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2025-07-16 09:41:32)
标签:

开封山陕甘会馆

关帝诗竹碑

文苑

东跨院

杂谈

分类: 河南河北

   山陕甘会馆位于开封市龙亭区徐府街85号,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居住在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的富商巨贾在明代“开国元勋第一家”中山王徐达府的遗址上聚资修建,成为旅汴同乡聚会的场所。整个建筑布满了砖雕、石雕、木雕,堪称会馆三绝。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大殿东侧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靠墙有二通石碑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嘉庆年间的流芳百度碑,内容看不太清。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福字碑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里面一个小天井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关帝诗竹碑》。此碑为圆首方座,通高159厘米,宽64厘米。据碑上落款可知,此碑为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杜陵二曲居士韩宰临摹并立石。碑额篆书“关帝诗竹”,其下方刻门环方印,右侧隶书“印图”二字。图画为两棵修竹亭亭伫立,仔细观摩,其错落有致的竹叶构成了一首五言绝句,诗文如下:“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右侧中部为篆文钤印“汉寿亭侯之印”,其下为隶书跋文两段:“弘治三年十月十八日,扬州淘河获出。环钮共重二斤四两,其文曰:‘汉寿亭侯之印’。”这首竹中藏诗相传为三国名将关羽所作,而门钮上所挂之“汉寿亭侯之印”正揭示出“挂印封金”的典故。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一块残碑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东跨院“文苑”,进去。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堂戏楼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熏风清扬”匾额,楹联:远古听六音赏七弦妙曲 庭幽品函香饮一壶清茗。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亭廊檐角交错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堂戏楼东侧,挂着一个硕大的算盘。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墙上的二龙戏珠砖雕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东跨院东侧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东跨院西侧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东跨院北“古风堂”为东配殿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古风堂前檐两侧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根是万物之本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古风堂前檐上彩绘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正殿西边一个叫“义圣苑”的跨院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进去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西跨院堂戏楼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楹联:你也挤,我也挤,此地几无立足地;好且看,歹且看,大家都有下场时。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西跨院东侧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西跨院西侧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留云见峰”靠墙假山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西跨院北面有一座面阔三楹的小殿堂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小殿堂前檐两侧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进去,里面是汴河考古出土花石纲展。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汴河遗石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