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秋叶
秋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398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2024-07-28 09:57:24)
标签:

南通如皋水绘园

明代石桥

三明堂

九狮图假山

东水关遗址

分类: 有关东北

   水绘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占地面积达到了3400余亩,是一座集园林、湖泊、山水为一体的大型古典园林。这座园林的特点是水,水景十分优美。园中有大小湖泊70余个,其中最有名的是“九曲十八湾”。湖泊之间的石桥、曲廊、亭台、船坞、花坛等建筑物更加增添了这座园林的韵味。水绘园,是一座集古典园林、湖泊、山水为一体的大型景区,也是江南园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明代石桥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水绘园园内九狮图假山东侧荷花池上也有一座古朴的“延庆桥”,常常引得游人驻足流连,凭栏远眺。(网络下载图片)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如皋县人民公园志》(19151984)记载:“石桥,建于一九一九年,新溪开成之后,一九五八年二月,利用白蒲镇中板桥拆除的两块条石改建为小石桥”。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文字中提及的新溪,则是1916年,如皋人黄家瑞等拟将运动场扩大,兼作打靶场,马述之、孙思绪虑为所扰,遂连夜自洗钵池向东挖小溪十丈,浚荷塘一处,复向东南延至东水关西口,名“新溪”,并于南端、荷塘两侧各处建有小木桥。也就是说,石桥的前身是1919年所建的小桥,于1958年改建而成。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2008年如皋市对玉带桥进行改建时,“延庆桥”桥名石从众善桥的桥基石中拆出,后被相关部门安放至现在如皋水绘园内的这座石桥处。也就是说,“延庆桥”桥名石在1969年老坝头桥拆除后,成为了修缮玉带桥的桥基石。“延庆桥”桥名石最终落户水绘园,客观上弥补了如皋历史文化遗存消失的缺憾。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明代石桥,桥面由四整块黄石铺成,桥栏杆雕有莲花宝座。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新溪,1916年邑人黄家瑞登拟将公园运动场扩大为打靶场。马述之、孙恩绪为防扰民,纠工自洗钵池向东挖小溪,向东南延伸到东水关,遍植荷花,成游人赏花之处。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三明桥是后建的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过三明桥便是三明堂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三明堂始建于1915年,由浙江绍兴陈氏按日式设计,初为如皋民众教育馆,专门陈列图片及动物标本。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匾额晚清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吴昌硕题写。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三明堂门前台阶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迎面是堂前用来障景的九狮图假山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九狮图假山,一座巨型的山石盆景,是由形态各异的太湖石堆砌而成。细细品赏,恍如九只狮子追逐嬉戏,因此命名为“九狮图”。是根据元代大画家、叠石大家倪云林的“九狮图”画稿叠置的。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九狮图假山,1916年,当地人吴少萱以古水绘园散落之太湖石垒成。主峰高4米,大狮抱小狮,姿态各异,形象逼真。1955年自生爬山虎,经人工培育,盘石穿孔,攀援至峰顶。1976年裁剪成迎宾式。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假山西边便是水绘园景区最古老的见证,洗钵池。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郑板桥题写的“洗钵池”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旁边有一湖石,上面隐约有“玉雪峰”三个字。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再看洗钵池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中山亭桥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中山亭,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如皋名贤沈卓吾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奉安而建,初为砖木结构。1949年因其形状为六角而改称“六角亭”;1969年,将木柱改为水泥柱;1978年大修,全部改为水泥结构;198110月重修,复命名“中山亭”。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网络下载图片)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民国以前,如皋城私家园林颇多。民国元年(1912),国民政府如皋县民政公署开始筹建公园。马锦繁(晋轩)捐地17亩,孙恩绪捐地8亩,征用其他耕地S亩许,费用由县公署拨付。民国4年修建完成。园门西向,门前建板桥一座。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园内建朝南大厅五楹,长22米,进深11.15米,室内天花、地板、四面回廊,仿日本式建筑。厅后平房5间。东部为运动场。此为如皋公共园林之始,亦为辛亥革命后全国第一批公立公园之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次年掘小溪,自洗钵池向东,经大厅之前,通于市河,上架小桥两座。邑人吴少萱集水绘园散落的太湖石垒成九狮图假山于大厅之前。园内遍植竹木、花卉,池内种荷花。民国511月,运动场迁出。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民国186月,为纪念孙中山奉安,改名如皋中山公园,并于小溪东建两层砖木结构中山亭。花厅后建二层方阁,亭东还配了一座桥名“中山桥”。民国23年,于草坪东侧修建“民三三烈士纪念塔”。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1991年由如皋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如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中山亭阳台下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1949年,县政府将没收的盆景、地景移送公园兴建盆景园,并修葺房屋,改称如皋人民公园。1951年,拆除城墙,园地向东北展延。1952年,于水关北城基上建革命烈士馆。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1956年中禅寺东隙地3亩及新开通扬河与原通扬河、濠河间三角洲18亩一并划入公园,园区扩大至地51亩、池塘23亩。1958 年,园内剧场拆迁。“文化大革命”期间,园门封闭,大厅改为“革命公墓”,濠河以东划归县石灰窑。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1973年,修葺整理。此后陆续兴建绘园桥、小溪桥、鱼廊,瞰阁及动物园、儿童乐园、游乐园等。1976年,游园开始收费。至20世纪80年代初,县人民公园占地32.8亩,水面23.26亩。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坪东侧的“民三三烈士纪念塔”,塔身如一柄利剑直插云天,被簇拥在一圈葱绿的冬青树中。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民国3年,程强、冯余庭、杨桂馨组织如皋乡民参加讨伐袁世凯的斗争,于南通被捕,后被押至如皋,于如皋城西门遭杀害。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民国23年(1934年),国民政府如皋县政府奉江苏省民政厅令择定如皋公园建“民三三烈士纪念塔”褒奖。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回到逸桥,往东看。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如皋城东水关遗址位于如皋市如城街道东北隅水绘园内,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所筑城墙遗构,由砖砌涵洞沟通内外城河,东口有安装木栅栏的枢槽,关北连接城墙残垣长约 40 米。是当今如皋古城唯一遗存。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1991 年,如皋市人民政府公布东水关遗址为文物保护单位。200665 日,公布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古代如皋城地处运盐河弯曲处。明成化十七年(1481 ),运盐河及其西南支流经过疏浚,成为环绕县治的玉带河(即现在的内城河)。河上东有迎春桥,西有丰乐桥,南有集贤、宣化二桥,北有东、西惠政桥。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嘉靖三十三年 ( 1554),为抵御倭寇骚扰,邑人倡议筑城,巡抚都御史郑晓奏发帑银2.8万两建环形城垣,一年竣工。明万历《如皋县志》载:“城凡七里,总长一千二百九十六丈,高二丈五尺,上阔五丈,下阔七丈。城门四座:东日靖海,南曰澄江,西日饯日,北曰拱极。外凿濠河,东、北各建水关一座。”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明嘉靖三十四年,知县陈雍为防倭寇进犯如皋城,塞东水关。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知县马晨复开东水关。50年代因城墙多处倾塌、破败不堪,且城门隘窄、阻碍交通,拆除城垣,仅保留东水关,2010年,东水关复建。

 


南通如皋水绘园(十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