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故居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占地200亩,于1994年申遗。这里有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的孔庙,有号称“天下第一家”的孔府,有世界延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孔林,为历代儒客文人游学与祭拜之圣地。
重光门背面
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六厅,在二门以内两侧,分别为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公共管理孔府事务。
西厢房
过重光门,即孔府大堂。这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申饬家法族规、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
大堂是按明代定制,五间九架而建。前庭深阔,两侧厢房矮平,主体突出,显示出整个建筑群的中心所在。进深3间,面阔5间,高10.5米,长28.65米,宽16.12米。九檩四柱前后廊式木架,灰瓦歇山顶,脊施瓦兽,前后檐下施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平身科四攒。
其梁架结构,明次间由于明间省去两根前金柱(金柱,建筑物的屋顶梁架以立柱支撑,立于最外一层屋檐下的柱子称檐柱,在檐柱以里,位于内侧的柱子称“金柱”。)而为前七架后双步,梁下有通长替木,雕成雀替形状;稍间五架梁,前后双步,双步梁下的穿插枋出榫成七架梁下丁头栱,二侧出三幅云翼形栱,脊瓜柱扶以云纹角背,平板枋略大于额枋,次稍间檩条升起,形成纵向凹曲的屋面线,总坡度3分举1,檐柱高径比为9.6:1,虽然多次修缮,仍保留明代建筑风格。
进入大堂
堂中间有一黄色暖阁,绘以蝙蝠、祥云、八宝,寓意“紫气东来”,大福吉祥,故而显得此堂浮于云端,庄严煊赫。正中放一虎皮太师椅,高大的红漆公案上摆着衍圣公的文房四宝、印盒、令牌、令箭等仿制品。
大堂正中上方高悬着一个“统摄宗姓”匾,上刻清世祖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谕旨,要衍圣公“统摄宗姓,督率训励,申饬教规,使各凛守礼度,无玷圣门”,规定了衍圣公在孔氏家族中的种种特权。从唐代起,朝廷就规定曲阜县令由衍圣公兼任,明代以后,规定由衍圣公保举孔氏族人兼任。(网络下载图片)
转过背屏,就是正堂的后门。
后门外是一座穿廊,穿廊连接的是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二堂。
孔府二堂两侧各摆放一条红漆长凳,称作“阁老凳”,又叫做“冷板凳”。这两条凳子为明代留存下来的,因与明朝权臣严嵩有着一段历史渊源,故称“阁老凳”。严嵩的孙女嫁给了六十四代衍圣公孔尚贤,跟孔府成了亲家,严嵩因跋扈骄奢,横行朝廷被弹劾,来孔府请求衍圣公为他求情时,曾在此等候衍圣公接见,据说,严嵩在此等了两三个时辰,约五六个小时,因衍圣公不徇私情,对其避而不见,所以这两条凳子又被称作“冷板凳”。
进入二堂

二堂也叫后厅,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第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室内正中上、下挂着“钦承圣绪”和“诗书礼乐”的大匾,两旁立着几块石碑。其中慈喜太后手书的“寿”字碑、“九桃图”、“
松鹤图”等,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衍圣公孔令贻及其母、其妻专程赴京为慈喜祝寿时赏给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