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2020-11-15 07:57:49)
标签:

飞来峰

翠微亭

飞来峰顶

冷泉亭

壑雷亭

分类: 有关杭州

   飞来峰一名灵鹫峰,在灵隐寺前,海拔168米,古木参天,岩石突兀,如矫龙、奔象、伏虎、惊猿,堕者将倾,翘者欲飞。峰下有龙泓、玉乳、射旭等天然岩洞,回旋幽深。峰前有灵隐涧,平时涧水清澈鉴人,但一到梅雨季节,却水势汹涌,声如隐隐雷鸣。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清代汪适荪有《游飞来峰》诗:“峰峰形势极玲珑,灵根秀削摩苍穹;一峰已尽一峰起,奇峰面面无雷同。我来绝顶徘徊久,天风飒飒吹襟袖;恍疑羽化欲登仙,此峰自合名灵鹫。”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唐时冷泉上有5座亭子,后因山洪四亭俱毁,冷泉也于明万历年间移建岸上。现有“壑雷”“冷泉”二亭。亭建于宋代,苏东坡有诗“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亭因诗得名。冷泉亭上有一副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写得很有意趣。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靠近多闻天王坐像的是壑雷亭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壑雷亭位于灵隐景区内灵隐寺旁,相传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第十世孙担任临安(今杭州)知府时所建,取名来自与苏东坡的诗句:“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宋代时,亭子旁边有一石门闸,平时关闭蓄集旁边的冷泉池水。每到下雨冷泉水大涨时,便有人去开闸放水。那时涛声阵阵,奔腾赴壑,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听了当真有“壑雷”的感觉。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现存的壑雷亭是在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重建的,是古色古香的老建筑,很多游客游玩灵隐景区时,以此作为一个舒服的休息处。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壑雷亭楹联:雷不惊人在壑原非真霹雳,泉年择物出山要有热心肠。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往前走是冷泉亭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冷泉,在唐朝以前,它还没有被人发现。那时,冷泉可能就潜藏在渺渺的深水之中。到了唐朝中期,元藇做杭州刺史时,发现了冷泉,所以建亭于其上。从此,冷泉名胜就一直受到人们的赞美,而冷泉亭,也就成了人们最爱驻足倘徉的胜地。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冷泉亭最初建于冷泉溪流中。那时,在冷泉亭旁边还建有虚白、候仙、观风、见山四个亭子。白居易曾说,东南山水应惟杭州为最,杭州尤以灵隐为佳,而灵隐又以冷泉亭为首。后来冷泉亭被山洪冲毁,明万历年间(15731620)又在岸上重建。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一千多年来冷泉亭以“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一直是人们流连聚会、休憩赏景的地方。唐长庆二年(822),白居易来杭任刺史,次年8月,他游览灵隐寺时,写下了《冷泉亭记》。白居易和苏东坡经常在亭上饮宴赋诗处理公务。亭内原有一块“冷泉亭”匾额,唐代白居易先书“冷泉”二字,二百多年后,宋代苏轼又补书了一个“亭”字,二公书法风格不同,朝代不同,而其墨迹能同处一匾,堪称古今一绝。但这块亭匾早在明朝时就已不见了。后来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曾补写了一块。十年动乱中,董其昌所书的亭匾也不知去向。现在所见匾额上“冷泉亭”三字为郭化若将军所书。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冷泉亭上以前有多副对联。董其昌曾在亭里题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引得晚清著名朴学大师俞樾一家有趣对联,俞樾答联:“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其老伴答联:“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其次女答联:“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暗用了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典故。这副对联,就字面来看言辞平淡,但妙含哲理,内藏机锋。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上山路线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在飞来峰北坡的山腰上有一座名为翠微亭的亭子亭旁山径旋绕,掩映在苍松古木之中,朴素而端庄。此亭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为悼念岳飞而建的。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当年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后,抗金名将韩世忠曾当面责问秦桧:“莫须有”三个字,何以服天下!”后来韩世忠被解除了兵权。此后,他常常戴一字巾,骑着小毛驴,自称清凉居士,浪迹于西湖山水之间,以排遣心中的郁闷。这座亭子是他为怀念故人岳飞所建。亭的名字取自岳飞的一首诗:“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乘月明归。”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翠微亭必然不是南宋文物。据记载,此亭由蕲王韩世忠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仅过不到三十年的乾道五年(1169年)便又重建,可见始建之后不久便遭毁。清光绪时再重建,又毁。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僧人慧明再次重修,是为今天的模样。解放后,1959年又粉饰一新。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翠微亭”,被列为“中国十大名亭”之一。此亭位置高于其它所有冷泉畔的亭子,且在泉水南岸的飞来峰腰之上,为一座重檐八柱攒尖钢筋混凝土结构亭。该亭东西长9.5米,南北长10.65米,高约5米,横额二块:一题“翠微亭”、一题“归存岳峙”。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岿存岳峙”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翠微亭”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楹联一:“回钟宕漾融闻性;幽翠玄微印觉心。”太虚题。楹联二:“路转峰回藏古迹,亭空人往仰前贤。”夏鼐题。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楹联三:“飞鹫何来,佛国有缘留净土;骑驴且去,湖山无恙付斜阳。” 陈训正题。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楹联四:“万壑松风和涧水,千年豪杰壮山丘。”魏敷滋南芳甫题。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楹联五:“孤亭似旧时,登临壮士兴怀地;鹫岩标远胜,翻动平生万里心。”黄文中题。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翠微亭旁有一石刻“月桂”两字。《灵隐寺志》记载的是发生在唐代的一个传奇故事。唐玄宗天宝年间的一个中秋之夜,杭州灵隐寺一僧人听到天外一阵声响,他起床往外一看,只见无数颗粒从月亮上倾泻下来,纷纷落在寺院对面的山峰上。僧人好奇,便爬上山峰,捡了一些刚掉落的颗粒回寺。第二天,一位长老告诉他,这是吴刚在月宫中砍桂树时洒落的桂子。第二年惊蛰,伴随一声春雷,寺院对面的山峰忽然长满了桂花树。这座山峰因此被人称为月桂峰,在灵隐寺的案山飞来峰之西南。也有版本说,桂子是嫦娥在桂花树边游玩时故意洒向人间的。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传说这里是当年月宫落下桂子的地方。初唐诗人宋之问《灵隐寺》一诗中“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名句也源自于此。如此说来,月中落桂子的传说形成时间,估计是在初唐或之前。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继续爬山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飞来峰的植被以油麻藤、麻栎、杜英、斑皮抽水树为主。油麻藤是常绿攀援大灌木,藤蔓劲枝苍老,蛟若盘龙,攀石穿缝,盘绕依附。途中,不时会有千年老藤挡在路中央。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老藤都绕成圈圈了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犹如游走的长蛇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飞来峰的岩石为石灰岩,经长期风雨侵蚀,除了形成前文介绍的岩洞外,其表面的岩石也奇形异状,凹凸不平,陡峭嶙峋,光怪陆离。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老藤穿越小径,或者说造路时无法避开老藤,只能让它横在路上。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扭个造型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打个复杂的结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伸向远方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搭在树上,高空行走。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   山顶有一圆亭,题额“经台梦谢”。经台梦谢说的是:旧时灵隐住着一个叫杜明甫的人,一日梦见有贤人来访。第二天,果然来了个小孩说要寄住他家。这小孩就是后来的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在杜家一直住到15岁,其间喜欢到飞来峰一块大石头上翻经书,后来人们把那块大石头称做“翻经台”。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终于到了飞来峰顶

杭州飞来峰(十一)翠微亭俺也来一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