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通博物苑(五)

(2024-08-08 12:43:59)
标签:

南通博物苑

濠南别业

英式风格的建筑

张謇生平

杂谈

分类: 江苏风景

   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在这里随意走走很是惬意,而其中坐落着的几栋建筑,就是博物苑的展馆。博物苑分为新馆和老馆两个部分。新馆在园区的西南侧,可以参观到精品玉雕、瓷器等文物。老馆主要展示了张謇的生平介绍与一些收藏品。南通博物苑(五)濠南别业俯瞰(网络下载图片)

南通博物苑(五)濠南别业老照片(网络下载图片)

南通博物苑(五)   濠南别业是张謇先生的故居,建于1914年,它的主楼是一座英式建筑,由南通籍的著名建筑师孙支厦设计,是我国近代吸收西洋建筑艺术的经典作品。1926年张謇先生在此与世长辞。濠南别业风格别致,气宇轩昂,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通博物苑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通博物苑(五)


南通博物苑(五)从别业正前方进入,首先能看到的便是张謇先生的半身像。

南通博物苑(五)   经张謇近十年的苦心经营,至1913年底,博物苑已具有一定规模。这是一座园林式的综合性的博物馆,占地四十亩。苑中树木葱郁,花草芬芳,树木花草都标明科属、产地和中外学名。
南通博物苑(五)   中馆、南馆、北馆三座主要建筑掩映在花木丛中,假山、荷池、茅亭、风车、水榭点缀其间,还饲养了丹顶鹤等各种动物,使之成为今天我们不断讨论和希望实现的一个多样性博物馆的范例。
南通博物苑(五)   为使博物苑管理规范,1913年由苑主任孙钺拟订了《博物苑观览简章》,配合《观览简章》特制了参观凭证——观览证,采用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免费开放和免费不免票的管理模式。
南通博物苑(五)   1914年,博物苑根据苑藏品,在鉴定、分类的基础上编印了《南通博物苑品目》(上、下册),包括全部藏品和动植物的目录,共收录了天产(即自然)、历史、美术、教育四部分,所列藏品2973号,每号一至若干件,其中天产(自然)品物1870号,占62.8%。这反映了张謇强调博物馆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功能。

南通博物苑(五)濠南别业介绍   

南通博物苑(五)濠南别业西侧面

南通博物苑(五)濠南别业东侧面
南通博物苑(五)(网络下载图片)

南通博物苑(五)濠南别业北侧面南通博物苑(五)(网络下载图片)

南通博物苑(五)   濠南别业是一栋英式风格的建筑,园林与住宅为一体。别业共四层,底层为半地下室储藏空间,二层为会客厅,三层为卧室书房琴房等生活用房,四层为隔热层,楼上东西南三面围有回廊。
南通博物苑(五)   正南方三楼的外回廊中间设有一个突出的阳台,阶梯两侧栽有银藤、紫藤各一株,老根粗枝的藤树,如两条虬龙盘曲缠绕,直攀四层楼高的铁架天棚。 

南通博物苑(五)   濠南别业是张謇先生的故居,建于1914年。主楼是一座英式建筑,由南通籍的著名建筑师孙支厦设计。已作为我国近代吸收西方建筑艺术的典型范例,分别载入《中国建筑史》和《20世纪中国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通博物苑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通博物苑(五)走折扇形阶梯上二楼
南通博物苑(五)

南通博物苑(五)阳台上 
南通博物苑(五)

南通博物苑(五)

南通博物苑(五)

南通博物苑(五)站在阳台上往南

南通博物苑(五)进入二楼大厅
南通博物苑(五)

南通博物苑(五)大厅为议事厅,是张謇当年接待重要宾客和举行各项仪式的地方。

南通博物苑(五)   大厅中央中堂上一副张謇亲书的对联:“未楼已雕不扶自直,垂德而处虚己以游”,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体现一种君子自律的品格。对联中间还有一张张謇向诗人表明走实业救国道路的禾锄图,蕴含他实干救国的执着精神。

南通博物苑(五)   中央大厅的两侧厢房,原分别为议事室、书记室、会客室及宴会厅,现均被辟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张謇”为主题的展室。

南通博物苑(五)中央大厅及部分厢房内安置有西式壁炉,这在当时属于很时髦的房内设计。

 


南通博物苑(五)张謇与家人在濠南别业松坛前合影
南通博物苑(五)

南通博物苑(五)东侧 

南通博物苑(五)

南通博物苑(五)国外来宾在南通贺张謇七十寿辰是合影 
南通博物苑(五)

南通博物苑(五)西侧厢房 
南通博物苑(五)

南通博物苑(五)   前言。张謇(185371-1926824日),祖籍江苏常熟,清末状元,清末至民国初期的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南通博物苑(五)

南通博物苑(五)   185371日,张謇生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长乐镇(今海门市常乐镇)一个农商兼作的小户人家。

南通博物苑(五)张謇住铁海垞内的尊素堂  

南通博物苑(五)张謇认如皋张氏为族人,以张育才之名参加科举考试,1868年考中如皋籍的秀才。

南通博物苑(五)   由于冒籍考试引起一场风波。这场风波后经通州知州孙云锦的慧眼识才,从中斡旋才得平息,张謇写下《归籍记》。

南通博物苑(五)   1894年,张謇终于通过会试、殿试,荣登榜首,登上科举之路最高点,并按例授予翰林院修撰的官职。

南通博物苑(五)翁同龢为甲午战事致张謇书

南通博物苑(五)张謇手稿,有关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维新变法等。

南通博物苑(五)张謇东渡日本回国后,呼吁效法日本实行君主立宪。

南通博物苑(五)1904年张謇与张之洞、魏广涛等在南京合影。

南通博物苑(五)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张謇审时度势,依然转向民主共和,实现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思想政治转变。

南通博物苑(五)   退出政坛的张謇全力实践他教育、实业等方面的救国主张,所办事业的各项成果多次在国外获得美誉。

南通博物苑(五)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张謇被任命为实业总长兼两淮盐政总理。1914年与袁世凯在政治上决裂。

南通博物苑(五)

南通博物苑(五)   张謇1905年创建了南通博物苑。1915年,因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部分要求,张謇愤然辞职。1922年,棉纺织业危机,导致张謇的事业全面崩盘,大生纱厂走向衰落。1926824日,张謇在南通病逝,享年73岁。 

南通博物苑(五)

南通博物苑(五)

南通博物苑(五)孙中山与张謇互赠的小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