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2021-05-10 11:14:31)
标签:

月湖

袁宅

茶文化博物馆

玉成窑

枕湖草堂

分类: 浙江风景
   月湖自唐开凿以来,至北宋元祐年间,形成了“月湖十洲”。由于风光优美,又靠近当时的政治中心“子城”,水陆交通便捷,闹中取幽,成为官宦达贵,学士儒子的居住、讲学首选之地,同时,也是僧尼建寺造庵的佳地。因此,自宋以降,官第豪宅,崇楼杰阁,名寺古刹鳞次栉比,拱桥长堤如虹卧波。这种颇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与湖光水色融为一体,形成了月湖历史文化景区独特的风貌特色。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在宁波月湖十洲的花屿,有一座古宅静静地座落在其中,那便是著名的袁宅,最先的主人袁燮,南宋鄞县县城南门人,他开创过南宋四明学派,是四明人尊称的淳熙四先生之一,同时袁燮也是作为宁波籍牌位而入孔庙受奉祀的少数人物之一。后因反对丞相史弥远对金邦的求和政策而被劾罢官,遂回乡,讲学于城南书院,为时人及后世所仰慕。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袁宅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正厅、左右厢房、偏房等。原大门朝西,今天临湖西侧原大门已关闭,游客参观宁波茶文化博物馆都是从朝南的边门进入。边门前有砚池两座,当地人俗称双眼池。据说从前月湖水干涸后,这双眼池仍旧蓄水满满,不受影响。双眼池前曾有精美石牌坊一座,现已不复存在。月洞门额上题“竹庐”两字,里面有高兀的马头墙、重檐硬山式屋面和饰有车木栏杆的大厅等。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进门后有一小小天井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拐进另一小门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宅主人为袁仰周,在咸丰年间(1851-1861)官至道员。袁氏系宋“淳熙四先生”
之一的甬上名人袁燮的后裔。清代文学家、著名诗人姚燮(1805-1864)曾长期寓居于此,并名其居处为“枕湖草堂”,与甬上文士在此结社吟诗。“枕湖诗社”久负盛名。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这里现辟为宁波茶文化博物院,是宁波对外宣传茶文化的窗口,主要展示宁波的茶史、茶事、茶叶、古茶器及相关的古董、艺术品,并进行茶文化相关研究推广、互动体验、学术交流及培训。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宁波茶文化博物院馆序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的千年古镇慈城县里有一座馒头窑口,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以出产紫砂器具为主,它就是“玉成窑”。玉成窑紫砂器在紫砂的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所谓“壶随字贵、字随壶传”,玉成窑的紫砂器就是这样一类文人壶,发展至梅调鼎时,更是达到了顶峰。梅调鼎,清代书法家,被誉为“清代王羲之”。玉成窑是由梅调鼎约同当地著名的书画名家、制壶名手共同创建,取名“玉成”。玉成窑的紫砂器,不仅制作精明,更因为器物上的书画作品,使其更具艺术品鉴价值。现在玉成窑已经不复存在,旧址慈城林家院内,现在只剩一片瓦砾。玉成窑博物馆也已搬迁于宁波月湖景区内的“宁波茶文化博物馆”内。但承载着文人墨客的玉成窑紫砂器,依然在幽深的院落内散发着历史的古朴气息。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宁波港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进行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1973年考古学家在对河姆渡遗址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六支木船桨制作工艺之精细令人称奇,它证明了宁波地区是中国最早的航海活动的发生地。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3艘日本遣唐使船在宁波停泊登岸,标志宁波港正式开埠。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76年~779)。由于新罗发生内乱,“海道梗塞。乃改由明、越州朝贡,厥后相沿为例”,在这段时间里,“唐代海外贸易渐兴,有市舶使之设,置务于浙,鄞亦隶属焉”,明州开始有了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市舶司的设置。北宋仁宗赵祯宝元元年(公元1038)明州商人陈亮和台州商人陈维绩等147人。远航到高丽经商,带去大量明州等地特产,宁波名茶也始运到高丽。宁波是明朝三大市舶司港口之一,是明朝和日本、琉球朝贡贸易的主要港口。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波境内横亘四明山脉、天台山余脉,崇山峻岭,溪流环绕,云遮雾障。自古以来就是茶叶产区,且名茶辈出。闻名四海内外。宁波名茶异彩纷呈。在余姚,就有建峒岙茶、童家岙茶、南王茶及瀑布仙茗,后来又派生出安山瀑布茶。奉化的四明群峰中还有雪窦寺中峰、白岩山、药师岙均产好茶;在鄞州有撩舍茶、白彦查,天井山茶等;象山县的珠山和蒙顶山。地方志记述“产茗优佳”;如今出产东海龙舌的福泉山一带历来也产佳茗。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宁波一直以来都是茶叶出口的主要港口,唐代的禅茶东传,宋代以来,官方和民间茶文化往来活跃,即便到了晚清时期,通过宁波口岸出口的茶叶,尤其是绿茶,仍有全国茶叶出口的“半壁江山”之称。自古至今,从宁波港出发,沿海上丝绸之路去往世界各地的茶叶、茶具和茶籽,不但传播了中国的茶文化,还延续着中外交流的深情厚谊。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宁波茶种分别在宋代和清代,直接输出日本、印度,又从这些国家间接输往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茶叶传播海外的最早记载也发生在宁波。尽管在汉代,已有茶叶传到日本或朝鲜半岛,但有确切记载的是唐永贞元年(805),在浙东学佛的日本高僧最澄,回国时把天台山、四明山的茶叶、茶籽从宁波带回了日本,部分茶籽种于日本近江坂本日吉神社边,那里如今是日本最古老的茶园日吉茶园。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最澄之后,日僧永忠等人回国,又带去茶叶、茶籽,并将茶俗带回日本,在寺院里兴起了喝茶的风习。宋代,曾两次入宋的日僧荣西禅师,学禅于天童、育王,并精研茶的种、制、饮之法,回国时,带回大量茶籽和宋代流行的沫茶冲点饮法,并以自己在明州、天台山学到的品茶体验和知识,写出了《吃茶养生记》一书,被尊为日本的茶祖。如今,日本京都建仁寺内,还留有“荣西禅师茶德显彰碑铭”,即荣西在该寺的种茶遗址和茶碑,这些文物史迹记录了这位高僧传播茶文化的功绩。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宁波是我国东部历史最为悠久的茶区,晋唐以后名茶代有所出,晋唐时有余姚的瀑布仙茗、鄞州的榆荚村,宋时有余姚四明十二雷茶和化安山茶、宁海的茶山茶、梁皇山茶,鄞县的太白茶,而后历代又有余姚童家岙茶和南黄茶、象山的珠山茶等。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6000年前田螺山遗址出土疑似茶树根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六大茶类简介:绿茶、白茶、黄茶、红茶、黑茶、青茶。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紫砂器制作流程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从展厅出来是一天井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东侧厢房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正厅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西侧厢房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正厅门楹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引用了鲁迅《祝福》里的对联,在这里很合适。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此宅原主人袁仰周官至道台,其“静远仙馆”所藏书画数百种。袁氏系宋淳熙四先生之一袁燮之后裔,乃名门之后。清代十大文学家姚燮曾长期寓居于此,并名其居处为“枕湖草堂”,与甬上文人结社吟诗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中堂上匾额《枕湖草堂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1980年,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任教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期间,带领学生到江南实习,在宁波火车站,离开车尚有空余的时间,吴冠中先生来到月湖,被袁宅的西山墙吸引,一时激动,匆匆画下了速写。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虽然来去匆匆,但当时的景象在吴冠中先生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抹去,酝酿了八年以后,1988年时,吴冠中先生终于将其绘成一张四尺整纸水墨画《双燕》。他给这幅画取名“双燕”,就是因为画面上方有一对燕子在飞翔。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六年后的1994年,吴冠中又根据这幅水墨《双燕》重新创作了一幅油画。2018126日,吴冠中的这两幅代表作《双燕》图在保利秋拍中共拍出了1.66亿元 的高价成交(其中纸本彩墨《双燕》5405万元,油画《双燕》1.127亿元),这是当年国内第一件拍价过亿的油画。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西侧偏房“海上茶路厅”展示的是一些书法作品和印章。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东侧偏房“玉成窑厅”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玉成窑被收藏界视为珍品,在中国紫砂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文人紫砂至梅调鼎时代已达巅峰。它是以梅调鼎为代表的一代书法家以文人的审美情趣在紫砂器具上的一种艺术张扬,也是中国紫砂艺术品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紫砂界曾有这样的评价:“千年紫砂,绵延至今;雅俗共赏,文化先行; 前有陈曼生,后有梅调鼎。”玉成窑墨宝紫砂,被收藏界视为珍品,在中国紫砂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文人紫砂至梅调鼎时代已达巅峰。玉成窑墨宝紫砂是以梅调鼎为代表的一代书法家以文人的审美情趣在紫砂器具上的一种艺术张扬,也是中国紫砂艺术品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据考证,玉成窑窑址在今浙江宁波慈城林家院内,该窑始创时间大约为清同治年间,其创始人就是被日本书法界誉为“清朝王羲之”的宁波籍书法大家、诗人梅调鼎。梅调鼎(1839-1906)字友竹,号赧翁。为浙东书风的开创者。今浙江宁波人,书法二王,诣臻神妙。当代书法泰斗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评价:“说到他的作品价值,不但当时没有人和他抗衡,怕清代二百六十年中也没有这样高逸的作品呢?”梅调鼎喜品茗,更爱紫砂。出于文人的爱好,在沪甬两地的名门资助下,在今宁波慈城创办了玉成窑,合作的有任伯年、胡公寿、虚谷、徐三庚、陈山农等金石、书画家、文化名人,还有制壶名家何心舟、王东石等。玉成窑墨宝紫砂主要是文人之间相互交流把玩且传世不多,但品种颇多,件件雅趣。作品除了紫砂壶、花瓶、花盆等外,也有紫砂笔筒、水盂、笔洗、砚台、印泥盒等文人用具。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业内人士认为,玉成窑不仅仅是一个文人紫砂窑口,它更是一个有书画大家、文化名人领衔,制壶名手、陶刻高手共同参与的制陶工坊。“玉成”系敬辞,意为成全。当时宁波文风鼎盛,文人墨客云集,文人雅士为紫砂器题词作画,所刻词句切器、切题,隽永秀丽,美不胜收。紫砂器造工又精妙简巧,可与美玉媲美。大家又各尽其长,其浓厚的文化底蕴,玉成了玉成窑墨宝紫砂,成为曼生后又一文人紫砂杰作代表。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玉成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生(和记张生创始人)为收藏、研究、传播玉成窑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恢复玉成窑紫砂艺术。现已在宁波已经投资筹建了玉成精舍和玉成窑紫砂文化研究所,在给玉成窑爱好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交流平台外,还推广创新研制出当代玉成窑墨宝系列紫砂,让玉成窑文化弘扬世间,使之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西厢房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茶圣陆羽作《茶经》专著,是公认的全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全书分八个部份,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涵盖了今人论及的茶文化主要内容。《茶经》原文约七千字,文字精炼简洁,其中有四处比较多的文字谈及宁波茶事,而且谈的是茶文化的主要载体:茶叶和茶具。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茶经•七之事》载《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羊,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这古文译成现代文如下:《神异记》有文:余姚人虞洪进山采茶,遇见一位道士,牵着三头青羊,领着虞洪来到瀑布山,对他说:我是丹丘子,听说你善于品饮茶,常想帮助你(给些好处)。此山中产有大茶,可以供你采摘。请求你来日能够在祭祀时,不要忘了给我一些。于是,虞洪为其设立奠祀。此后,常常要家人入山,每次能获得许多好茶叶。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茶经•四之器》写道:碗,越州上,……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白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把上述古文译成现代文如下:品茶用的瓷碗以越州瓷为最好,有人以为邢州瓷比越州瓷好,其实不是这样。如邢瓷类银,越瓷类玉,此邢瓷不如越瓷之一;再如邢瓷类雪,越瓷类冰,乃邢瓷不如越瓷之二;又如邢瓷色白而茶色丹,越瓷色青而茶色绿,则邢瓷不如越瓷之三。……越州瓷岳州瓷皆呈青色,色青则益茶。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茶具,历来人们对它非常讲究。如果茶叶上乘,茶具粗俗不堪,品饮时就会大煞风景,大减情趣。正如古人所比喻的:“茶瓶用瓦,如乘破马”。在陆羽看来,越州上林湖窑和岳州窑色泽都是青色的,有助于显出茶的本色来。从《茶经》看,茶和茶具是珠联璧合的文化载体。宁波有幸,两者为茶圣陆羽所夸!在宁波历史上茶叶上乘,茶具特佳。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制茶流程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展示的玉成窑茶壶和普洱茶砖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和记张生易武山纯料古树茶,普洱茶。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和记张生易武山明前嫩尖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东厢房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展示各种紫砂茶具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宁波茶文化博物馆西侧边门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宁波月湖公园(五)袁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