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绍兴府山(三)

(2022-12-31 10:06:24)
标签:

绍兴府山

越王兰苑

快阁记

龙头古柏

卧龙山东南麓

分类: 浙江风景

   府山公园因过去绍兴府设在其东而得名,是一个城市公园,也是游览胜地。府山在不作王宫之时,常为府治之地。府山是绍兴古城内的主要名山,因形状若卧龙,又名卧龙山;越国大夫文种死后葬于龙山之上,故又称文种山。绍兴府山(三)烈士墓西侧是越王兰苑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也是绍兴市兰花协会的地址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从越王兰苑东侧 
绍兴府山(三)东侧门进去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天井宽阔,适合做花卉展览。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进入里面的院子的大门 

绍兴府山(三)有二只石狮子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砖雕门楼古朴精致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进入内院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月门内又是一个院落
绍兴府山(三)墙上有几块碑刻 

绍兴府山(三)   《快阁记》,快阁记,原立于浙江省绍兴城西鉴湖之畔快阁,后移置府山越王台壁间。碑分四石,高32厘米,宽7430厘米不等。行书。
绍兴府山(三)   清朝乾隆年间,南阳知府任应烈(1693~1768,字武承,号处泉)黑头引退,因爱越州山川清美,遂移家原籍山阴,于鉴湖之滨快阁废址左近,买地筑‘我余堂’,恬然作终老之计。其精舍之北‘游初斋’上建有快阁。登临此阁,群岫尽纳,全湖俯收。两浙士人纷至沓来。”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   快阁后记,原立于城西鉴湖之畔快阁,后移置府山越王台壁间。碑高26.50厘米,宽74厘米。行书。清同治十二年(1873)会稽陶方琦撰并书。镌记同治八年(1869)目录学家姚振宗购得此阁作藏书所事。
绍兴府山(三)   抗战期间,快阁惨遭破坏,此后长期无人管理,逐渐湮没,快阁碑刻和祝允明题写《梅柳又新年》立于快阁内碑也随之下落不明。直到1978年,当时在城建委工作的杨德礼,负责开发府山,偶然间得知碑石在一户农户家里,便用两包水泥把它们换来了。当时快阁遭毁,为保护快阁碑刻,杨德礼他们把碑刻镶嵌在恢复重建的越王台墙壁上。现今在越王台仍能看到,镶在墙壁上的《快阁记》碑和《快阁后记》碑字迹清晰,碑石保存完好,与附近祝允明《梅柳又新年》等碑石相映成趣,成为越王台庭院中的一个亮点。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快阁后记》 
   
绍兴府山(三)这二块碑认不出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东侧是越王台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  从花坛向东折,穿越林葬,就来到越国古迹越王台。据传,越王台是为纪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建的。越王台规模宏大。“周六百二十步,柱长三丈三尺三寸,台高丈六尺,宫有百户,高丈二尺五寸。”抗日战争时被日机炸毁,一九八一年二月重建了越王台。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   东南麓的越王台是为纪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而建。越王台古称点将台,相传越王勾践曾在古越王台点将出兵伐吴。

绍兴府山(三)上面悬挂沙孟海先生题写的“越王台”匾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   据《越绝书》记载:“越王台规模宏大,周六百二十步,柱长三丈五尺三寸,溜高丈六尺。宫有百户,高丈二尺五寸。”后屡建屡毁。1939年,日军军机轰炸绍兴,越王台被炸毁。
绍兴府山(三)   1980年根据南宋嘉定十五年绍兴知府汪纲所建越王台遗址重建越王台城楼。现今的越王台下部分为砖砌结构的越王台基座,系宋代建筑遗址,基座中间有一高7米的拱形大门;上部分为宫殿式建筑,现为“越国史迹陈列”厅,以图片和实物将二千五百年前的越国历史展示给大家。越王台以条石砌台基,把旧砖保护在内。台上为五开间单檐歇山顶水泥仿木结构的楼台建筑。

绍兴府山(三)越王台南侧外

绍兴府山(三)越王台北侧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越王台北侧外 
绍兴府山(三)再往北看是越王殿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   古柏原为御花园之物,明朝皇帝御赐山阴谢姓太守,后转存萧山街探花公门内,1983年迁至此地。树形似龙头,故名龙头古柏。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龙头古柏说明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台阶两侧有华表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

绍兴府山(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