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江南,钟灵毓秀,读书人层出不穷,而江南的书院往往占据了风水极佳的所在。不仅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还是养气立志之所在,为士子们兼济天下或独善其身提供了策源地。杭州的四大书院,和湖山辉映,人文彪炳,上承两宋之思,下启近代学校,虽然最终颓败,事关大势所趋,但它们传承而下的重知尚文精神依然是现在杭州人心中的圭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杭人的性格。
明道堂是万松书院的主要建筑之一。古代书院承担着讲学、祭祀、藏书三大功能。明道堂即为万松书院的讲堂。现陈列的工艺巨著《中国科举历史文化大观》集中展示明代十年寒窗、科场风云、千里赴考(南北方)、临轩唱名、丰乐赐宴、荣归故里等场景。
“明道堂”匾额由金鉴才题写。金鉴才,1943年生。字明斋,更字明庐、明甫,号白峰。工行书及篆刻。西泠印社副秘书长兼国画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明道堂门柱楹联:浙水重敷文,看此山左江右湖,千尺峰头延俊杰;英才同树木,愿多士春华秋实,万松声里播歌弦。——蒋益澧题敷文书院明道堂。
明道堂门前廊柱楹联:倚槛俯江流,一线潮来文境活;迎门饮湖绿,万松深处讲堂开。——俞樾题敷文书院明道堂。
介绍科举制度
“明道”即申明道理之意。这里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是书院的核心部分。历史上的明道堂轩敞宏丽,现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
介绍科举文化
堂内正中悬有“正谊明道”横匾,意思就是端正行为,阐明道统。这里还陈列着
“中国科举文化风俗”立体彩塑,集中展示了明代科举赶考的场景,主要画面有十年寒窗、千里赴考、科场风云、临轩唱名、丰乐赐宴、荣归故里。
楹联:以德育人,千秋示范;因材施教,四海传经。——吴仲谋题敷文书院明道堂。
临轩唱名
明道堂后门楹联:两字仰奎章,二百年雅化作人,幸如今偃武修文,依旧重华日月;万松留讲院,东西浙英才乐育,愿多士读书经世,增光有美湖山。——马新贻题敷文书院明道堂。
明道堂后门匾额“四壁书声”
明道堂背面
明道堂后面,沿北面的台阶而上是毓秀阁。
明道堂后面,台阶上是大成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