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曲阜孔庙(二)

(2025-04-26 10:27:18)
标签:

山东曲阜孔庙

至圣庙坊

圣时门

璧水桥

杂谈

分类: 山东风光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简称曲阜“三孔”,国家5A级景区。位于山东济宁曲阜,是孔子的故乡,也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儒客朝拜之圣地。1994年“三孔”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曲阜孔庙(二)孔庙景区导游图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接上篇,太和元气坊背面。

山东曲阜孔庙(二)左右两侧各有一座建于明初的木质牌坊,二坊呈对称形制,东题“德侔天地”。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此木构牌坊为黄色琉璃瓦覆顶、如意斗拱的三间四柱五楼,明间十三踩,稍间九踩,中夹小屋顶五踩。坊下各饰8只石雕怪兽。居中4只为披麟扬尾、长颈利爪的天禄;两旁各有4只怒目圆睁、扭颈昂首的辟邪。(网络图下载片)

山东曲阜孔庙(二)   西题“道冠古今”,为孔庙的第一道偏门。此八字意即孔子对中国社会的贡献如同天地一样大,他的主张、学说自古到今都是最好的。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网络图下载片)

山东曲阜孔庙(二)   至圣庙坊,坐落于圣时门前,太和元气坊之后,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初建时,坊额上篆刻着“宣圣庙”三字,而在清雍正七年(1729年)的改建过程中,名称更改为“至圣庙”。这一称呼源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对孔子的赞誉——“可谓至圣也”,随后宋真宗更是追谥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彰显其道德之高尚。此坊上的华表与辟邪等装饰,无不透露出庄重威严的氛围。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至圣庙坊背面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圣时门是曲阜孔庙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清世宗于雍正八年(1730年)钦定孔庙正门名“圣时门”。形同城门,有三间门洞。作为孔庙内唯一的拱券式大门。此门平时并不轻易开启。只有二种情况除外,即历朝皇帝来此祭孔行“三跪九叩大礼”时;历代“衍圣公”出生时。雍正皇帝据此将此门钦定为 “圣时门。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圣时门之命名源于孟子,其对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四圣人的评价就是: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意为孔子思想主张经久不衰,是适合时代的圣人。乾隆题匾。

山东曲阜孔庙(二)前后石陛御道有明代的浮雕二龙戏珠,图中的游龙翻江倒海,喷云吐雾,气势不凡。

山东曲阜孔庙(二)后石陛御道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圣时门背面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御道上有三路青石板路,中间一路只能皇上走,两边两路是摆卤簿的,就是那些执仗。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有甬道相连的东、西二门,东匾“快睹门”,取李渤“如景星凤凰,争先睹之”语,即“先睹为快”之意;西匾“仰高门”取自《论语》“仰之弥高”语,用来赞颂孔子高深的学问。此二门是孔庙的第二道偏门。过去只有皇帝祭祀才可走正门,一般人只能从仰高门进庙。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璧水桥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清代改建为现状。璧水因天子学宫之水“壅绕如璧”而得名,以象征教化不息。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桥面中间的青石板

山东曲阜孔庙(二)   璧水桥位于圣时门内方形庭院中,3架拱桥纵跨,一水横穿,环水雕刻有精美的石栏。3桥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弘治年间增设石栏。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北京天安门前有金水,这里设“璧水”意为孔子庙宇与皇宫等同,三桥因而得名璧水桥。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增添石栏,河身砌有河底,原河上为小墙,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将小墙改为石栏杆。
山东曲阜孔庙(二)   璧水桥下面的水是不流动的,那是因为里面的河水是人工抽进去的,且璧水的长度至东西庙墙为止。那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呢?
山东曲阜孔庙(二)   早在清康熙时期就有大臣提出引城内之水入庙给孔庙增添活力和生机,征得康熙同意之后便开始疏挖水源,当时的曲阜知县孔尚愉却发现,引城之水弊大于利,一旦霪雨,山水暴涨,泉流溢城,将会危及孔庙!于是再次上奏,停止了引水工程,这也就形成了桥下河水经常干涸的奇景,只有到了夏秋时节,雨水充沛之时,这璧水河里才会出现“壅绕如璧”的景观。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山东曲阜孔庙(二)   桥后东、西各有一幢立于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的石牌,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人称“下马碑”。(网络下载图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