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杂谈 | 
绿城加速进入后宋时代
 
 
 
提问:为什么会考虑和孙总合作,是九龙仓的建议呢?
宋卫平:
也有收购的成分在里面,融创收购50%的股权。对我来说是挺好的事情,我们在09年买地比较多,在苏州花了50几个亿,等到宏观调控的时候市场表现比较差,销售一直不太好。
这个生意单纯从划算不划算来讲,很难说,现在来看是不太划算,但是市场稳定了还是划算的。去年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孙总收购了我们在无锡项目的股权。孙总要快速进入长三角,我们的这几个项目是比较好的机会。加在一起算是双赢,算是各取所需。
提问:融创和绿城在调控中都经历过挫折,两家有没有探讨过?
宋卫平:
人总是要在一定的阅历之后,才会成长。我们在这次调控里的经历,像我们绿城这样没在调控里死掉,算是不错了。我们卖掉少量的项目,让公司处于比较稳健的状态。这半年以来我也在向孙总好好学习,孙总告诉我既然想明白了要断臂求生,那就要卖好的项目。
孙总的教导对于我们变得稳健还是比较有用的,我年纪比孙总大一个年代,但他的阅历所体现出来的积极的,是值得我们行业学习的。
孙宏斌:
我们经历了许多,也学到了很多教训。绿城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宋总一直在坚持,无论怎么困难都在坚持品质,我应该谢谢他。我们与绿城不一样的是,我们在出现困难的时候没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但是绿城在出现困难时,很多人愿意帮助。因为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绿城做的产品非常好,非常值得尊敬。宋总选择我们是对的,我们也非常荣幸,我们希望这次合作的产品还在宋总的团队下去做。
这次交易是好还是不好,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是我们是看将来的,将来的市场,包括对上海对苏南,我们有信心。对于合作,我们之前就合作了,而且合作非常愉快。我希望大家关注,因为根据将来的判断,我觉得是个非常好的交易。
这是桩生意,但说是生意又不是生意。确实志同道合,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理念,才会共同做好。
提问:绿城高负债时代已经结束,现在又大规模的合作,是大规模地结束负债率么?今后还有类似这种类型的合作么?
宋卫平
我们在09年、10年买了比较多的地,我们也看不到宏观调控的限购限贷的政策,我们真的看不到头。在继续5年10年,中国的房地产依然会经历严峻的考验。这些高端的项目,总是需要稳妥。战略的合作,我们和九龙仓认同。今年,有好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还是会一起去谋求合作。因为我们看不到宏观调控何时结束,企业一直会面临飘摇的因素中。
作为商品经济,现在的中国房产并不是处于自由的状态,而是受管制的状态,中国的房地产继续下去将来会怎样,我个人真的不知道。我觉得中国需要高品质的房子,这和改革开发以来需求是吻合的。但是中国发生不在情理范围内的事情,我觉得也是有可能的。会是这样会是那样,谁都无法回答。经过11年的调控之后,绿城会走稳健发展模型,否则风险实在太大了。
和孙总合作,我们将继续讨论今后的发展,探讨中国市场的系统规则,在牢固之后我们再做多一点,也是可以的。
提问:如果房地产市场接下来发生变化,现在卖会不会可惜?
宋卫平:
融创近几年做的产品本身就比较好,这是我们两家在一起做事,相互扶持相互合作,我们觉得两家一起做比一家单独做要好。绿城的品牌优势还不具备压倒性。
孙宏斌:
我们还是需要绿城的品牌,特别是做产品的态度。融创一直在苏南做产品,一直未进入上海。只有通过和绿城的合作,终于成功地进入上海市场。我们确实借助绿城的品牌,非常高兴地进入上海,我们进入上海本来需要10年甚至更长。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观察绿城,力挺绿城,因为产品实在做得太好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需要积累需要花精力。绿城的产品并不是依样画葫芦可以做出来的,确实需要态度。
宋卫平
中国的房地产民营企业是在太不容易了,我们去年开始得到了其他企业的同情。环境已经这么沉重了,我觉得同行业还是要互相合作支持的。所以我们和融创一起做苏南的市场,上海的市场,我们也为同行做了合作的尝试,加上我们的共同的理念和磨难,一定会有好的意义。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