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无从想象的淑女
今年暑假我的一项“女儿素质培训”的计划,目标是培养“现代淑女”,通过社交礼仪、形体训练、营养美容、社会生存体验等,初步提高女儿从女孩进化为女人的素质要求,目标是让她今后真正能成为现代知识女性,“既有职业性,掌握生活的技能,又能具有淑女的气质”。
这同时也会让人想起一个老笑话说:两个乞丐讨论皇帝吃什么。一个说:“早点起码可以吃两个窝窝头。”另一个反驳说:“不,还是吃一个,不过窝窝头的眼儿很小。”乞儿想象皇家的生活,也就只能如此。即便用上最狂野的想象,帝王的餐桌上也不过是放了两个窝头,而且是小眼儿的。在今天也可以一问:什么是淑女?谁见过?
如果要举例,现代还真没有什么适合的人选。淑女这个词都有好些年没有用过了,真要提起来,可能要追溯到宋庆龄、林徽因之前的时代。很多年里我们就没有什么“淑女”,只有“妇女”、“女同志”、“三八红旗手”。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淑女”这个词来自过去的历史,来自香港台湾,但是和现实没有多大关系。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概念,如何可以在现实的土壤中复制出来呢?
从宋庆龄、林徽因她们的身上,我们今人可以想象得到昔日所谓“淑女”的风华和神采。而且追究这个中文词的语意,可以推断出它和教养、学识、精神气质有关。经常听人说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来,培养一个淑女怕并不比贵族所需的时日要短。而且,既然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那么礼仪、形体、装扮这些东西都是外在之物。怎么可能由外而内,由训练而提升精神气质本身呢?
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本身没有多少淑女存在的空间。这是一个竞争的年代,要求社会中的每一成员都是武装到牙齿的企业战士,劳作无休,竭力向前。现代社会的特征是无性的,没有性别上的差异,只有能力上的差别。社会对女人的要求也是如此,并不需要什么淑女绅士,而是熟练的员工,完成企业的目标。企业要真正的淑女来做什么呢?
当然,我们的生活中需要淑女,需要这种美好的存在,否则这个世界上全是企业战士,全是他们的兵刃和盔甲也是极为无趣的事情。应该承认,培养淑女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体现。但是,这并不是每一个家庭能够做到的事情。使命过于宏大,而每一个家庭的能力和它的野心并不匹配。都不知道淑女为何物,何谈什么培养?这件事本身就超越了想象力的边界,脚步也就无法踏上现实的土壤。它唯一的价值是提醒了社会,的确存在这么一种需求,人们需要有淑女的存在,并渴望让自己的女儿成为其中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