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奇妙吧亲子心得双语安琪 |
分类: 育儿心得 |
文、安琪
写在前面:育儿就如同一场马拉松战役,旅途中总有那么一秒一刻想逃离轨道。但是当你想到你对这件事有爱有责任,于是咬咬牙又开始向前迈步。
很多时候,也许很多父母会像我一样,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气恼不休。可其实事后想想,其实一切又是那么可笑。有时候甚至会为自己的冲动而觉得幼稚。
那么,作为父母,究竟怎么说话,孩子才会听呢?好吧,那就多反思反思吧,就为以后在育儿路上少做事后诸葛亮。
一、转移注意力
明明到了午睡时间,妙妙却自顾自地走到书堆里,说是要看书后再睡。我在一旁看得火冒三丈,一开始还压低嗓门说:“妙妙快来,睡觉了。”那边毫无反应,继续拿她的《妙妙翻翻图画书》;我开始威胁:“妙妙,我数到三啊。”一般情况下,这招是有效的。可是那天她依然不买账,还是在拿她的《妙妙翻翻图画书》;忍无可忍的我正准备发作,但就在那一刹那,我的手摸到了我的头发。突然就心声一计,我马上放低声音说:“妙妙,快来,你来给妈妈扎辫子好吗?”
嘿嘿,这招比什么都灵啊!她听后马上一个飞奔到床上来,睡前给妈妈梳头发扎辫子是她最喜欢做的事情了。结果两分钟不到,她就睡着了,而我也在她的小手的摩挲下变得睡意朦胧了。
安琪反思:其实在小孩子面前,有时候转移注意力比权威更有效。可是这个转移注意力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你所期待吸引孩子的另一件事情要比她手头上的事情更有吸引力。
二、言传不如身教
(这一段稍微啰嗦点)
说到写字,其实我绝对绝对不主张过早让孩子练习写字。首先,从认知的角度,孩子的意识里是先有画然后才有写。不信,你试试看,一开始就算孩子是在写字她也会说成画。比如妙妙就经常不会说她写不好,而是说画不好。所以过早的让孩子写字也许反而会禁锢孩子的想象力,阻碍孩子画画的能力。
另外,从孩子的骨骼生长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也不宜过早让孩子握笔,以免造成对骨骼生长的负面影响。
再次,从孩子的接受能力来看,我觉得写字毕竟不像画画,画画可以随便画,就算画得不像也没关系。但是写字毕竟是个规则活,不管我们写的是什么字体,必须得按笔顺来。但是孩子如果太小,一她没有学习的观念,二她的接受能力还有限.......
鉴于此间种种,我可以说是强烈反对孩子过早练习写字。
但是尽管我理想如此,可妙妙已经开始“写字”了。可千万别误会,我可从来没有让她写过,这全都仰仗我家有一对固执如牛的老人。也许是觉得我和妙爸没有抓妙妙写字这方面,也许是觉得他们在这个家里也应该老有所用.......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反正他们二老是要求妙妙每天必须写几个字。但是我用眼睛的余光都能看出妙妙是极端地讨厌写字啊。为此我爸爸是跟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什么做事情要坚持,说什么一天就那么一点点......可人家就是不高兴。
偶的那个神啊,我好想提出抗议,但是又怕伤害老人。但是我真怀疑这样下去,妙妙迟早要有厌学症。真是左右为难骑虎难下啊。没有办法,只好形式化地配合他们了,总不能弄得两败俱伤啊。可是得想个什么办法才能让妙妙既能开开心心地每天写两个字又能不伤害家里的老人呢?
说到这里,还得感谢妙爸。于是乎,妙爸就从书店买来了买了一本汉字描红本,顺便也一本行楷字帖。买描红本我当然知道他是给妙妙准备的,可买个行楷字帖干嘛?我当时还纳闷了。一问他只说:“我自己练字用的。”
到家了,妙爸就自己拿出字帖开始写字了。妙妙一看也好奇,我就马上说:“妙妙你看,爸爸在写字,你想写字的话,可以用那个本子哦。爸爸今天买的。”这会儿她高兴了,马上拿着那个本子去“画”字了。嘿嘿,我不禁对妙爸投去敬佩的一瞥。
就这样,妙妙每天都跟着爸爸或者妈妈练字。一点都没有抱怨,我父亲也不用每天都唠叨她写字时间到了。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环境的渲染呗。
(上图为妙妙第一天跟着爸爸练的字,拍下留作纪念)
安琪反思:我不由得想起妙妙爱看书的事实了。从小开始,我从来没有强迫妙妙说读书时间到了。可是现在妙妙就是像着魔般地爱看书,总结下来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家里有看书的氛围。所以写字也同理。都是言传不如身教。
三、让孩子自己选择
别看平时在文章里写得妙妙多么可爱,其实她有时候挺可恶的。常常表现在性情古怪,喜怒无常。比如说,早餐吧,做了稀饭,她要吃面包,准备了面包她要吃面条......
又到了吃早餐的时候,妙妙一看桌上摆的是面条,就跑过来跟我抗议:“妈妈我不要吃面条。”
“那你要吃什么?”
“我要吃面包。”
“可是家里没面包了。”
“可我就要吃面包。”
“那你自己选择吧,要么,你就今天早上吃面条,吃好面条我们去买面包,明天早上吃面包;要么,你就等妈妈洗漱完毕后,带你去超市买了面包回来吃;再要么,你今天就饿肚子算了,什么也别吃了。”
妙听我这么说,想了想说:“那我先吃面条吧,吃了面条去买面包。”这件事情就这么轻松搞定了。
呵呵,我们家吃早餐的故事好像还挺多。这不,今天早上又是吃早餐。妙妙,不小心大脚趾头碰在桌子脚上,趾甲都破损了,露出一丝猩红的肉来。我估计是有点疼。见状,我就拿来剪刀说给她剪掉那个脚趾甲,估计是因为趾甲连着肉,她叫痛,而且不肯给我剪了,即使我说剪别的脚趾甲她也不肯。可是情况很明显,那破趾甲肯定会很容易再撞到别的东西,这样会更疼。
没办法,我就只好又给她做选择题了。我说:“妙妙,你先别闹,耐心听妈妈说好吗?如果你现在同意妈妈给你把这个破趾甲剪掉,可能会痛一下子,如果你不同意,那你这破趾甲很可能会再挂到其它东西,就可能会痛很久。现在你自己决定是剪还是不剪吧。”
最后她说:“那剪掉吧。”事实是,我后来不仅给她剪掉了这个破趾甲,其它的脚趾甲也全修剪好了。
安琪反思:让孩子自己选择,很多情况下都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是要注意一点,那就是,我们在出选择题的时候要注意选项的设置一定要避开孩子的兴趣点,让孩子去客观判断。打个比方说:明明知道孩子喜欢乘电梯,而你希望孩子走楼梯锻炼身体,那你却偏偏问孩子:你是想乘电梯还是走楼梯?那这等于白问了。
写在最后:其实,育儿何止是一次马拉松?育儿考验的不仅是父母的体力和耐力,更是父母的智力哪。我在和妙妙的生活旅途中,其实常常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只是偶尔聪明了几次而已。不仅如此,做父母,还必须练就一身出奇的抗挫能力,因为有时候,即便我们觉得说话很有智慧了,很聪明了,孩子也未必会买我们的智慧的账,她可能就是想“不听话一次”。
就让孩子不听话一次吧,,下次来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