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绍兴府山(一)

(2022-12-27 19:18:17)
标签:

绍兴府山

风雨亭

雷公殿

蓬莱阁

飞翼楼

分类: 浙江风景

   府山位于绍兴城区西北隅,海拔74米,占地22公顷。因山体状若卧龙,称卧龙山,简称龙山;因越国大夫文种葬此,也名种山;因历来为郡治、州治、府治所在,又名府山;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南巡,驻跸此山,赐名兴龙山。今辟为府山公园。绍兴府山(一)   绍兴多山,山中有山,山外有山,平原有山,城里也有山。2500多年前的勾践小城和山阴大城,便是利用平原上的阳堂山等9座孤丘作为地理坐标建立起来的。只是很可惜,现在只剩下了府山、塔山、蕺山三山鼎立,屹立城中。绍兴府山(一)   清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蒋士铨曾对绍兴古城的三山做过这样的描述:“种山列郡署,蕺山横讲堂,塔山植浮图,鼎峙而相望。”既写出了三山各自的特征,又写出了三山之间的关系。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府山公园外围城墙 绍兴府山(一)府山公园西大门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大门背面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上山 

绍兴府山(一)府山游览图

绍兴府山(一)继续往上走 

绍兴府山(一)路边一棵歪着的老树 
绍兴府山(一)700 多年的樟树,树地中间已经蛀空。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   风雨亭,1930年为纪念秋瑾烈士而建,以烈士就义前绝笔“秋风秋雨愁煞人”而名。山峰下清时为典史署,秋瑾被捕后曾被关押于此。亭为八角攒尖顶,在“文革”时遭到过破坏,1981年重修。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   楹联:漫言山半孤亭,看气象万千,风来雨满;不尽腔中热血,举诗篇一二,石破天惊。

绍兴府山(一)楹联:秋雨秋风,六月六日。秋瑾就义于1907年7月15日,农历6月6日。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楹联:一身不自保,千载有雄名。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   楹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16年孙中山莅绍致祭烈士时所撰挽联。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   秋瑾出1875年生于绍兴的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她少年时热情而倔强,最钦佩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本已满目疮痍的神州大地,更是危象丛生。秋瑾救国情切,愤然赋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她不愿“与世浮沉,碌碌而终”,热望把裹在头上的妇女头巾换成战士的盔甲,像花木兰那样,效命疆场;她曾感慨地说:“人生处世,当匡济艰难,以吐抱负,宁能米盐琐屑终身其身乎?1904年,她毅然冲破了封建家庭的束缚,只身东渡日本求学。
绍兴府山(一)   在日本,秋瑾积极地投入了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斗争。19058月同盟会成立后,她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主盟人。秋瑾还联络当时留日女学生陈撷芬发起组织了中国最早的妇女团体“共爱会”, 自己任会长。清政府勾结日本政府,颁布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压迫留日学生,秋瑾愤然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1906年,她由徐锡麟介绍,加入了光复会。她和一些同志在上海设立革命机关,并主持《中国女报》,第一个提出创建“妇人协会”的主张,为近代妇女解放吹响了第一声号角。
绍兴府山(一)   1906年,秋瑾返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大通学堂原为徐锡麟、陶成章等创办,是光复会训练干部、组织群众的革命据点。在大通学堂,秋瑾为了进一步训练革命力量,成立了“体育会”,招纳会党群众和革命青年,进行军事操练,并积极联络浙江各地会党,组成“光复军”,推举徐锡麟为首领,秋瑾任协领,积极地进行起义的筹备工作。
绍兴府山(一)   19075月,徐锡麟准备在安庆起义,秋瑾在浙江等地响应。但徐锡麟起义计划泄露。76日,徐锡麟仓促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在安庆发动起义,由于准备不足,起义很快失败,徐锡麟也被捕牺牲了。安庆起义的失败,使秋瑾主持的浙江地区起义计划完全泄露,形势十分危急,同志们劝她暂避一时,她决心做中国妇女界为革命牺牲的第一人,坚决留在大通学堂与前来包围的清军作殊死战斗。因寡不敌众,秋瑾不幸被捕,同年715日在绍兴轩亭口慷慨就义,并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大字。 

绍兴府山(一)秋风秋雨愁煞人碑 

绍兴府山(一)风雨亭简介

绍兴府山(一)绍兴府山雷公殿
绍兴府山(一)   雷公殿位于府山中部的磨盘岗,殿宇高敞,据说明代官府家属曾借住于此,不过现仅存一殿。殿门紧锁,无法入内。 雷公殿因被明末清初史学家、文学家张岱写入《陶庵梦忆》而出名,现在周围满目草深树杂。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山坡下一条小路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有几匹马在悠闲地前行,仿佛是古时运货的马帮。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   府山蓬莱阁于0810月完成重修,系明清风格三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 蓬莱阁系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钱镠所建,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来到吴越王宫,登上蓬莱阁,寄情抒怀。绍兴府山(一)   重建的蓬莱阁于磨盘岗上,采用三层飞檐式,层层外挑,形成下大上小的空间形体,高19.376米,占地面积195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为区别于飞翼楼汉代风格望楼式建筑,蓬莱阁采用明清楼阁式,小而密的如意斗拱,装修精细。建筑为砼框架结构,可见部分用优质木材装修,以保持传统建筑的风貌。每层均有名人题写楹联匾额。

绍兴府山(一)蓬莱阁一层匾额:“湖山照眼”,二层匾额:“天风海涛”。

绍兴府山(一)楹联:路隔西陵二三水,门临南镇一千峰。

绍兴府山(一)蓬莱阁正面,一层匾额:“蓬莱阁”,二层匾额:“东越胜境”。

绍兴府山(一)楹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

绍兴府山(一)   蓬莱阁,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为唐代丞相元稹任浙江观察使,越州刺史时所建,为唐宋浙江的行政办公中心花园,因众多名流的歌颂而名盛一时。绍兴在历史上被称为“蓬莱仙都”,源于蓬莱阁和镜湖交相辉映的湖山胜景。

绍兴府山(一)蓬莱阁一层匾额:“山川灵秀”、二层匾额“星汉——”没认出来。

绍兴府山(一)楹联:一代豪雄霜寒剑气安吴越,  名赋日照文光射斗牛。

绍兴府山(一)
蓬莱阁一层匾额:“水影岚光”,二层匾额:“高阁凌虚”。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   楹联:平地突奇峰,领袖群峦城郭楼台环四面,高阁增胜概,登临远毗水云烟树豁双眸。

绍兴府山(一)飞翼楼
绍兴府山(一)   飞翼楼,是府山的制高点,始建于公元前490年。据说当年建楼的本意,是越国的军队用来观察吴国军事行动的,类似于军事瞭望塔的功能。这座楼很高,唐朝的时候这里建的是望海亭,后来又更名为五桂、越望、镇越等名称。1981年重建,名为望海亭。1997年拆亭建楼,始成我们现在眼前的这座飞翼楼,汉代望楼式建筑风格。现在的“飞翼楼”三个字,是由赵朴初题写的。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飞翼楼旁边有一大钟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   楼高15丈,是绍兴城区内的最高点。楼周围树木葱茏,环境幽静,是古城最佳的登高观景处。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进入飞翼楼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图腾文化介绍 绍兴府山(一)背面飞翼楼记》柯灵作 

绍兴府山(一)飞翼楼内
绍兴府山(一)

绍兴府山(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绍兴蕺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