍受的体验进行。譬如,失去了亲人,这时产生的痛苦太大,我们以前的心理结构会被彻底打破,这是极大的失序,我们惧怕,于是极力控制自己。

      强人控制社会,有时是为了保护既得利益,但很多时候,他们真是希望“拯救”群体、社会乃至世界。

      事实是:我们什么都控制不了。然而,越控制,越失序。

      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无论自己怎么控制,怎么压制,怎么否认,它都不会消失。相反,它会沉入到潜意识深处,成为我们的意识无法碰触的黑,这个黑与我们的意识处于分裂状态,并常导致一些可怕的、彻底失去控制的事情发生。

      就对个人而言,其实我们太多的事情控制不了——很可能,我们什么都控制不了。

      一个女孩脸红,她觉得很不好,于是想控制自己不脸红。但这样努力的结果是,她的脸红越来越重,她的控制欲望也越来越重,最终成为所谓的“脸红恐怖症”。

      一个美军飞行员,二战时骁勇善战,击落无数敌机,他也极像一个钢铁一般不知疼痛不懂畏惧的男子汉。二战后,他去意大利旅行,在街头被偷了钱包,这一件小事居然令这个似乎钢铁般造就的男人惊恐发作。原来,他以前的那种不知畏惧只是一种控制,他其实很胆怯,但他惧怕这种胆怯,他想压制住这个胆怯,于是表现得无比勇敢。他越胆怯,就表现得越不知畏惧。但被偷钱包这件事打破了他的控制感,他随即陷入瘫痪状态,瘫痪就是彻底的失序。

      一个家庭也是如此。控制欲望强的父母,先是担心一些小的失序。比如,担心孩子吃不够,于是孩子不想吃了还强喂他;担心孩子冻着,于是孩子不冷还给他强加衣服;担心孩子上学迟到,于是每天都盯着孩子快一点;担心孩子学坏,于是孩子抽一口烟、喝一点酒和“坏孩子”们说一句话、穿一件打洞的牛仔裤……就会暴跳如雷。总之,在这样的父母看来,孩子的自发行为中有太多可能的失序发生,于是他们努力控制。但最终,他们收获了最大的失序——要么孩子的个人意志被他们控制的欲望杀死,要么孩子叛逆而成为一个他们所惧怕的“坏孩子”。

      控制与被控制实为一体

      对个人而言,控制欲望是万病之源。

      强人们其实首先想控制自己内心的失序,但他们做不到,于是他们去追求控制别人。他们内心越失序,就越渴望控制更多的人。最终,不管他们意识上的目的是什么,制造的或留下的多是苦难。

      克里希那穆提问:控制者和被控制者是什么关系?我脸红,我控制脸红,那么,脸红和你是什么关系?

      脸红就是我,脸红本来就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所以,一旦我试图控制脸红时,就是制造了分裂,脸红和我不再是一体,脸红被我当成了异己。

      这就是失序的根源,我把本来属于我自己的一部分排挤成异己,于是它开始对抗我。这是更大的失序,于是我更想控制,而这个异己由此成长得更厉害,最终它成为我极大的苦恼了。

      再如悲伤,你遇到悲剧,自然会悲伤。这悲伤不是外物,不是异己,而是你自身,和你是一回事。在悲伤产生的那一刻,你不是别的,你就是悲伤,悲伤就是你。你最值得做的就是和悲伤融为一体。然而,你试图消灭悲伤,并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于是悲伤成了异己。你对抗得越厉害,这个悲伤就成为越重要的异己,并最终体现在你的人格上,甚至身体上。

      愤怒、恐惧、嫉妒等一切情绪都是同样的含义。美国心理学家肯威尔伯的妻子患了乳腺癌而去世,她说,她意识到,她的癌症的根源之一就是她的被压制的愤怒等负性情绪。本来,她试图消灭它们,但最终,她与它们一同被消灭。

      真正的秩序是顺其自然

      无数人会说,活在当下。但很少有人知道活在当下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就是,当下这一时刻产生的感觉、情绪和情感,就是当下的唯一。如果你这时脑子里还生出了一个“我”的概念。那么,你就是没有活在当下。所谓的“我”,其实就是过去的一切体验的残留。如果你执着于这个“我”,你说“我悲伤”,这时你就和悲伤有了距离,除了悲伤外,还有一个“我”,这就制造了分裂,悲伤就不再是治疗性的力量,悲伤就不再是天籁之音,悲伤就似乎成了破坏性的力量。

      但是,不是悲伤破坏了“我”,而是“我”破坏了悲伤。

      所以说,忧伤、愤怒、焦虑、嫉妒等等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试图消灭它们,我们视它们为失序,我们由此想控制,以为控制下的局面是秩序。其实,真正的秩序是自由,是顺其自然,是活在当下。

      这是一个很简单,但又似乎很难懂的道理,因为我们太多时候是抱着“我”以及“我”所产生的控制感。文/武志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感恩节快乐
后一篇:雷军北大演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