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蔡阳的微博
蔡阳的微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408
  • 关注人气:1,8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怕房地产互联网金融?

(2014-10-18 23:15:30)
标签:

杂谈

谁怕房地产互联网金融?

 

      金融业乃万业之母,互联网金融除了加剧了传统金融业的蜕变以外,对传统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又如何呢?
      今年以来,很多房地产企业都在尝试借助互联网金融渠道来筹集资金,似乎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反而让房地产企业多了一个融资渠道的来源,那么,由此分析,互联网金融应该是促进了房地产的发展了?
      我们今天一起来浅析一下反面意见:互联网金融也许才是压垮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银行存款搬家,房地产躺着中枪
      自从去年6月13日余额宝横空出世之后,银行业的存款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比如最近,据财新报道,截至8月17日,四大行存款负增长近5300亿元,其中中行减少近2500亿,工行减少近1300亿,建行减少1000亿,农行减少500亿。
      我们都知道,目前银行的主要利润来自贷款,而银行的贷款总额是受存贷比限制的,如果存款不断减少,那么相应的贷款额度必然也会不断减少,而银行贷款额度的不断减少,首当其冲的便是房地产。
      在银行信贷下降的背后,是按揭贷款的萎缩。目前多家银行收缩了住房贷款规模,有的银行公开控制开发贷款数量,也有银行以繁琐贷款审核来变相减少按揭业务。
      不管各家银行对住房贷款态度如何,传统的安全产品按揭贷款的利率价格已经难见优惠,可以说,银行对房地产业的风险偏好迅速下降。
      这也就不奇怪,近期虽然很多地方政府明文放开了限购甚至隔空喊话希望银行不要再惜贷限贷,可是不断下降的存款导致了贷款额度的下降也倒逼着银行不得不惜贷慎贷。
      宝宝类产品的出现,让银行存款搬家导致贷款规模下降,从而直接导致了房地产行业的筹融资更加困难。
除了银行和房产,老百姓新的投资选择
      普通老百姓以前的投资基本就是“一有钱就存银行,攒够钱就去买房!”
      在过去的十年中,很多普通老百姓就是安安稳稳的把钱存在银行,然后攒够钱再去买房,基本没有什么其他投资渠道和选择。
      虽然有一小部分投资者分享了2006-2007年的股市大牛市,可是更多投资者是被深套其中至今还血本无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