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孔庙(二)

(2024-11-11 10:44:04)
标签:

西安碑林

西安孔庙

华表

戟门

唐景云钟

分类: 西北风光

  西安孔庙唐时在尚书省西隅国子监附近。宋代几经搬迁,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虞策将文庙、府学最终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址。现存的照壁、牌坊、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两庑多为明清建筑。 西安孔庙(二)西安碑林局部开放导览图 

西安孔庙(二)棂星门背面

西安孔庙(二)   西侧华表。进入棂星门,道路的两旁各立有两个八棱形的石柱,它叫“华表”,是明清时的。华表分柱头、柱身、柱基三个部分。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   东侧华表。柱头上设有承露盘,上边蹲着的动物叫獬牴(xiezhai),性忠直,起着仪卫和端详的作用。华表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出现,传说古代帝王为能听到百姓的意见,曾在宫外悬挂“谏鼓”,大道上设立“谤木”,允许臣民书写自己的意见,这些“谤木”就是华表,早期的华表是木制的,后来演变发展成为石质的。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中间长长的甬道两边树木森森

西安孔庙(二)东西两侧是廊房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甬道中间也有一对华表,也是八棱形的华表。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上面坐着的不知是龙还是麒麟

西安孔庙(二)甬道中间东侧华表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   在甬道两侧,矗立着7座清代建筑的碑亭,每座碑亭里都有一座巨大的碑石,它们均为满汉两种文字合刻,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亲自为平定朔漠、大小金川、青海、回部、准噶尔等西北地区的叛乱所书写的纪功碑石。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封闭着,扒着门缝看。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看不清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西廊房现在是展厅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孔庙的第三道门叫戟门,又称仪门、至圣门。
西安孔庙(二)   这座门建于明代,屋顶为十字歇山顶,面开三间,檐歇山顶,上铺绿色琉璃瓦,仍保持着明代建筑的显著特征。中间为大门,两边对称各有一配室,供祭祀大典的文武官员整理衣冠、熟悉仪规之用。在过去,门的两侧陈列兵器,武官须将兵器放下才能进入孔庙祭拜孔子。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戟门前回望 

西安孔庙(二)进入戟门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   跨过戟门,左右两侧各有一亭,亭内陈列着两件国宝级文物,它们分别是唐景云钟和大夏石马。

西安孔庙(二)   陈列在东亭的唐景云钟,因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而得名。在唐代,这口钟被悬挂在长安城景龙观的钟楼上,后几经迁徙,明代曾移至钟楼,1953年移入西安碑林。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景云钟简介

西安孔庙(二)   钟身正面还有一段骈体铭文,共292字,由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内容主要宣扬道教教义,阐述景龙观的来历、钟的制作经过以及对钟的赞扬,这段铭文也是李旦传世极少的珍贵书迹。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   唐景云钟的铸造始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原名为“景龙观钟”,后因其悬挂于西安钟楼而广为人知。
西安孔庙(二)   此钟高247厘米,腹围486厘米,口径165厘米,重达6吨,钟身有32枚可调节音律的“蒲牢”形钟乳,使得钟声纯美优雅,清脆洪亮。每天撞击报时,全城都能听到如凤凰鸣叫般清亮悦耳的钟声。
西安孔庙(二)   此外,钟身周围铸有精美的纹饰,自上而下分为三层,每层用蔓草纹带分为六格,共十八格。格内分别铸有飞天、翔鹤、走狮、腾龙、朱雀、独角独腿牛等图案,四角各有四朵祥云,显得生动别致。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戟门东 

西安孔庙(二)碑亭

西安孔庙(二)乾隆《御制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

西安孔庙(二)碑亭石刻的栏板做工精细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另一个碑亭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看不清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又一碑亭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看不清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

西安孔庙(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