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2020-08-17 18:46:18)
标签:

杭州城隍阁

南宋宫廷大傩图

货郎出街

斗茶图

杂谈

分类: 有关杭州

   杭州是个为声名所累的人间天堂,然而吴山却是悄无声息,超然而恬淡。的确,与游人如织的西湖名胜截然相反,吴山对于那些即使熟悉杭州风光的人来说也是陌生的。吴山虽深入杭州市区,但外来的游人却容易将目光掠过它,因为,它的周围有太多的古迹名胜。吴山是杭州唯一突兀城隅的城中之山,位于西湖东南。是西湖群山延伸进入市区的成片山岭。天目山余脉截止于杭州,在西湖北岸形成葛岭、宝石山,在西湖南岸的,就是吴山。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吴山山势起伏,绵亘数里,伸入市区。雄浑之江奔腾于南,明媚西湖辉映于北,东边曾是南宋都城的天街御道,朱门绮户,直达凤阁丹墀的皇城。北面则是通往柳浪闻莺的河坊街,商铺店号,鳞次栉比,市列罗绮、户盈珠玑的繁华就堆陈在吴山脚下。登临览胜,左湖右江,前街后市,杭城秀色,奔来眼底。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旧时吴山多庙,太岁庙、药王庙、城隍庙、宝成寺、子胥祠,中兴观、南宋太庙等等,素有“吴山七十二庙”之说。众庙镇日灯火通明,香烟缭绕,磬声梵音,终夜不歇。朝山进香者更是络绎不绝。各庙宇里的菩萨、神像,凡有点“来历”的,年年都要过“生日”,喜庆热闹,造就了吴山终年不断的庙会:农历新年、二三月间香市、端午、立夏等节期,山上山下人如潮涌,熙攘喧闹。三教九流,蜂拥涌入,风土人情,各展异彩。庙会盛,游客众,招来了大批特殊行当的从业人员,看相算命、测字卖卦,耍杂技、变戏法,还有卖书卖字画,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无孔不入的商人从不放过舔血吮汗的赚钱机会,店铺楼肆便步步为营,纷纷上山落户。(网络下载图片)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从市区的一条大街拐入一条岔道,弯弯曲曲愈走愈高,在一个转折处豁然开朗,八百年的宋樟就浓荫华盖地兀立着,旁有茶楼“茗香楼”。吴山山中樟树众多,这棵“宋樟”,已享八百多岁高寿,是吴山中树龄最长的一棵。 吴山向多古树,满山林木苍翠,冠盖如云,古朴苍劲,树龄一般都在四五百年以上,有樟树、银杏、枫香、金钱松、龙柏,新老交融,面貌一新。恰如苏东坡所云:“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当时城隍庙内置有左右二司厅,凡是到省城新任职的官员,均需在此宣誓。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南巡到杭州,也必定差遣官员上山,代为进香。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这些庙宇屡建屡毁,时兴时衰。在民间流传最广、印象最深的,还要数建于明代的“城隍庙”。据说,庙里的“城隍老爷”名叫周新,广东南海人,生前曾任浙江按察使,为官清廉,人称“冷面寒铁”。他到杭州上任后,先清除了衙门中一批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的官吏、差役。接着,又微服出巡,亲自查询狱中犯人的案情,纠正了一批冤案,受到平民百姓的尊敬和拥戴,贪官污吏闻风丧胆。后来,因冒犯了权贵,周新惨遭杀害,百姓愤愤不平。皇帝为了平息民愤,就假说梦见周新已在杭州做了城隍。从此,杭州人就在吴山为他建了一座“城隍庙”。于是,吴山也就叫“城隍山”了。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城隍阁一楼的北面,是高10米、宽8米的巨型青石线刻图组画,描绘了杭州的10个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它们是:《伍相驾涛》、《钱王射潮》、《造塔保俶》、《济公背妇》、《断桥相会》、《立桥望仙》、《西泠定情》、《虎跑涌泉》、《梁祝共读》、《夜救裴生》。(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左边是与西湖古代名人:葛洪、白居易、范仲淹、诸遂良、林逋、沈括、苏轼、毕昇、岳飞、陆游、韩世忠、文天祥、朱淑贞。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中间是杭州的10个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伍相驾涛》、《钱王射潮》、《造塔保俶》、《济公背妇》、《断桥相会》、《立桥望仙》、《西泠定情》、《虎跑涌泉》、《梁祝共读》、《夜救裴生》。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右边也是与西湖古代名人:仇远、鲜于枢、周密、高克恭、赵孟頫、杨孟瑛、周新、田汝成、于谦、宋应昌、张煌言、洪升、林则徐、阮元、陈瑞生。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继续往前走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墙壁上展示了一幅大型的立体彩金木雕橱窗式艺术壁挂南宋宫廷大傩图》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中间看台上展示了一些印章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南宋宫廷大傩图》是根据宋代《大傩图》的创意,设计制作的。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傩文化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旧时迎神赛会、驱邪避魔时所跳的舞,起源于原始的巫舞,跳舞时驱邪法师头戴熊皮面具、手执兵器或法器,身旁又附有众多男童而傩傩起舞。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举行大傩时,人们头上所戴也是丰富多彩,有的是面具、冠帽、竹斗笠和牛首,有的是斗、柳篓或簸箕,有的裹幞头,有的插花枝、松、柏、梅,有的饰有蝴蝶、飞蛾或翎毛等;所持物件亦是各种各样,有的是手持铜铃、檀板等乐器,有的身背蚌壳、肩挑包裹,有的背着大鼓,有的身佩木板、水瓢、炊帚等生活用具或蟾蜍、鳖等水族动物。他们戴着各种假面具,持武器、鸣法器,作出与鬼神作决斗的姿势。十二个人围成一团,手舞足蹈。人物姿态生动活泼,动作幽默诙谐,神情表达细腻,富于变化。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雕塑彩绘《货郎出街》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南宋的杭州已是全国最,大的城市经济已比较发达,尤其是吴山一带手工艺亦发展迅速,各种买卖生意兴隆,因此就有货郎车货郎担,车上针头线脑、日用百货、儿童玩具一应俱全,就犹如800多年后今天的小型超市,后面有一个“三圣桥”,相传历史上三位圣人孔子、孟子、孙武在不同时期都曾迈步过此桥,故此得名,如今“三圣桥”以改名为“通江桥”。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硬木彩塑《斗茶图》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这幅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南宋的杭城“斗茶”活动十分昌盛,可以说风靡全国,在当时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以“斗茶”为乐事,所谓“斗茶”其实就和我们现今的茶艺表演差不多,不同的是我们现在喝的是茶叶,而在当时只有茶末,把加工好的茶末分两次注入沸水,经调和后茶面会浮起一层白色的汤花,此时比赛汤花的色泽和分布是否均匀,茶盏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是否有水的痕迹作为获胜的标准,由于汤花是白色的,所以当时“黑瓷盏”是最受斗茶者所喜爱的。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因为疫情,有的地方不开放。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四楼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四楼的这块匾额是篆体书写的“风华竟茂”由陕西书协主席刘自椟所书写的。(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柱上的楹联是:迹著台隍,身置九霄迎瑞气;胸怀禹甸,神驰千载仰高贤。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城隍阁匾额“高耸天风”。(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楹联上联:大好湖山,正宜画阁留云,琼台邀月;(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下联:无边风景,还待雄文纪胜,绝唱传神。(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五楼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五楼,匾额“玉宇辉华”。(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楹联上联:杰阁耸吴山,望东浙潮来,素车白马,欲晤名臣夸盛世;(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楹联,下联:高楼连玉宇,爱西湖月满,珠树星桥,妆留仙侣驻天堂。徐元题(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六楼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匾额“东南形胜”(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楹联:吴楚东南,远睇沧溟如带;晨昏钟鼓,惯看舟壑潜移。选堂题,即饶宗颐。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登上阁楼,可以鸟瞰杭城美景。有“胸前竹石千层起,眼底江湖一望通”。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北望西子湖,波平如镜,轻舟荡漾;东眺市区,高楼广厦,栉比鳞次,繁华街市,尽收眼底;南欢钱塘江,波涛滚滚,片片帆影消失在云水之间;西览群山,松声竹韵,山峰沉浸在烟云雾蔼之中。倘若夜登城隍阁,全城灯光闪烁,与天上的皓月繁星相争辉,其情其景盖徐渭“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道尽。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杭州城隍阁(五)城隍阁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