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2021-05-06 12:16:46)
标签:

月湖

花果园庙

月亮湾

月湖桥

四明史氏

分类: 浙江风景
   月湖中分布着芳草洲、柳汀、松岛、菊花洲等岛屿,有的以桥相连,有的已于陆地完全相连。湖畔曲曲折折的堤岸、垂柳下下棋的老人、树林掩映的古建筑,和周围车水马龙的大街形成鲜明对比。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月岛现有月亮湾、映月桥、揖月亭、揽月轩、吴氏支祠、古石坊等。月亮湾因水面象一轮弯月而得名。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月亮湾位于月岛西面,湖水在此冲出五个小湾,湾外为一环形小岛。一青铜渔翁在岛上垂钓,闲逸逍遥,颇有严子陵风范。岛上亭、桥亦以月为名,有揖月亭、映月桥。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月亮湾位于月岛西面。湖水在此冲出一个小湾,湾外为一环形小岛。静静的月亮湾,宛如一个清纯如初的佳人,始终不为纷繁尘世所扰。一泓清水,澄澈见底。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一青铜渔翁在岛上垂钓,闲逸逍遥,颇有严子陵风范。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站在月亮湾处看宁波市第二中学大门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现如今,月湖已然成为甬城的象征和城市的绿肺。先贤已逝,文脉传承,琅琅读书声依然不绝于耳,从鄞县县立女子中学到宁波市第二中学,书香的气息已完全浸润月湖的芳草碧水,使月湖显得更加富有灵气。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对岸是共青路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年),在月湖西岸,兵部右侍郎范钦建成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天一阁。这座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傲然屹立四百五十余载,书香文脉不绝。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明清之间,浙东学术更为辉煌,月湖形成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派之一——浙东学派。浙东学派创始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黄宗羲,在月湖边讲学,广收弟子,生活于月湖岸畔的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成为浙东学派重要代表。浙东学派重气节,其时月湖成为浙东遗民诗人慷慨悲歌之地。浙东学派提出的“工商皆本”
思想,使中国第一商帮——宁波帮横空出世,“经世致用”的理念,更使宁波成为著名的“院士之乡”。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唐代乾宁五年 (公元898年),明州刺史黄晟为确保城内外的安宁,在子城外围,率民采石筑起了罗城 (现环城路址),周长18里,此后,明州城内的月湖逐渐被城内众多文人墨客所青睐。当时,月湖中心的湖心岛还是一块荒岛。北宋治平年间 (公元1064~1067年),湖心岛上兴建了佛寺,俗称湖心寺。熙宁六年(公元1068年),宋神宗赐名 “寿圣院”,并建起了一座简便的木桥。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写当时月湖的名篇中,有“横桥通废岛,华宇出荒榛,风月逢知己,湖山得主人”的诗句,“华宇”指的就是湖心寺。政治家王安石、龙图阁大学士舒亶等都曾经到此徘徊于树荫湖光之间,或隐居,或讲学,或为官,或著书,都在桥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而这座贯通湖心岛与湖东的简便木桥,即湖心东桥(月湖桥)的前身。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元丰七年 (公元1084年),经不起风雨的木桥改建成了石拱桥,名称 “湖心东桥”。元佑八年 (公元1093年),明州大旱,太守刘珵栽柳植松,疏浚月湖,并以积土堆建成芙蓉洲、雪汀、烟屿、菊花洲、月岛、竹屿、芳草洲、柳汀、花屿、竹洲等十景,即 “月湖十洲三岛”的胜景,同时又建了座更为小巧的 “湖心西桥”。自此,湖心寺东西的两座石砌高拱桥,都可供官船出入。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月湖桥又名湖心东桥,地处宁波市区月湖公园内,也是月湖的古迹之一。桥始建于宋元七年(公元1084年),现存建筑是经清乾隆四十六年 (公元1781年)修建的。它是一座单孔石砌拱桥。桥两旁置石栏,设有望柱,柱头雕有荷花,两端设抱鼓石具有清肛石桥建筑的特点、桥全长15.7米,3.8米,宽4.85米,跨水5米,矢高3.5米。两侧为垂带踏步,桥拱的砌法为拱圈石纵联砌置法。玉堂富贵:江南园林中将玉兰、海棠、牡丹和桂花配置在一起,取谐音 “玉堂富贵”。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桥心铺有 “玉堂富贵”石板。(网络下载图片)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月湖桥位于花果园庙南侧,东西向沟通月岛与花屿岛之间的联系,原花屿之上有湖心寺,花屿东连月岛,西接烟屿,架有二桥,称湖心东桥和湖心西桥。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月湖桥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重建,是月湖最有代表性的桥梁。月湖原有三堤七桥之胜,七桥中,月湖桥是目前湖上按原状保存的唯一桥梁。也是我市城区内唯一幸存的石拱桥。桥洞两侧青藤飘拂,古意盎然。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月湖桥老照片。月湖桥的北边是花果园庙及戏台(网络下载图片)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戏台与花果园庙隔河相望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花果园庙位于月岛之上的“月园”内。现存建筑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坐东朝西面湖,由过路亭、台门、前殿、后殿组成,均为单檐硬山顶建筑,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台门三开间,两侧槛板上镌 “地接贺秘祠,祉邻忠定宅” 对联一幅。前殿为高平屋,面宽三开间,后殿三开间,平屋。与台门隔湖相对的花屿岛上建有坐西朝东的临湖戏台,人们可以坐在过路亭内观戏。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据志书记载,庙始建于宋代。宋建炎时,杜恺将军护送宋高宗御驾到明州后,因病住在该地,并有两头安南(今越南)异兽伴于杜恺的左右。据传南宋淳祐元年(1241),明州发生一场大瘟疫,杜将军领着异兽显灵,遏制了瘟疫的发展,民众为感谢他的恩德,为他建造了祠庙,并雕刻了两头石异兽放置于大门两侧。庙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重建。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花果园庙北侧是杨宅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过街廊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花果园庙毁于大风,后于当年重建,民国七年(1918年)又重修。可见,现存建筑应是清乾隆四十六年,和之前介绍的月湖桥及湖对面的古戏台同时代所建。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另一说法:该地原为南宋宰相史浩的花果园,其庙神即为管理地园的土地神,从建筑及史料分析,后一说法比较可信,是月湖边上仅存的与南宋史氏有关的建筑。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台门槛板上有两幅联:“南渡神威著,西湖庙貌崇”、“祉邻忠定宅,地接贺秘祠”。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花果园庙现辟为宁波八行文化陈列馆。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八行”是史氏家族的家风家训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八行文化陈列馆”把研究、展示、传播、推广南宋四明史氏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方向,在传承和发扬“八行”孝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打造一个集主题展示、艺术培训、文化创作、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公益文化平台。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北宋大观年间,史浩的祖父史诏,以孝义名闻乡里,被宋微宗赐号“八行高士”。 “八行”是指:孝、友、睦、姻、任、恤、中、和八种优良道德品行。史诏一直以“八行”树立家范,其后人称“八行垂训”,史家的宗祠都叫“八行堂”。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四明史氏望族,在南宋六代族贤辈出,以“一门三宰相,四世二封王”“满朝文武,半出史门”,辉煌了100多年,是宁波历史上唯一对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产生影响最大的家族。“三宰相”为史浩、史弥远和史嵩之,史弥远为史浩的三儿子,史嵩之算是史弥远的侄子,其中史浩和史弥远还先后封王。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进入院中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史浩,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生于明州城内洗马桥(现开明街新街一带),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定居于月湖东岸。绍兴三十三年(1163年)史浩任右丞相,在月湖建宅,其中宝奎精舍、宝奎阁、花果园庙皆为其所有。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史浩作为南宋史家“一门三相”中最早的一位宰相,出生在一个家境微寒、“世无达官”的家庭,他在1145年登进士后,任余姚县尉,又从温州学府的教授,进而升太学正、国子博士,一直做到太子的老师。“满朝文武,半出史门”,史氏在南宋朝廷为官者达200余人,贯穿了整个南宋一朝,一部完整的史氏家族史几乎就是南宋史的缩影。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史氏一门曾有二王三相五尚书七十二进士辉煌于南宋,对南宋和浙东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等产生过重要影响。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正殿的中央竖有史浩的铜像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史浩(1106年10月4日—1194年4月27日),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南宋政治家、词人。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宋孝宗即位时,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1163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1183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后,进太师。绍熙五年(1194年),史浩去世,年八十九,追封会稽郡王。宋宁宗时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1221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介绍史氏家族,四明史氏由来。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南宋鄞州史氏家族,一般也被称作“南宋四明史氏”,在南宋短短的百余年间从一个普通人家发展成名门望族、冠簪门第。南宋只有短短的一百五十年,史氏家族也仅是经历了师、水、弥、之、卿、孙六代人却出现了父子同进士、兄弟同进士、三代同宰相的盛况。至今宁波民间仍有“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满朝文武,半出史家”的民谚流传。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唐末史维则迁居四明,根据“鄞县通志”,“东钱湖志”和“史氏宗谱”记载,北宋庆历年间,大约在公元1045年左右,史氏三十一代史成从慈溪迁居到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东钱湖下水村。史成在下水时,耕读为生,家境贫寒,在当时的俞家当过教书先生。在教育下一代上很有方法。他的儿子史简(1035-1057),从小聪明伶俐,少年已有抱负,立志光宗耀祖,举止端庄儒雅。慈溪学儒叶世儒,经常到东钱湖,闻知史成在下水以耕读为生,于是经常到史成家作客小憩,史成之子史简长恭作揖而侍,非常懂得礼义。叶世儒看到这样一个有出息的史简,于是将孙女叶氏许配给史简。她就是南宋冀国夫人叶氏太君(1033-1117)。当时,叶世儒带史简去慈溪,亲自教读“四书五经”和为人之道,把史简培养成材。后来史简又拜四明“庆历五先生”之一的王致为老师。
   史简在县衙工作,因故英年早逝,当年只有23岁。妻子叶氏在其丈夫简死后是“肃然四壁”无可凭资,面临巨大不幸,四明史氏一脉将陷临到了后继无人之境,所幸有叶夫人生了遗腹子史诏(1057-1129)。当时叶氏25岁,母子相依为命,本着誓死守节信念的叶氏“杜门守义,勤于纺织操行峻励”,史诏稍长,就在夫人的膝下读书,常教导:“读圣贤书,为文学士,予皆能之,要当学圣贤行事为贵也”。史诏在母亲的教育下,逐渐“起家”。经济上得到了改观。南宋理学家朱熹云:“茶惟夫人,立我史氏。柏舟之节,共姜媲美。俎豆之教,孟母是俪。诗书起家,世登显仕……”,正是叶氏的努力,将遗腹子史诏培养成人,逐渐兴起了四明史氏的一脉。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入孝出悌,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史诏同尚书丰清敏、舒中丞同砚同席受教于城南“四明庆历五先生”之一的楼郁,他不仅读书识字,更学为人之礼,学行孝行均闻名于乡里,誉为”八行公”。以德行推,奉母纯孝,曰:“无母之节,已无史氏。”北宋建中靖国年间,北宋徽宗赵佶,在全国提倡和推行“八行”美德,即为“孝、友、睦、姻、任、恤、中、和”并规定;凡具备“八行”者,身体力行,又是全国标兵,可以免试到太学为官。史诏不负叶夫人教导“以纯德奥学,积善余庆”,奠定了史氏家族良好的家风,并为四明史氏赢得了最初的声誉。
  当时,史母叶氏以“八行”教子,史诏奉母亲叶氏之意,避居鄞县大田山,一说大涵山为母至孝,不远游做官。奉行“八行”,每次科举考试,避而不试。在鄞县静修,为百姓做善事,行好事。有二十余位孤女,是史诏为她们办嫁夫之事。见到有人要卖女卖儿,他暗地里给钱给人家,叫孩子们去读书。见到有人无钱办丧事,他就买坟地给人家殡葬。乡里人发生争讼,他直言说公道话,让双方心服口服,大家都会听他。他的平凡事迹,被传到北宋朝廷,宋徽宗认为史诏是“八行”的标兵,于是在大观二年十月,即公元1108年,宋徽宗发“宋徵聘八行太师敕命”的圣旨,请时年五十二岁的史诏进京为官。郡守派人人山相迫请他,史诏仍誓言不起。得到了宋徽宗的高度评价。徽宗在圣旨写道:“闻尔史诏,安贫乐道,澹然无求,执德不回,久而益坚。”并赐号“八行高士”。后人称史诏为“八行先生”。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史诏为了孝顺母亲,携母在距城七十里大田山(绿野岙)隐居11年之久。过着清贫的耕读生活,留田园诗曰:“斗酒藏春瓮,开轩有客迎。烹鲜供母箸,督仆佐春耕。园果霜前落,山禽雨后鸣。市朝风味好,输我一般清。”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史诏以孝为本,奉行八行:孝.友.睦.姻.任.恤.中.和。不愿入朝为官,被朝廷钦定为“八行高士”。祠堂为“八行堂”。史诏生性好学,才能出众,与四明地区许多大学者都是朋友。宋徽宗当政时期,有乡邻推荐他出来做官,但史诏以母亲需要赡养为由拒绝了这个邀请,而且终其一生,他都没有做过官,侍奉老母亲直到她85岁去世。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所谓“八行”,大概的意思是:“孝”是孝本庸德,孝为百行之原,百善孝为先,强调君子在家若能尊祖敬宗行孝道,培养德行,雍睦家庭,才能在社会上建功立业;“友”是善兄弟为友,强调兄弟之间要互敬互爱;“睦”是和睦协调,患难相恤,困难相助,丰俭多寡,推力是视;“姻”泛指姻亲关系,婚姻和谐,是异之以和,文之以礼,往来作酬,去炎凉之见,以笃挚之忱;“任”是无恢宏之量,不能任。无刚大之气,不能任。无坚韧之心,不能任。惟不为私屈,不为欲蔽,身体力行者,始克胜而愉快。意在有担当。“恤”是要周济贫困,厚民之生,救民之死。有忧虑、怜悯、赈恤之意。“中”就是中正不偏,不偏不倚,中庸之道。“和”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防止心中不正,情欲先知,行为偏激,背离人道。这“八行”之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史诏育有五子,分别是:师仲、师才、师木、师禾、师光。从此,史氏家族不论是人口还是家境、仕途都走向了光辉兴盛的历程。史称“一门三宰相,四世二封王,七十二进士”的非凡门庭光芒。1118年史师才荣登进士,为四明史氏第一个进士,官至参知政事,也是四明史家第一位高官。第一个宰相是史浩(其为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平反是其为官的一大亮点)为史诏太公大孙子,史师仲大儿子,谥封“忠定王”。宰相史弥远是史浩三儿子,任相二十六年,谥封“忠献王”。宰相史嵩之是史浩重孙,任相九年,谥封“鲁国公”。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史浩,字直翁,号真隐。由于父亲去世得早,家境贫寒。史浩在四十岁之前仕途并不顺利。史浩侍母极孝,在当地留下了很好口碑。母亲60大寿时,他在钱坊间借了一笔钱为母祝寿,后来因为还不出本金和利息只好去绍兴躲债。他住在一位卖饼的婆婆家里。婆婆见史浩器宇不凡,问明缘由后,借钱给他还债赴考。而后,史浩考中进士。这一年,他已经四十岁。他后来不仅将钱如数归还卖饼婆婆,并行跪拜之礼。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史浩中举后,调余姚任县尉,后任温州府学教授。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在他人的推荐下,史浩应召入京,升迁为太学正,不久又升为国子博士。这使他有机会与皇帝商讨大政。文献记载,宋高宗赵构对史浩“有相见恨晚之叹”。由于皇帝没有子嗣,史浩便建议他从赵家本族中太祖一系的后人里选定太子。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选宋太祖赵匡胤7世孙赵伯琮(后改名赵昚)、赵伯玖(后改名赵璩)为皇子,并让史浩担任他们的老师。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授课时,史浩发现赵昚生性恭顺谨慎更适合继承帝位,于是向皇帝进谏了自己的想法。皇帝经仔细观察,发现确如史浩所说,便立赵昚为太子。赵昚后来继位,就是宋孝宗。在此期间,史浩的官职不断得到提升。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初,也就是孝宗继位后半年,史浩官拜右仆射,淳熙五年三月,复拜右丞相,登上政治生涯的顶峰。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史浩的五个儿子皆出类拔萃。史弥远是史浩的第三个儿子,字同叔,号小隐。这是个争议很大的人物。后世有人称其为能臣,有人则将其和秦桧、韩侂胄、贾似道列为四大奸相。史弥远历两朝擅政26年,权倾朝野,为人诟病。但他崇尚理学,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也有不少人对他持肯定态度。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史弥远天资聪颖,从小又受到很好的教育。18岁时参加铨试,独占鳌头。24岁中进士,但此后一直无多大进展。绍熙五年(1194年)春史浩去世,史弥远丁忧守孝。3年之后,他的官场生涯有了戏剧性的飞跃。从庆元二年(1196年)到开禧三年(1207年),史弥远获得了十几个显要的任命,可说一路畅达,青云直上。
   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北伐失败,金国来索主谋。史弥远时任礼部侍郎兼资善堂翊善,与杨皇后等密谋,遣权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于玉津园槌杀韩侂胄,后函其首送金请和。史弥远在韩侂胄死后的嘉定元年(1208年)十月升任右丞相,此后掌权宋宁宗朝17年。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史弥远为宰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朱熹等人平反。不但恢复了支持理学的赵汝愚、吕祖谦等人的官职,还召林大中、楼钥等15位故老入朝。同时,恢复了理学的地位,下令雕版印行朱熹的著作。理学人士扬眉吐气。史弥远两朝擅权二十六年,独揽朝纲,大权在握,对金一贯采取屈服妥协的政策,颇遭非议。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绍定六年(1233年),大蒙古国的窝阔台汗遣使臣王楫南下来到京湖,与史嵩之商议协同进攻金国、支援蒙军粮草的事务,并许下诺言,灭金之后将河南地区归宋廷所有。史嵩之便奏报朝廷,请予批准。十月,宋廷在史弥远的决策下,决定联蒙灭金,命令京湖制置司出兵。史嵩之于是派江海、江万载叔侄携孟珙等领兵两万、运粮三十万石,奔赴蔡州。至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蔡州被攻破,金哀宗自缢而死,孟珙携带金哀宗一半的尸体及金国皇帝的仪仗器械和玉玺等宝物凯旋而归,金国彻底灭亡。这其中自然有史嵩之善于用将士的功劳。因此这一战给史嵩之带来了无限的声誉,同时也使理宗看到了他的才能。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史渐,1124年—1195年,南宋人物,是宰相史浩的堂弟,宰相史嵩之的祖父。字进翁,号东皋,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父亲史师木在史渐年幼时就去世了,史渐于是由母王氏抚养成人。四十岁时才入太学。史渐有儿子七人,其中有五人进士及第。由于子孙多为官宦,特别是孙子史嵩之为权相,祖以孙贵,被累封为太师和齐国公。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内殿现为八行讲堂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从几个方面介绍四明史氏对后人的影响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扶持弘扬佛教、建立四明义庄、遗留南宋石刻。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奠基月湖文化、活跃社会活动、独创中秋风俗。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宁波月湖公园(三)花果园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