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曲阜孔府(一)

(2025-04-05 13:00:13)
标签:

曲阜孔府

重光门

垂花门

屏门

塞门

分类: 山东风光

   孔府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鼓楼大街 18 号。孔府,全名叫做孔子府第,又称衍圣公府,位处孔庙的东侧。它乃是孔子嫡系长孙历代衍圣公的官署以及私邸,与孔庙和孔林一道被合称为“三孔”。这不仅是儒家文化的关键象征,还是中国历代用以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重要场地,更是中国规模最为宏大、等级最为高端的贵族庄园,也是中国现存的仅有的三座官衙合署建筑群之一。山东曲阜孔府(一)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公的后代居住的府第。洪武十年(1377年)始建,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曾占地240亩。山东曲阜孔府(一)   孔府共有厅、堂、楼、房463间。九进庭院,三路布局:东路即东学,建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六厅,在二门以内两侧,分别为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公共管理孔府事务。山东曲阜孔府(一)   孔府与曲阜孔庙、孔林合称“三孔”,1961年“曲阜孔庙及孔府”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孔府浏览示意图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   孔府曾占地达 12 万平方米,现占地约 8 万平方米,被称为东方第一府,是中国规模最大、时间最久的封建贵族庄园,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   孔府始建于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 1038 年),明洪武十年(公元 1377 年)朱元璋下令重建于今址。明清时期,孔府火灾不断,历任帝王进行了数十次的重修与扩建,使其成为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建筑群,孔府现有规模正形成于明弘治十六年(1504 年)。
山东曲阜孔府(一)  孔府建筑布局为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占地 240 亩,共有厅、堂、楼、房 463 间。中路前为官衙,后为内宅;东路前为东学,西路为西学;后为花园。建筑风格以明清为主,强调对称、平衡与和谐;装饰采用丰富的彩绘和雕刻,强调自然与人造的融合。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孔府正门坐北朝南,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大门前东侧上马石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2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东侧石狮。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西侧上马石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西侧石狮

山东曲阜孔府(一)   孔府大门也被称作“圣府大门”,系明代建筑,主体结构及外观都保持着明代的式样和风格。大门共有3间,高7.95米,长14.36米,宽9.67米。门前左右两侧,还有一对两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威严地守护着这座千年府邸。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  红边黑漆的大门上镶嵌着狻猊铺首,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门两旁明柱上,悬挂着一对蓝底金字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人纪均的手书,文佳字美,其中“富”字上面少一点,寓“富贵无头”,“章”字一竖通到上面立字,寓“文章通天”,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进入大门

山东曲阜孔府(一)大门背面

山东曲阜孔府(一)   孔子死后第二年(前478年),国家将其所居之堂屋“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仅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车服、礼器。 [6]初期的孔庙仅有孔子故宅三间,其后裔在简陋的故宅中奉祀孔子,依庙建宅。孔子的嫡系长支为奉祀孔子,原住在阙里故宅,称“袭封宅”。随着孔子地位及其子孙官位的升高,孔氏住宅日益扩展。
山东曲阜孔府(一)   曹魏时期,又于庙外“广为屋宇,以居学者”,设教讲学。宋仁宗宝元年间(1038-1040年),开始扩建孔府,封衍圣公后,另建新第,称衍圣公府。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已扩大到数十间。金朝时期,孔子后裔住宅在庙东已有“客馆”、“客位”、“斋堂”、“宅厅”、“恩庆堂”、“双桂堂”等建筑。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穿过孔府大门,再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就来到了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

山东曲阜孔府(一)   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下有阀阅承托,门柱有石鼓夹抱。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二门的素面石鼓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二门背面 

山东曲阜孔府(一)西侧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   洪武六年(1373年)立《朱元璋与孔克坚、孔希学对话碑》。俗称“孔府门里对话碑”,上面记载了明太祖朱元璋与孔子五十五代孙衍圣公孔克坚及其子孔希学的对话内容。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立《修衍圣公府纪恩碑》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看不清 

山东曲阜孔府(一)东侧 

山东曲阜孔府(一)《庙佃两籍感恩碑》顺治七年、《洪武年谕碑》

山东曲阜孔府(一)元大德三年(1299年)立厥里庙小学经碑

山东曲阜孔府(一)两侧的东西厅房,是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立的六厅。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进入圣人之门,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   此门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类似遮堂门。屏门顶覆灰瓦。门楣因悬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匾额,故称“重光门”。重光门因独立院中,把前院和后院隔绝开来,所以又叫“塞门”。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   门的四根圆柱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的屋顶,前后各缀有四个倒垂的木雕贴金花蕾,故又称“垂花门”。在建筑工艺上很有研究价值。过去,重光门平时是不开的,每逢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会打开。
山东曲阜孔府(一)   据说这样的塞门一般官司宦人家是无资格建立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享受此荣,故《论语·八佾》中有“邦君树塞门”的记载。
山东曲阜孔府(一)

山东曲阜孔府(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