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最近要写的一本书
(2012-03-08 20:53:00)
标签:
杂谈 |
王石最近要写的一本书
《在路上》的特别节目中:
观众:如果你再有时间的话,你想还会写一本书吗?如果要写一本书,你会写什么样的一个课题或者一本书?
王石:中国是如果不能认真的研究日本在学习日本,是对日本没什么损失,对我们是个损失。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日本尤其是泡沫经济破裂之后,基本就是沉默的十年或者叫沉默的二十年,好像我们觉得日本已经开始衰退。尤其我们的GDP又超过日本超过德国,现在稳居第二,而且这个趋势还在扩大,可能预计到三十年之内可能要超过美国,好像日本没什么好学习的。
恰恰相反,实际上日本这个民族是非常值得中国人去学习的。当然由于种种原因,近代到现代发生两次战争,所以中国尤其年轻人说对日本是已经到了骨子里的DNA的仇恨。我觉得仇恨归仇恨,还是一定要学习归学习。由于你的仇恨影响了你的学习,那就是对你的损失。
简单来说,沉默的20年日本发生了什么呢?我是去年的八月份专门考察日本,去秋田县看了一个冶炼厂,这个冶炼厂过去是冶炼这个稀有金属的。日本本身就是贫矿的国家,很少的小矿有那样的矿,就是各种含量都很少,所以需要冶炼技术非常高。确实他们冶炼技术非常高,到了九十年代这么点的贫矿也没有了,他怎么办呢?一位日本的朋友推荐我说,看看那个你看人家厂发生变化。我去看了之后才发现,他们现在已经那个矿早就停产了,因为没有矿生产,但是那个冶炼厂还继续冶炼着。冶炼什么东西呢?就是从城市的废家电,空调、冰箱、电视机、手机,这里的拆下来之后,提炼上面的稀有金属。这样提取金、银、铜、铅、锡,现在他们的能力,冶炼能力已经是,它的盈利能力高于他们是在炼自然矿的盈利能力。
第二个让我非常感动,我们知道日本的人工是非常贵的。在那里因为我们看到因为拆那个手机,相当的工序是需要人工的,就是很多的日本的人工在这拆这个东西。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首先是能源的循环再利用,第二个来讲创造了非常好的一种经营模式。在那他们有一个数字统计,告诉我这个前景怎么样。二战之后日本成了一个消费大国之后,每年进口大量的矿石,炼各种金属包括稀有金属。现在计算下来如果把城市的废家电全部回收利用之后,就统计了,就是这些废家电里的含铜多少,含金多少,含银多少,含铅多少,才发现日本已经是一个富矿大国。
这就是日本现在发生的事情,这是举这样一个例子,日本早已经做好,其实日本早已经做好,对未来的一个准备。
王利芬:这是一个国家主导的产业,还是说民营的?
王石:民营的。日本海啸发生之后,日本国民的自律、利他、镇静,实际上你会发现这个我们是从日本可以学到很多有利的东西,但是你不学习说就因为仇恨战争,你把这些东西都屏蔽掉了。下边要写什么书呢?要和一位经济学家合写这本书,而且邀请他到哈佛去,在那完成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