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2024-03-09 10:05:36)
标签:

惠山寺

金莲桥

御碑亭

听松石床

洪武古银杏

分类: 有关东北

   惠山寺庙园林位于惠山古镇绣嶂街西端,惠山东麓,南邻天下第二泉、华孝子祠,北毗寄畅园、二泉书院。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位列无锡十大丛林之首。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惠山寺庙园林大量精彩的文物古迹得到修缮和保护,有“国保”的唐宋石经幢、“省保”的宋代金莲桥、明洪武古银杏、唐代听松石床、御碑亭、竹炉山房、龙眼泉、松泉、碧露泉等。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惠山古镇景区导览图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惠山寺,又称“慧山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古镇景区文物古迹区内,初为“历山草堂”,始建于南北朝;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被改建为佛教场所;于唐大中至咸通年间(847874年)改称“惠山寺”;清朝咸丰至同治年间(18511875年)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被毁,后由李鸿章在原址上建为祠堂建筑;20027月进行修复;2004424日修复完成,恢复宗教活动。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惠山寺呈东西走向布局,共分为中路、北路两路建筑。其中路主要包括天王殿、金莲桥、御碑亭、大同门、大雄宝殿等建筑;北路主要包括罗汉堂、大悲阁、藏经楼、地藏殿、五观堂、惠山寺图书馆等建筑。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惠山寺天王殿,单檐歇山顶,黄墙黛瓦,正脊高大,脊上刻有“风调雨顺”四个大字,两端的鸱吻尾巴高翘,与正脊融为一体。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檐下灯笼高挂,中间有“惠山寺”的匾额,正面三拱门,门楣和门旁没有任何楹联和禅语,清爽整洁。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弥勒佛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四大金刚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韦陀菩萨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天王殿背面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韦驮菩萨的面前有一座石板桥,名叫金莲桥。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金莲桥建于北宋末年(11001127年),有800多年历史,全长10.7米,宽3.4米,明天顺四年(1460年)大修,后历经修缮。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桥身东西向架于池上,是无锡地区最为古老的三孔石梁桥,池内种满金莲花而得名。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桥身刻有典型的宋代图案“缠枝牡丹间化生”,极为典雅华美,寓意富贵吉祥。桥身南侧中孔华版石的边沿正中,镌有“懋德堂李府”五字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金莲桥的另一头就是御碑亭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御碑亭位于惠山寺内,金莲桥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御碑亭正中树立了一块巨大的石碑,四面刻有这位皇帝作的四首诗,分别是乾隆皇帝下江南初次、第二次以及第五、六次所作诗篇。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寄畅园中晚翠螺,入云抚树湿多罗。了知到处佛无住,信是名山佛占多。暗窦明亭相掩映,天花涧草自婆娑。阇黎公案休拈舊,十六春秋一刹那。 乾隆辛未春惠山寺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御碑背面:九陇重寻惠山寺,梁溪遐忆大同年。可知色相非常住,惟有林泉镇自然。所喜青春方如画,底劳白足试参禅。听松庵静竹爐潔,便于烹云池汲圆。乾隆丁丑春二月     御笔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御碑亭藻顶上画有一团龙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御碑亭内四周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御碑亭背面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惠山寺内大同殿门口右侧,有一座“听松亭”。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听松亭建于清代道光年间,里面置放了一方巨大的卧石,上面刻有篆书“听松”两字,亭因石名。这方石头,质地类似花岗岩,非常坚固,色泽黄褐,包浆滋润,完全为自然造型,上部平坦如砥,一头略为上翘如枕,下部稍呈三角形,南北朝向,长近2米,可供人坐卧,又称为“偃人石”。石头三面有书法题刻,因岁月漫漶大多已经辨认不清了,唯有枕部两个大写的篆书“听松”,字刻深峻,字体优美,尚清晰可辨,又称“听松石床”。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听松石床”,据记载早在六朝建寺时就已存在,当时在石旁有两株古松,石上坐卧,可以静听松声。到了唐代大历年间,无锡县丞公孙罗携书法家李阳冰游惠山,李阳冰特为此石题篆“听松”,距今有近1300年历史。晚唐诗人皮日休游览此地,也留下了《惠山听松庵》一诗:“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听松石床”由此越发有名了。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道光十五年(1835),观察使李彦章、知县曾承显筑六角亭保护,并刻碑记之,今碑仍镶嵌于听松亭壁间。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18611863年间,惠山寺毁于太平天国战争。据道光年间邵涵初所编《惠山寺续编》其孙文焘按语“咸丰庚申之变,殿宇俱毁,今仅存寺门匾额及听松石床而已”。当时,听松亭也已焚毁,而石头是烧不烂打不破的,历经劫难而得以幸存。1886年,听松亭再次重建,并围以木栅,一直保留至今。新中国成立后,此亭多次重修。198311月,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冯其庸书“听松亭”匾。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民间传说,听松石床又名“偃人石”,人不论高矮,偃卧到石上,石床会随人的高矮而伸长缩短,总是变得和睡着的人一样长。后来有个孕妇睡在石上,既有大人,又有胎儿,石床无所适从,难施仙术,从此失效了。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又传说金兀术被岳飞打得大败而逃到了这里,误以为这里可以听“宋”,便躺在石床上暂憩,忽然风声飒飒,松涛滚滚,犹如万马奔腾,金兀术以为岳家军追到,惊恐万分,滚下石床继续逃命去了。由于用力过猛,石床边上竟被他揿出一个手掌印,抓了几条指甲痕。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解放前,无锡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曾在此谱下二胡《听松》乐曲,旋律明朗,音调雄健,深受人们喜爱。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听松亭的南对面是钟亭,钟亭是一座四角单檐歇山顶组合建筑,亭内置大铜钟一口,是无锡市区新年撞钟的最佳处所。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惠山寺钟采用仿唐式样,造型古朴大方,钟重6吨,高2.6米,口径1.7米。200442日,由芜湖造船厂精选黄铜良冶,辅以锡、锌及稀土元素,加注金、银等贵金属,用传统泥范工艺和成熟的现代铸钟技术一次浇注成功,同月17日在惠山寺顺利吊装。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宏钟大吕,福音清越,声跃群籁,弘显惠山古寺唐宋遗风。惠山寺钟面镌刻三段铭文,其一为唐代陆羽的惠山寺记,其二为明代卲宝的钟铭,其三是无锡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专为惠山寺修复撰写的钟铭。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时过境迁,如今六朝古松早已不存,“听松亭”旁侧只有一棵银杏树,高达20多米,遮天蔽日,为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惠山寺住持性海所植,距今也有650年了。每当深秋时节,这棵银杏树叶子变成一片金黄色,落叶铺地,煞是壮观,成为一大景观。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据说当年共种18棵,象征佛门十八罗汉,现仅存一棵。树高21米。树干直径1.9米,孤傲挺拔,直耸云霄。该银杏属雄性,不会结果。在离地6米的树间寄生一株常绿攀援植物薜荔,已有二百余年,经常结出果实。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清朝诗人秦琳有诗为证:“大同殿下绿苔滋,银杏浓阴覆石墀。笑指树头新结子,青青多在寄生枝。”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1980年,在树之南昭忠祠月台东壁,王能父书法之刻石“相传明洪武初年惠山寺僧普真字性海所植”。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树之北侧台壁镶有石刻“俯察仰观”,系道光年间邵涵初篆题,取《兰亭序》意,昭示树之古老雄伟。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旁边还有一块残碑,可惜看不清。

无锡锡惠公园(十二)惠山寺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