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水,接着得谈一个必须涉及的概念。
这就是“流”和“存量”的概念的区别。
先说什么是“流”。
一般的商品都是“流量性商品”。比如说,苹果收获,我们得到了当年的苹果,这些苹果成为了当年市场上的商品供给“流”。
这些消费类物品,有一个特征,使得他们和股票、古董有很大的不同。
这个特征就是:对于这类物品,过去的生产的基本在当期消费掉,今天生产的在今天消费掉
(当然啦,这只是个简化的比方,世界上肯定有耐用品,耐用品的使用期限是跨期,凡是跨期的耐用消费品或机器品,就会在形成一个池子,一个存量。这就是生产流量和积累保持的存量 这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再说“货币流”
货币,本身是一个存量概念,不是一个流量概念。比如说,社会货币存量是多少多少。但是他的功能——交换媒介,却着眼于流量意义,也就是流动带来的每一段时期内的商品购买能力,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那么,再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存量物品”
由“流”的概念引出来的一个也重要也不重要的问题。上面说“物品流”、“产品流”的时候,会提到“过去的生产的基本在当期消费掉,今天生产的在今天消费掉。”有人会提出不同意见:谁说当期产品就要在当期消费掉的?
的确,任何产品都有一个保质期、使用期的概念,这个期限,可以很短,也可以很长,甚至可以到无穷长。是一个连续的光谱。
生鲜鱼肉,保质期很短,购买者如果不消费,就会白白浪费,所以高度符合“产品流”的概念;
家电汽车,有一定的使用期、折旧期,属于耐用品,比较符合“产品流”的概念,但有一个“社会存量”的对应概念;
以上基本属于“流量性物品”
房屋不动产,有相当长的使用期,几乎等于人的一生;
珍奇古玩,金银珠宝,对他们使用期这个概念估计不太适用了,最多牵涉保存期的问题,但这种东西一般来说只要不受到外来因素的毁坏,保存期无穷长
……
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合约,这些抽象成概念的东西,是永久性的(或不可“消耗”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保存期无穷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