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所谓早教,不能盲目

(2010-06-28 22:14:14)
标签:

育儿

早教

煮饺子

玩具熊

教材

分类: 家有书童(破万卷书)

今天来分享一套没怎么派上用场的早教教材,先出图,说明一下图是来自淘宝。看到有现成的,就不高兴自己拍了。呵呵。

所谓早教,不能盲目

如何得到这套教材的:这套早教教材是妙妙大概还只有2-3个月的时候就买了吧。记得当时妙爸在看电视,突然拉起我就出去,我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才知道说是去什么定点书店去买这么一套早教教材。这个传统的人平时可是很少看到电视里介绍什么东西就有要去买的冲动。呵呵,太阳还真从西边出来了。看来孩子的确能让父亲改变很多的。

教材规格:30×5×22(厘米)

  出版社:广东音像出版社

  详情描述:适合0-8岁儿童,开发儿童右脑智力的教材

  教材内容如下:

 

 

  共8张DVD光盘、

  2张α音乐CD光盘、

  2本配套精装阅读书、

  3盒识字卡片、

  1套色卡、

  1个玩具熊、

  贴贴纸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教材价格:大概是400RMB左右,因为时隔久远,差不多全忘记了。当时还附赠了一张价值198元的电子卡,说是让我们网上学习的。汗,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教材的利用程度:看着这么多的内容,一开始我和妙爸仿佛是捡到了宝贝一样。但是紧接着就郁闷了——因为孩子当时小嘛。可以利用的当然就只有那个音乐CD了,可是不想回家一打开,居然无法播放。结果是费了好大一番劲才联系了出版商,过了N天终于给我们重新寄来了两张新的CD。

还有那色卡,本来还想好好利用,(确实也还不错的)不想一日被妙发现了,当撕纸给撕得个稀烂了。

至于那识字卡片也没好好利用起来,现在都不知道塞到那个旮旯里去了,玩具熊也早被我暴殄天物当垃圾扫出去了。所谓早教,不能盲目

 

前面的都是序曲,这套教材要说到利用还真正只用到了一本配套阅读书,介绍上写着有两本,其实一本就是纯粹认字的。而另一本是故事性的阅读,也只有这本阅读书最入妙妙的眼了。为什么小宝如此钟情这本书呢?我根据她的特点估计了一下,也许就是下面这些原因吧:

1. 故事是图文并茂的。

2. 文章有长有短,长短结合。

3. 最后一个当然是妈妈读故事的时候声情并茂,能吸引住她了。

 

这本书一共是37课56页,妙妙目前能从第一页连翻带读地自己读完整本书,而且她经常喜欢读这本,书都快被她翻破了。简单介绍:

 

第一课:春天——介绍春天的一些特点,短短的五句话,更多的是图画。妙从这里了解了更多的关于春天的信息。

第二课:四季的故事——告诉小朋友一年有4个季节,并分别描述。

第三课:上学了——文中讲述宝宝和妈妈高高兴兴去幼儿园了。妙读到这篇就更喜欢上幼儿园了。

第四课:小蜜蜂——小蜜蜂永远是那么勤劳的。妙妙说也要当勤劳的小蜜蜂。

第五课:新朋友——这棵特别有意思。因为是一些动物朋友做自我介绍,因此我每次读的时候还要给妙妙验出来,不仅要演而且要演的像,不然她要重来。

第六课:小老鼠——一首关于老鼠的小诗歌,不是偷油吃那个哦。

第七课:骄傲——说到骄傲,大家肯定会想到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差不多就是这个故事了。

第八课:煮饺子——宝宝在家自己煮饺子的故事,用来引导孩子尽可能做一些家务活。

第九课:快乐夏天——单独一篇文章介绍了夏天的特征。

第十课:生病——孩子从主人公贝尔熊生病去医院的经历学会勇敢面对。

十一课:一首古诗——《春晓》,每次翻到这页她就好得意,因为她很早就会背了。因此到这里就会叫我停下来,让她来背。

十二课:孔融让梨的故事还真是谦让中的经典之作,现在妙妙每次和我一起吃东西总会把大的给我吃。

十三课:“年”的传说——就是讲述了“年”的来历


......太晚了!先介绍到这里,总之这本书虽然不是很新颖,但是内容还是比较齐全,比如说有介绍自然四季的,有鼓励孩子勇敢面对的,有教育孩子谦虚的,有传说故事,有让孩子学自我介绍的,有鼓励孩子多去实践和多做家务的等等。总之,不管它是不是目前家长们钟爱的会本故事,也无论它里面的故事有多么的陈旧了,但是它是一本健康的书,是一本让妙妙喜欢的书。所以,书在其本身健康的前提下,孩子自己喜欢就很好了。还好还好妙妙还能喜欢这么一本,不然400大洋都完全打水漂了,那才更傻眼了。因此,当孩子一天天大起来,家长在选书的时候,可能要必要地问问孩子自己的意见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