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龙井(一)

(2024-06-29 11:17:38)
标签:

杭州龙井八景

浣花池

江湖一勺亭

神运石

听泉亭

分类: 有关杭州

   “龙井八景”位于龙井寺东北部的山谷中,西北以龙井路为界,北与西湖西景区相连,东南达南高峰山脚。所谓八景,是指“风篁岭、过溪亭、涤心沼、一片云、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和翠峰阁”。乾隆曾先后4次巡幸龙井,历次皆题咏八景,八景因此而闻名于世。杭州龙井(一)龙井八景导游图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过龙井路,有个休息亭,名曰“浣花亭”,这是一个四角朱漆亭。

杭州龙井(一)亭额“浣花”二字,为乾隆御笔亲题。

杭州龙井(一)   亭有柱联,是摘宋郑清之(到龙井寺)诗。上联:风流二老归灵鹫,下联:笔墨千年续楚骚。

杭州龙井(一)亭下有一方水池称,浣花池。(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龙井(一)   明正统年间(1436-1449),出现一场大旱。时任浙江总督李德命军士淘井,泉水汹涌,因而疏浚三池,浣花即是其中之一。泉水自龙泓屈曲下注,旁莳杂花,飞英蘸水,漫天起舞,故名“浣花”

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   龙井泉池旁小丘上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所建的“江湖一勺亭”。此亭最初为木亭,后依原制加固。亭为梅瓣形五柱攒尖,体量极为玲珑,为西湖景区最小的亭子之一。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   亭柱挂有一组楹联,为宋代名僧道潜和尚诗句:上联:萦云细路杳无尽,下联:落石飞泉静有声。
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   公元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乾隆皇帝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南巡之旅。来到杭州后,乾隆视察水利,在校场检阅八旗军队,还与过去的两次南巡一样,登顶六和塔,赏钱塘江景。不过这一次,他的日程表中多出了一个全新的目的地:龙井。
杭州龙井(一)   在这年的前一年,刚好龙井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整修,兴复了一些古迹,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乾隆得知龙井进行了大整修,又受到地方官员的盛情邀请,就特意来到了龙井。果然,来了一次后,乾隆便爱上了这里。
杭州龙井(一)   龙井山石峰峡,层峦叠嶂,古木参天,满目葱茏,泉源密布,溪水叮咚。在山间小径漫步时,移步换景,可谓天然园林。想必是乾隆的慧眼发现了其中的精妙之处,大手一挥,“龙井八景”便应运而生。其中一些景致是古而得名,另一些则是乾隆的独家原创。
杭州龙井(一)   乾隆为这“龙井八景”泼墨题名,题写了过溪亭、涤心沼、一片云、风篁岭、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八额,并为“八景”作诗,称“龙井八咏”。在《南巡盛典》第二十六卷中,这八首作品赫然在列。

 


杭州龙井(一)   乾隆还在龙井寺御题多块匾额,并依井而坐,品尝了龙井泉冲泡的龙井茶,作了《坐龙井上烹茶偶成》及《龙井上作》两诗,到了晌午时分,才与龙井依依惜别。 

杭州龙井(一)“神运石”就在龙井泉旁,高约六尺,状若游龙,为乾隆御题“龙井八景”之一。
杭州龙井(一)   古人有击石祈雨而云生之说。据传,以前杭州大旱时期,到此地祈雨,异常灵验。明正统年间从龙井中捞出,据记载当时刻有“截臬神运石,下有玉泓池”等草书。乾隆第三次南巡来到龙井后,将神运石纳入“龙井八景”,又在石上题写了“神运石”与诗句。石上除乾隆题刻外,也有一些明代题记残留下来。杭州龙井(一)   “神运石”刻石在龙井泉西,字刻在立峰上,楷书,每字14厘米见方。石刻“太安”与神运石刻在同一块太湖石上。

杭州龙井(一)   在这块太湖石上,神运石三字后面刻满了题款,题字。很多字迹已漫漶。其中有乾隆题诗四首。乾隆题诗石刻为,其一:运以神功诚有无,卓然立不借傍扶。方圆庵是米颠跋,对此曾经下拜乎。甲辰暮春御题。(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龙井(一)   乾隆题诗石刻其二:杰立昂然似weiren,运来闻说力由神。东坡被服夫子者,不语可曾此辨真。庚子暮春御题。(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龙井(一)   摩崖石刻“听涛”题刻,在龙井井前匍地太湖石上,每字30厘米见方,自右往左,行书,民国24(1935)于幼青题。
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   摩崖石刻“龙井”题刻,在龙井井前,形如“门”状的太湖石假山上,石高34厘米,宽60厘米。“龙井”2字横书,每字25厘米见方,无落款。
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门”的背面
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   与偕亭在龙井八景中,一圆形大泉井,水甘冽清碧,四周怪石林立、古木参天,凛然环绕。泉旁山石之上顺势建一重檐攒尖大亭,为“与偕亭”。
杭州龙井(一)亭正面横匾“与偕亭”

杭州龙井(一)亭有楹联:王毫珠顶无离即,皓月清池得证因。

杭州龙井(一)   听泉亭位于里龙井, 里龙井”为一圆形大泉井,井水甘冽清碧,四周怪石林立、古木参天,凛然环绕。泉旁山石之上顺势建有一曲折长廊亭,此亭形制十分特别,独亭成廊。(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东面横匾“听泉亭”
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亭柱有楹联,是宋代韩琦的诗句。上联:松上落来惊鹤梦,下联:潭中写下杂龙吟。
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亭柱站在岩石上
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   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在龙井发现一枚“投龙简”,上面刻着东吴赤乌年间向“水府龙神”祈雨的告文。可见,在三国时期龙井就已闻名了。由于这里有一口泉井,大旱不枯,相传古时每逢干旱,到此求雨,屡验不爽,以为这口井与海相通,其中必有龙,于是便称它为“龙井”(也叫“龙泓”、“龙湫”)。又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三泉”。杭州龙井(一)   龙井泉水出自山岩中,水味甘甜,四季不干,清如明镜。龙井泉的水由地下水与地面水两部分组成。地下水比重较大,因此地下水在下,地面水在上,如果用棒搅动井内泉水,下面的泉水会翻到水面,形成一圈分水线,当地下泉水重新沉下去时,分水线渐渐缩小,最终消失,非常有趣。据说这是泉池中已有的泉水与与新涌入的泉水间的比重和流速有差异之故,但也有人认为,是龙泉水表面张力较大所致。
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   “听泉亭”一面直接临于龙井之上,坐在亭内细听真可以听得潺潺泉声,入耳入心,泉上众多摩崖石刻。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附近则有龙井、小沧浪、龙井试茗、鸟语泉声等石刻列于半月形的井泉周围。

杭州龙井(一)   摩崖石刻“龙井试茗” 在龙井井上方太湖石假山上, 自右往左,篆书“龙井试茗”4字,每字10厘米见方,无落款。

杭州龙井(一)   摩崖石刻“小滄浪”,在龙井旁湖石假山上,隶书,每字15厘米见方,民国18(1929)蔡逸如撰,陈天啸书。

杭州龙井(一)摩崖石刻“龙井
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

杭州龙井(一)   摩崖石刻“鳥语泉聲” 在龙井井旁太湖石假山上,石高80厘米,宽30厘米,行书,每字16厘米见方,民国29(1940)岑敬则、秦颂华、蒋翼乔题。
杭州龙井(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