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江金山(三)

(2023-05-20 11:02:01)
标签:

镇江金山

藏经楼

七峰亭

金鳌岭

龙虎鸞凤

分类: 江苏风景

   金山位于镇江西北长江路,海拔43.7米,占地面积41.6公顷。金山风景区的殿宇厅堂、亭台楼阁、全部依山而建,加之慈寿塔修建于金山之巅,故以“金山寺裹山,见寺,见塔,不见山”的风貌而著称。镇江金山(三)大雄宝殿后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   金山寺的建筑格局,打破了中国多数寺庙坐北朝南、寺分三路的建筑传统,而是依山就势,大门西凯,正对长江,寺内所有殿堂楼阁皆散布其上,主要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迦兰殿、祖师殿、画藏楼、镇江楼、观澜堂、永安堂、海岳楼等。最引人注目的是立于见山之巅的慈寿塔。

镇江金山(三)高台上是藏经楼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上台阶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第二层台阶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往北走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留玉阁下面的仓库 

镇江金山(三)留玉阁

镇江金山(三)继续往北,下台阶。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
岳飞与道月大和尚浮雕像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金鳌岭

镇江金山(三)往南走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转过来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
台阶上方看到七峰亭和慈寿塔
镇江金山(三)广场一角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玄奘法师像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金刚般诺波罗蜜经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广场另一边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上了台阶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七峰亭介绍

镇江金山(三)   相传南宋绍兴年间,抗金名将岳飞在北方指挥抗金战争,正在乘胜前进之时,奸臣秦桧要挟高宗连续发了十二道金牌,召他回都城临安(今杭州)。
镇江金山(三)   岳飞路过镇江时,拜访金山道月禅师,告诉道月和尚:“昨夜梦见两犬抱头而言,未知此行吉凶如何?”道月答道:“二犬对言,是一狱字,此去恐怕有牢狱之灾,必须谨慎。”岳飞致谢登舟,临行时道月赠诗曰:“风波亭下浪滔滔,千万留心把舵牢!谨备同舟人意歹,将身推落在波涛。”岳飞到杭州,果遭秦桧陷害于风波亭下,他在临死前说了一句“悔不听道月之言”。
镇江金山(三)   这句话传到秦桧耳中,秦桧大怒,就命何立往镇江金山拘捕道月。何立到金山,道月正在堂上说法。只见道月整衣拈香,合掌说偈:“吾年四十九,是非终日有,不为自身,只因多开口。何立自南来,我向西方走,不是佛力大,几乎落人手。”说罢,坐在法座上怡然逝去。
镇江金山(三)   何立只得将情况回禀秦桧,并说金山有七峰,风水好,因而每代能出高僧。秦桧盛怒之下,立即命人到金山削平七峰。后人为了纪念岳飞和金山寺道月长老,便兴建了七峰阁,可惜毁于太平天国时战火,后改修为七峰亭。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站在七峰亭旁往山上看 

镇江金山(三)回到大雄宝殿后面的台阶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   藏经楼依山而建,为歇山顶式仿古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一层有半圈檐廊,明间和次间开门,梢间槛墙槛窗。二层明间开门,次间和梢间木槛墙槛窗。
镇江金山(三)   近代的镇江金山寺多灾多难,原有主要建筑,包括“藏经楼”在清咸丰三年(1853年)被太平军焚毁。太平天国失败后,金山寺开始陆续修建,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了藏经楼。(有说“同治八年”)。同治年建的“藏经楼”在1948年不幸遭火灾彻底焚毁。今天所见藏经楼建于1992年。
镇江金山(三)藏经楼底层为法堂,是和尚讲经说法的地方,上层是存放佛教经典的地方。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藏经楼南侧的“紫金浮玉”门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金山江天寺藏经楼记碑 

镇江金山(三)如来佛像碑   

镇江金山(三)   “紫金浮玉”门,侧面墙上镶嵌着“龙虎鸞凤”四个草书大字,这四个字彰显个性却没落款,据说是清末建威将军江南提督徐传隆所书。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进入“紫金浮玉”门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继续往上走

镇江金山(三)通往山上道路上的拱门上方是心澄法师题写的“止于至善”门额,
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   在门洞左侧墙上镶嵌着一块砖刻《东坡金山访佛印图》,图的下方是心澄法师题写的识图文字:“东坡金山访佛印图。佛印禅师北宋高僧,慕般若真空,遂潜心证悟。东坡居士乃一代文宗,诗词书画琴艺无不精通,法缘深厚,悟性甚高,颇能领会佛法妙谛。东坡与佛门大德多有交遊,尤与金山佛印过往甚密,传为禅林佳话,至今教界流行‘有僧皆佛印,世客不东坡’名联。今重现斯图,以飱有缘大众,共参千年胜境。金山心澄谨识。”

 镇江金山(三)“止于至善”门背面“华雨心禅”镇江金山(三)


镇江金山(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