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一下我的坏脾气女孩儿
(2010-06-28 15:52:59)
标签:
文化上梁不正下梁歪人见人爱大势不妙美丽的眼睛 |
分类: 妙趣 |
为什么想起来写写我的坏脾气女孩儿——
“阿妙脾气有点犟哦!”妙回老家期间,姐姐发来短信向我汇报。
“这小女孩脾气好大哦!以后不得了。”小区传达室叔叔替我担心。
“别人都说是我和你妈妈惯坏了她,你来评评理。”父亲终于忍不住来我这里告状了。
......大家纷纷说,弄得我这个老妈再怎么淡定,都坐不住了。难道我们那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可爱真的有那么坏的脾气?于是弱弱地反驳:“也没那么的吧。爸爸妈妈你们也不怎么宠啊。”“你是没看到她,稍不如意就来打我们。”这时妈妈必定也来火上浇油,弄得我的头直冒烟为止。
是啊,妙的脾气,我这个早出晚归的妈妈又知道多少呢?早晨我去上班,她还沉醉在睡梦中,晚上我归来,她多半已睡着。她在我眼里大部分时间都是乖巧可爱的,我在家的时候还会替我梳头捶背,给我读诗认字,有时候还会扮鬼脸逗我开心。怎么这么可爱的女孩会和坏脾气这三个字沾上边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相当郁闷。同时心里又在暗暗下决心——若这小鬼真是这样的,我可得治治她了。
可那也得有机会啊!终于在一个早晨给我逮着一个机会了。看看那曲折啰嗦的过程——
起床后,好像听到妙在她房间哼哼唧唧什么,于是就很想去和她亲近。殊不知让我抓狂的事情发生了——大概我还只有一只脚进入她的房间吧,就听到妙的大叫着“你出去你出去”,同时还在床上打滚。这样子好像我是昨夜出现在她梦里的野狼一样。自己的孩子对老妈这个态度那还了得啊,我当时就受不了不这个了。不过还好我这个妈修养还可以了,没跟她硬碰硬。只是爬到她床上佯装睡觉的样子。这下更是天都要塌下来一样,她闹腾得更凶了。我见大势不妙,马上抽身离去。这时我妈妈开始千般哄万般陪了,好不容易妙才停止闹腾。来到客厅,刚好父亲在看电视,妙就又睡到沙发上(其实是要睡觉的)斜着眼睛看电视。她本来就有近视隐患,于是我叫她坐起来看,她怎么也不肯。我又说那我要关电视了,她还是不肯。强压着心里的怒火,我坐在她身旁,说:“你忘了这样对眼睛不好吗?”看她听得好像有点动容的样子。我接着忽悠:“要是把我小妙妙美丽的眼睛看坏了妈妈可怎么办啊?”边说还假装要擦泪的样子。“现在妈妈把电视关了好吗?”我以为我就这样打了一场胜利仗。可不曾想,就在我起身靠近电视机的时候,她又开始哭了。还说不肯关。这下我可再也忍不下去了,没办法,火山已经要爆发了。关了电视,走到她面前,用不容改变的态度说:“你不肯也要关了。你哭也要关了。”撂下这句话就走开了,留下她在沙发上继续哭。妙边哭边咳嗽还一边流鼻涕,嘴巴里就大喊着“餐巾纸餐巾纸”。我听了就说:“你的手是用来干什么的?不知道自己去拿餐巾纸啊?”可老妈不吃我这套,纸巾照递不误。看得我在旁是火冒三丈,但是没法继续发作了。谁叫那是我老妈啊?!我若说得她老人家火了等下她拍拍屁股要走人了,我还不得用根麻布袋把女儿捆在背上去上班啊?!——偶是穷人,这辈子保姆是请不起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妙开始由大哭大闹变成了低声抽泣。我这个人其实最怕看别人哭了,何况这个人还是从我身上掉下来的。看到她情绪渐渐平息了,我再也忍不住了,走到她面前,递给她一杯水,问“妙妙是不是哭好了”。问了第二遍才慢慢点了下头(还真有点犟!)“那妈妈现在带你到窗前看看外面的雨好吗?”趴在窗前看外面是她最喜欢的事情之一了。这次她没反对了,我像是捡了个宝贝一样马上抱她去阳台上了。
到了上班时间,就跟妙说再见,这次她没有说妈妈不要上班了。而是别过脸去不去看我。我以为她还在生气之中,于是就亲亲她的小脸蛋并说“I love you”转身就走了。不想我走到楼下就听到家里坏脾气女孩的嚎啕哭声。哭的那个凄惨样,我真有种要折回去的冲动。
中途打电话给老爸,问为什么哭。爸爸说因为舍不得爸爸妈妈上班去想要爸爸妈妈多陪陪。老妈也说她每次在我们上班的时候都会以最快的速度飞奔到窗台前目送我们远去的背影。听到这些,我再铁石心肠顷刻间也都幻化成绕指柔了。
最后总少不了一点认识:
孩子的脾气性格自然少不了父母的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自认为我和妙爸都不是脾气很火爆的人,那么说来后天的环境早就了她今天的火爆脾气咯。掰起手指细数一下,下面的种种因素应该难逃其咎。
1. 独生子女的她让她集全家宠爱于一身,从而以自我为中心,更不懂如何与其它小朋友分享。唉,还是生二胎好啊!
2. 忙碌的爸爸妈妈让她缺乏父母的陪伴,有言说缺乏爱的孩子脾气暴躁,尽管他不缺乏爱,但是她缺乏我们队她及时的表达爱!
3. 幼儿园的生活让她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难免沾上一些不良习惯,毕竟她还不会判断是非。
4. 有时候宝宝脾气大也许也是表达她正常情感需要的一种手段吧。比如我们家的妙:一直都喜欢用一种反向思维来表达她心里对我和她爸爸的感情。她明明很想要我们陪伴,却常常做着相反的事情。比如说叫我们走开之类的话。往往面对这种现象的时候,我们可能简单地总结为她是大脾气,却没想到她是在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5. 长辈没有做好示范作用。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虽然用在这里有点过了,不过有时候我们的确做得不够好。比如老妈常会说:“你怕打吗?”然后伸出一只手装模作样的拍一下。孩子下一次就懂得这样来反击了。当个家长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