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买房帮帮帮》月总结

(2014-03-29 22:09:29)
标签:

杂谈

《杭州买房帮帮帮》月总结

 

    《杭州买房帮帮帮》运营已经一个月了。夜深人静的夜晚,想想《杭州买房帮帮帮》,想想自媒体,想想我们的未来在哪里?其实自媒体算不上新鲜的东西,早期的个人论坛,以及之后的博客都可算作自媒体,只不过微信的点对点特性,使得信息的传播效率更高了,也更容易了,所以只要内容有料、更新及时,建立影响力更加容易。
    就如去年以来的那批下海经营自媒体的传统媒体人,凭借专业化的写作能力,使得他们过得都比较滋润,据说已经有好多自媒体年收入都已经过了百万,甚至已经有人喊出了颠覆媒体的就是自媒体。但这显然是太高估自媒体的力量了。一个人的思想、内容和采集能力毕竟有限,魅力人格的辐射范围也是有限度的。就如你这么屌,你家里人知道吗?一个人,连家里人都不一定能影响,又谈何影响多少人呢?
    自媒体的个人化特性,天然决定了我们的产品是非标的,产量是有限的。与商业化要求的标准化,可复制有着较大的出入。所以,自媒体在商业化上的表现其实并不乐观。而现在市场上成功的自媒体的产品多数也只是自媒体后面的人。就如《罗辑思维》,它的商业化也还处在实验当中。社群商业是一个很好的说法,但之所以要冠上社群商业这个说法,正因为自媒体没有产品,它的产品其实就是自媒体背后的那个人。
    自媒体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其媒体性可能已经到达高点了,下一步如果不能借助前期的媒体影响力,建立落地的产品和服务,那么发展机会可能也不会太大。
    互联网思维只是针对传统行业的人而言才有意义,因为他们大部分人还是把产品等同于功能,把商业模式等同于交易,把传播等同于广告,把管理理解为掌控。但是,互联网思维仍然离不开产品,离不开传播,离不开交易,也离不开管理,只是,这些内涵需要深层次的挖掘,比如要将产品理解为体验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就贯穿了功能、服务和平台者三个层面。当别人将功能免费,而你还死守着功能的交易价值的时候,就会死的很惨。同样的道理,自媒体如果到现在还死守着自己的媒体价值的时候,就好像是和别人在功能上死磕,最后连自己怎么死都不知道。
    于是乎,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更好的生存下来,就变成了关键。现在想要做的就是:赶紧将前期的影响力转嫁给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必须是牛逼的产品。这么多人说互联网思维,莫衷是一,其实很简单,看看它的产品就知道了,产品不牛逼,那就是对自己的过度消费,要不了多久就会现出原形。
    帮主想来,微信公众号这波自媒体的机会已经过去了,现在再来做,意义已经不大,除非你只是把它当作公司的主页,如果没有独特的内容,那么基本上是很难建立影响了,而如果没有影响,那就不叫自媒体,那是产品主页。
    所以产品和服务,才是最终的王道。写在《杭州买房帮帮帮》满月,也和小编们共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