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门石窟(十五)

(2025-08-17 09:55:25)
标签:

龙门石窟

西方净土变龛

千手千眼观音龛

高平郡王洞

东山石窟

分类: 河南河北
接上篇,东山石窟。
龙门石窟(十五)   从党晔洞出发,沿着万佛沟的峡谷山路一直向东走,直到遇到一座石桥。石桥建在峡谷顶端的半山腰上,一边是崖壁、一边是深谷。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穿过石桥,也就从峡谷南坡到了峡谷北坡,抬头仰望看到的就是高平郡王洞。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先往这边走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西方净土变龛位于东山万佛沟中,相传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捐钱所刻。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这幅西方净土变龛,雕造在一个方整崖面上,高2.65米,宽2.95米,深0.48米,画面构图分为上下两个层次。上层靠下的中央部位,西方净土的主尊阿弥陀佛居中坐,双臂曲肘上举于胸前作说法印,四周围绕着眷属圣众及与会听法的众多菩萨,弟子,有作思维状,有作供养状。宫格楼台、宝盖旗幡、众多乐器等分布在画面上,灵鸟和祥云充满其中,整个画面富丽庄严,气象万千。

龙门石窟(十五)   中央为阿弥陀佛结说法印,两侧环绕菩萨、弟子,姿态各异(思维、供养等)。背景装饰极尽华美,包含天球华盖、琼楼玉阁、乐器(琵琶、箜篌等)、金翅鸟及飘带,营造“天花乱坠”的极乐盛景。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下层为两列供养菩萨,或坐莲花上,或作站立状,或两两交谈,或载歌载舞,充满微妙快乐的净土气氛。
龙门石窟(十五)   西方净土变在雕刻手法上使用的是唐代佛教造像普遍运用的圆刀法,人物的衣纹横断面呈圆突形,比较浑圆,流畅写实,给人以柔和质感,在质感方面比较成功。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千手千眼观音像龛,坐落于万佛沟北崖的偏东位置,是唐代中期精心开凿的一处露天摩崖造像龛。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其高度达到2.37米,宽度约为1.77米,龛内中央位置则高浮雕着一尊观音菩萨的立像。这尊观音造像独具特色,拥有三眼和十二臂,手臂线条圆润饱满,雕刻精细,层次分明,宛如绽放的孔雀屏。手臂末端,众多纤细的手指以各种姿态呈现,手掌中刻有一眼,整体姿态优雅而富有变化。
龙门石窟(十五)   千手观音,亦被称为千手千眼观音,其历史可追溯至龙门石窟的千手千眼观音龛。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尊千手千眼观音造像,诞生于中唐时期(760-859年),深受《千手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的影响。
龙门石窟(十五)   该经文中有一段祷文:“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实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正是这段经文,奠定了千手观音在佛教密宗中的崇高地位,成为“七观音”之一。
龙门石窟(十五)   据佛经记载,千手千眼观音象征着能圆满无碍地普渡一切众生。千手观音一般有两种形象:一种为实有千手,每手中皆有一眼,并手持各类法器,层层叠叠,宛如孔雀开屏,精美绝伦;另一种则更为简洁,以四十二手象征千手。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千手千眼观音像龛前面的洞窟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左边壁上有许多小的站立佛像

龙门石窟(十五)右边洞窟里面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回到高平郡王洞(网络下载图片)龙门石窟(十五)   高平郡王洞窟由武重规主持开凿,体现了武周时期强大的政治和宗教影响力。高平郡王,即武则天的侄子武重规,为此洞窟的命名者。该洞自唐天授元年至神龙元年间由武重规主持开凿,后因武重规病逝而暂停。直至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香山寺上座比丘慧澄接手续建,但遗憾的是,工程并未最终完成。
龙门石窟(十五)   高平郡王洞位于万佛沟北崖壁的最高处,窟前有40多级陡峭的石阶。高平郡王洞是万佛沟众多窟龛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洞窟,曾有“东山第一窟”之称。洞窟的入口宽阔,宽度达到3.12米,高度约为4米。

龙门石窟(十五)洞口两侧,两尊高浮雕力士威严守护,彰显着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力士旁边有一个没来得及雕刻的佛像。高平郡王,即是武则天的侄子武重规,曾担任天兵中道大总管,左金吾卫大将军,天授元年(公元705年)受封高平郡王。
龙门石窟(十五)   该洞因高平郡王造像而得名,开凿于唐天授元年至神龙元年,后因武重规病逝而辍工。直至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由香山寺上座比丘慧澄续建,但仍未最终完功。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高平郡王洞窟内,正壁中央一枝粗壮的莲梗挺拔而出,其上盛开着硕大的莲花,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于中央,通体高度达到2.55米,显得庄严而肃穆。
龙门石窟(十五)   他的左右两侧,两位弟子侍立,而观音与势至二位菩萨则分别立于两侧延伸出的莲朵之上,这四尊立像通高约2.19米,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的景象。这组造像深刻体现了唐代盛行的净土宗造像特色,以圆雕手法精心塑造,展现了并蒂五莲佛的宏伟形象。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往前走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这是一座较大的洞窟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洞窟门两侧各有一个力士和狮子 

龙门石窟(十五)右边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左边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

龙门石窟(十五)洞内正壁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龙门石窟(十五)两侧壁各有三个佛像
龙门石窟(十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