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2024-09-14 09:26:05)
标签:

西安兵马俑博物馆

一号坑

杂谈

分类: 西北风光
   兵马俑是古代中国秦始皇陵的一部分,由数千个真实大小的陶俑组成。这些陶俑的制作材料主要是陶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兵马俑的发现揭示了秦朝时期的军事制度、陶瓷工艺和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的信息,是研究古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一号坑,考古挖掘区。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向西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秦始皇陵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最高的1.90米以上,陶马高1.72米,长2.03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 一样。但兵马俑并非按原比例还原,据记载秦国人的身高在165cm左右。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nu、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修复中的秦俑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每个秦俑都有足踏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资料整理区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各种修复中的秦俑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国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纵观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完美的高度。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栩栩如生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动力、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nu,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外披铠甲,手持弓nu,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还有的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跨马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吴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鶡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这栩栩如生的千百个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态、个性的刻画方面,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资料整理区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五花大绑和躺平的秦俑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俑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nu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nu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其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其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一号坑的挖掘尚未完结,还在按计划继续进行。阁梁实际上是夯筑的承重墙,宽2.5米上面的凹糟是棚木的印痕,黑色炭迹是棚木被烧后的遗存。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即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置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席纹印痕遗址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门道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1974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此发现陶俑。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   
西安兵马俑(二)一号坑2发现秦俑的井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