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秋叶
秋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398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2025-05-26 10:59:56)
标签:

山东曲阜孔庙

家谱碑

孔宅故井

诗礼堂

鲁壁

分类: 山东风光

   孔庙内的每一块石碑、每一幅壁画、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儒家文化的精髓,让游客在欣赏建筑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先师手植桧,据记载这是孔子亲手种植的桧树,历经两千多年仍枝繁叶茂,象征着孔子思想的生生不息。山东曲阜孔庙(十六)接上篇,崇圣祠院落。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祠前有三通孔子世系石碑,名曰“孔氏家谱碑”。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家谱碑,明立孔子五十四世孙孔拂世袭谱,形如石槽,收入孙拂十二世裔孙。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阙里庙祭器纪碑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看不清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看不清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背面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孔氏家谱碑,元天历二年立孔族谱系图碑,记述孔子至四十二世孙谱图。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孔子世家谱谱系图》碑,碑上部竖刻“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下是四十二代世系图。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网络下载图片)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孔子家谱谱系图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孔子嫡裔世系图等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看不清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崇圣祠院落南门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回望崇圣祠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进去是诗礼堂院落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明昌二年(1191年),崇尚儒学的金章宗拨钱76400多缗,大修孔庙。此次大修,“三分其役,因旧以完葺者才居其一,而增创者倍之”,至明昌五年(1194年)方告竣。孔庙扩展到“殿堂廊庑门亭斋厨黉舍合三百六十余楹”的前所未有的规模。 [17]金朝的孔庙,基本保持了宋代格局,而部分建筑规模扩大,新建大中门、棂星门,且始用琉璃瓦,殿庑均以绿琉璃瓦剪边,青绿彩画,朱漆栏槛,檐柱亦改为石质,并刻龙为饰,使孔庙规格大大提高。有金一代,孔庙总共重修四次。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身为曲阜县令的孔子五十三世孙孔治(北宗)主持对孔庙进行了维修。对大部分建筑还是按照旧制进行复新,将金朝时所建的庙宅外门封起来,另建庙学。至此,孔庙南北墙垣均长180米,东垣长360米,而西垣长370米。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元成宗时,孔庙复修,却将庙宅完全分离开来,形成各自独立的系统。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追谥孔子为“圣文宣王”。因孔子被追谥为“王”,故将孔庙修建与王宫之制相同,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孔庙的修缮工作完成。围墙四角增建的角楼与殿庞之上增设的装饰,都是为了王宫之制而设。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明清全盛时期。曲阜孔庙及东侧的孔府在明代基本形成了其最终的规模。明洪武十年(1377年),太祖朱元璋敕建新宅,并诏令有权设置官署。明弘治年间孔庙遭火灾,弘治十六年(1503年)明孝宗敕旨大修阙里孔庙和衍圣公府。孔府遂又改建。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明初至弘治年间,孔庙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晚此时的孔庙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当时孔庙遭到雷击,大成殿等120余楹建筑化为灰烬。此次重修,总共历时五年,耗银15万两。明嘉靖年间,为保卫孔庙孔府,明朝皇帝下令迁移曲阜县城,移城卫庙。经十年时间建成曲阜新城,城墙高耸,外有深深的护城河,孔府、孔庙居于城中,奠定了孔府现代的规模。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鲁壁在诗礼堂后,原系孔子故宅旧址。据《汉书·艺文志》载,秦始皇焚书时, 孔子九代孙孔鲋将《论语》、《尚书》、《孝经》等儒家经典藏于故宅墙壁中,幸免 一焚。汉景帝时,鲁恭王刘余扩建宫室,拆故宅中发现,即所谓“鲁壁藏书”。后人 于院内砌成一壁以作纪念,并勒以“鲁壁”刻石。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孔庙诗礼堂后的孔子故宅内有一口水井,据传是孔子当年的吃水井,至今保存完好。宋代以石砌井口,明代在高筑的井台四周修建了雕花石栏。石栏的东南角上,有根莲花柱,用响石刻制,以掌击之,能发出悦耳的石磬之声。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栏内井口北侧立有石碑一座,上刻“孔宅故井”四字。这口井水“既清且渫”,被称作“圣水”。乾隆皇帝在位60年,曾先后8次到曲阜,有5次到孔子故宅井“饮水拜师”。此后,当地官员在井西侧建“饮水拜师”的凉亭,内立“故宅井赞”碑一块。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饮水拜师凉亭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孔宅故井碑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乾隆御书的“故宅井赞”碑,此碑四面刻字,乾隆八次到曲阜,其中五次在此碑上留言。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重建金丝堂记》碑,宣德十年。宣圣五十八代孙曲阜县世戟知县孔公立石 梓人赵恭 镌字匠冯礼 高荣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重建金丝堂记》碑背面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诗礼堂背面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诗礼堂是承圣门院内的主体建筑,原为纪念孔子教子学诗学礼而建。堂五间,长 23.88米,深13.30米。单檐悬山,顶覆绿瓦紫心,九檩前后廊式构架,施一斗二升交 麻叶斗拱,彩绘用雅乌墨点金。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诗礼堂,始建于宋代。原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拜谒孔庙驻跸之所,后供孔氏族人祭祀时斋居,并做讲学之用。金代重建,明弘治时,为纪念孔子教育儿子孔鲤学《诗》学《礼》命名诗礼堂。明弘治十七年因东庑东迁,诗礼堂也“稍迁而东”重建。清代时祭祀前在诗礼堂演礼,圣祖、高宗祭祀孔子时曾在此听孔子后裔讲解经书。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诗礼堂内.据说孔子六十四代孙、作有《桃花扇》的清初著名戏剧家孔尚任曾在此为康熙帝讲经书,颇得康熙称赞,调其赴京做国子监博士,坐堂讲经。乾隆最崇拜康熙爷爷,他也来此游过,并题匾挂上了后檐枋。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清朝时期对孔庙和孔府的修建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对孔庙的修建达14次。顺治二年(1645年)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康熙帝亲书“万世师表”匾额悬于大成殿。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孔庙又毁于雷电火。“雍正帝发帑金令大臣等督工监修,凡殿庑制度规模以及祭器仪物,皆令绘图呈览,亲为指授”,调集12个府、州、县令督修,总共用时六年方才完成。雍正帝亲笔书写“大成殿”三字,又追封孔子先世五代为王,即肇圣王、裕圣王、贻圣王、昌圣王、启圣王。乾隆帝曾将他的女儿嫁给第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随着清王朝的衰败,孔府的建筑也逐渐残破。康熙年间所建的“兰堂”、“九如堂”、“御碑楼”等先后倒塌无存。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孔府因建筑年久失修,多有倒塌,又作了一次“因旧为新,不废基制,不浮于费”的小型修建。光绪九年(1883年)一次大火,烧毁了孔府内宅七座楼房之后,清政府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重建,耗银八万余两,这是封建王朝对孔府最后一次大规模工程。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民国时期。辛亥GM推翻帝制后,民国期间孔子嫡裔仍受前代荣典。孔子的七十七代孙孔德成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给予特任待遇。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孔德成结婚时,对孔府作了一次较全面的整修。孔子的嫡系长支大多居住在孔府,一直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孙孔德成离开曲阜前往台湾。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诗礼堂院落东侧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乾隆御制碑三通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右:乾隆《礼器赞》碑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乾隆《诗礼堂赞》碑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乾隆诗碑:故井前头绰楔碑,传开鲁壁响金丝。经天纬地存千古,岂系恭王坏宅时。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诗礼堂院落西侧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承圣门
山东曲阜孔庙(十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