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秋叶
秋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4,030
  • 关注人气:1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2025-02-22 10:25:07)
标签:

杭州桥西历史街区

京杭大运河

通益公纱厂旧

方回春堂

天禄堂

分类: 有关杭州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杭州市拱墅区,是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杭州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的历史文化街区。这片区域因紧邻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拱宸桥而得名,占地面积约7.29万平方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京杭大运河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登云大桥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马路对面是天阳D32时尚购物街区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登云大桥的桥栏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吉祥寺弄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里有一个地下水位观测井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标志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东邻京杭大运河,南起登云路,西达小河路,北至桥弄街,总面积7.29公顷。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这里是桥弄街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桥西历史街区早在清朝同治年间就已形成繁盛的水陆码头,是杭州水运和商业贸易的中心。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这里曾是繁荣的码头集镇,漕运繁荣的时候,这里人口密集、商贸往来,米行、鱼行、酒行、柴行、茶馆等行馆林立。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到了20世纪5080年代,这里又成为杭州的工业基地。2009年,桥西历史街区被正式确立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并在2013年进行了重修,保留了杭州传统民居与部分工厂遗址,同时增加了现代文化与商业要素,使其成为兼具历史与现代特点的居住、商业、文化和旅游街区。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通益公纱厂旧址‌位于杭州市拱墅区桥弄街36号,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南浔巨富庞元济和杭州殷富丁丙、王震元等集资兴建的纱厂。该纱厂于次年竣工,是当时浙江省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最具社会影响的棉纺织工厂之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通益公纱厂在历史上几经更名和改组,先后称为通益公纱厂新公司、鼎新纺织股份公司、三友实业社杭厂、日商裕丰厂、杭州纱厂,最终在1956年改名为杭州第一棉纺厂,并沿用至今‌。该纱厂在1902年因经营不善停办,后几经盘手更名,最终成为杭州近代民族轻纺工业的实物见证‌。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目前,通益公纱厂旧址位于拱宸桥西的扇博物馆内,保留了4幢旧厂房,其中的手工艺活态展示馆建筑就是当时的生产车间‌。这些遗存建筑不仅是杭州清末、民国时期工业建筑的代表,还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此外,通益公纱厂旧址周边还有许多值得游览的景点和博物馆,包括刀剪剑博物馆、伞博物馆、杭州工艺博物馆和大运河博物馆等,形成了一条“博物馆街”‌。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通益公纱厂旧址介绍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桥西历史街区导览图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天禄堂,一家传承160多年的中医馆。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一位老妇人和一个孩童绕毛线的雕塑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丝绸之路浮雕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中华老字号“方回春堂”,坐落于杭州著名的历史街区河坊街上,创建于顺治六年(公元1649),据载为钱塘方清怡先生所创。其寓意为“逢凶化吉,妙手回春”,遵循“许可赚钱、不许卖假”的祖训,精选道地药材。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方清怡,字“再春”,寓“回春”,故将药号命名为“方回春堂”,以期“逢凶化吉,妙手回春”。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方回春堂严格遵从古代良方,精选道地药材,炮制各种丸散膏丹,从清初一直兴盛到晚清民国之交。民国时局混乱,方回春堂也大受影响,支撑到1956年,在公私合营国有化中并入了杭州医药站,方回春堂的历史暂时告一段落。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200110月,杭州方回春堂借清河坊历史街区重修之际,集资近千万元人民币,整缮原址店屋,重新开业。重新开张的方回春堂,细分为国医馆和国药馆,道地药材、名医好药,开创医药并行模式。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方回春堂自2001年复馆起,以河坊街馆为中心,相继成立拱宸桥馆、城西馆、下沙馆、桐庐馆、富阳馆、半山馆、艮山门馆、舟山馆、滨江馆、塘栖馆、临平馆、知和馆、市民中心馆、七堡馆、丁桥馆、三墩馆、庆春馆18家自营医馆,基本完成在杭城“东、西、南、北、中”的整体布局。至此医馆遍布杭城,辐射浙江乃至全国,真正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名医馆”。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方回春堂堂志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再往东走是拱宸桥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