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性化二维码的明天

(2013-01-30 19:09:16)
标签:

杂谈

个性化二维码的明天

黑白相间、方头方脑——这恐怕是大多数网友对二维码的印象,但是如果你认为二维码只能这样,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十八大召开期间,新华网与众不同的二维码就着实火了一把,其十八大专题主页右侧设置了一个党旗形状的二维码,既醒目又新颖,扫描后可进入手机版专题网站,令网友啧啧称奇。
个性化二维码的明天


据介绍,十八大期间,新华网在首页采用的国旭二维码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极大地方便了手机用户关注十八大。据统计,该二维码的扫描次数多达数万次,比以往任何宣传方式都有效。更重要的是,通过二维码后台统计,新华网拿到了第一手数据,包括二维码访问的日期、时间、次数、地点、来源终端等详细记录,以及自动生成的柱状图和饼状图,从而可以直观分析出移动网民对十八大的关注情况。

其实不仅新华网,央视、中国银行、中保、中移动、中电信、中粮、联想、三星、奔驰、宝马、红星美凯龙等一大批知名企业,也纷纷转投这种极具观赏性、完全个性化的二维码,为暮气沉沉的黑白码市场增添了一抹亮色。

美扬新媒体介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上网成为一种普遍需求,中国手机网民人数已经超过PC网民人数,而且这种差距将越来越大。移动互联网的火暴催生了二维码这个巨大的市场,轻轻一扫即可上网的特性让不少网友爱不释手,不仅引得互联网企业蜂拥而至,不少传统企业也纷纷试水二维码。

然而,二维码疯狂滋长的背后也不是一片晴天,随处可见的黑白二维码实际上暗藏两大隐忧。
个性化二维码的明天

一是二维码的安全性无法有效保障。不法分子利用黑白二维码"千码一面"的特点制作"藏毒"二维码,用户扫码后点击链接进入含有木马和病毒的网页,随即就可能被盗取用户信息、隐私或者被扣费,合法权益遭受损害。

二是泛滥的二维码稀释了广告效应。大多数企业希望用户点击自己的二维码,进入网页了解企业或者参与促销活动。然而,由于充斥在人们生活中的黑白二维码已让用户产生视觉疲劳,大多数直接被眼球过滤,完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上述情况实际上已经引起有关企业的关注。如眼下最火暴的手机应用"微信"就于近日推出了最新的二维码功能,与以往不同的是,它为用户生成的二维码中央有一个小小的用户头像,以便甄别。

不过,此类"变种"仅仅是利用了二维码的无效空间,头像既不能放大,也不能移动到其他位置,做不成前面所说的"国旗"等形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