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37645702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徐州云龙山(二)
(2023-11-05 09:16:25)
标签:
徐州云龙山
大石佛殿
兴化禅寺
三圣殿
杂谈
分类:
江苏风景
兴化寺是苏北地区闻名遐迩的古刹,位于景色宜人的徐州云龙山东麓。该寺缘北魏大石佛修建而成,灯燃千载,历久不衰,现为苏北第一大丛林。
大雄宝殿下
门楣“唐宋摩崖石刻造像”赵朴初书
进入底层
徐州云龙山唐宋摩崖石刻造像位于兴化禅寺内,依山而凿。
1993
年兴建大雄宝殿时发掘。现存
7
组、
71
龛、
38
题记、游记、
195
尊造像。上下两部分有唐宋时期石阶相通。造像
5
厘米至
11.52
米不等,均为高浮雕。
大雄宝殿外侧的摩崖石刻
龙山东峰摩崖题刻。
高
3
米,长
10
米的峭壁上,有摩崖题刻
10
余方,由于风雨浸蚀,大多漫漶不清。刻“东峰”等字样。年代为中华民国。
还没处理好,无法到近处细看。
唐宋摩崖石刻保护室顶层,是新建的大雄宝殿,殿堂飞檐斗拱,翘角凌空,金饰彩绘,气势恢宏。
殿内供奉横三世佛,左药师、右弥陀、佛祖释迦居中,庄严肃穆,慈悯安详。
(网络下载图片)因室内不许拍摄,只好在网上找。
环列十八罗汉,造型各异,形象生动。
原南北罗汉堂之物。(网络下载图片)
(网络下载图片)
背塑海岛观音
大雄宝殿背面
据《徐州府志》记载: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
1398
年),僧胜吉为保护大石佛而募资建造大雄宝殿(即今大石佛殿)。明宣德二年(公元
1427
年),僧文安将大殿扩建。明宣德七年(公元
1432
年),一场大火将大雄宝殿化为灰烬,石佛幸未受损。宣德八年,文安再次募资重建大雄宝殿,并新建了配殿、山门及方丈禅堂等建筑,工程历时两年,兴化寺雏形初成。明万历年间(
1573
~
1620
年),石佛寺更名为兴化寺,兴化寺大雄宝殿是目前徐州仅存的明代木结构建筑。
大佛殿
两侧
大佛殿前檐有关大石佛等的介绍
北魏大石佛
语法和尚大光果
传承弘扬佛教文化
法务活动
慈善事业
苏北第一大丛林——徐州兴化寺
唐宋摩崖石刻造像
关于在全国佛教界继续大力开展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院活动的倡议书
佛教常识答问
前檐南侧墙上的碑刻
《重修铜山学堂碑记》清光绪时期
清代高斌登云龙山三首:
云龙峰独秀,灵境接彭城。
亭与人皆古,山因寺得名。
重来惊旧雨,一上喜新晴。
贤守饶风韵,苏堤自可成。
默契西来意,前生自有因。中峰瞻妙相,半岭露全身。文觉真词客,坡仙是古人。名山一登眺,何处着纖尘。
鹤去亭空在,自應翔健翮,或偶话遼东。赤壁惊残梦,黄楼趁好风。翛然过扬子,江上意还同。
旧的柱础
地面
前檐北侧
没看清
还是没看清
徐州市文保碑
大佛殿大门
有关云龙山石佛。据《州志》载:“正平元年
(
公元
451
年
)
,北魏拓跋焘率
30
万大军南下侵宋,驻扎于云龙山、戏马台一带,攻彭城
3
月不下,其士卒闲暇,用兵器依崖而凿,时只雕一佛头,方面大耳,法相庄严,人呼佛头岩。”
清康熙三年
(
公元
1664
年
)
,知州王黾承为石佛续凿两臂及胸,成阿弥陀佛半身像,像高三丈六尺余,左右近千尊小石佛和有关佛教故事的摩崖石刻均为唐代所作,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大佛殿南侧
三圣殿
殿外窗下有一碑刻
可惜看不清
大佛殿北侧,法物流通处。
窗下也有碑刻
游云龙山的诗,可惜没认出来。
这边窗下
还是看不出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徐州云龙山(一)
后一篇:
徐州云龙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