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2020-08-15 15:37:57)
标签:

杭州城隍阁

南宋杭城风情图

西湖龙舟竞渡

南宋经济繁荣

涌金门

分类: 有关杭州
   宫殿式建筑的城隍庙是吴山上最大的神庙,旧时庙内庭园古木参天,气象萧森,威严自生,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等闲视之的惶恐和惊悚,连山名也因为它而改口叫做城隍山了。现在更在城隍庙的遗址高台上修建起斗拱飞檐,似仙山琼阁般耸立的城隍阁,吴山之巅,又新添了令人眼目清亮的标志性景观。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城隍阁高41.6米,面积3789平方米,七层仿古楼阁,整体造型具有南宋和元代建筑风格,飞檐翘角,凌空飞升,如凤凰展翅,给人以“龙飞凤舞到钱塘”的联想。其气势足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相媲美,俨然江南第四名楼。(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城隍阁主顶顶端为葫芦状宝瓶造型;城隍阁四个副顶顶端设凤凰造型,整座楼阁仿佛一群展翅翱翔的凤凰,又如仙山琼阁倚天耸立,令人神往。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城隍阁的洞门是采用蘑菇石砌造而成,底部呈块状垒筑的坚实基座,象征着古老杭州城墙所蕴含的悠久历史。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它通过各层的多个翘角,体现凌空飞升的气势,顶部又设计成飞阁,象征凤凰展翅和仙山琼阁,从而让人联想起“龙飞凤舞到钱塘”的神话传说。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进人阁内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城隍阁的设计、建造,不仅考虑到建筑与西湖及城市的联系,还增配了服务设施。在它的一楼和二楼,集中展示了具有浓郁杭州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在它的三楼到六楼,则以休闲、观景和接待为主要功能,悬挂有豪华宫灯,配置了高档红木家具,三楼为大众茶室,并设有文艺演出舞台;四楼以茶点款待来宾;五楼设有咖啡座;六楼为贵宾接待室并有珍贵工艺品陈列。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右边是“杭俗”门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从左边“宋韵”门进去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江南运河凿通。杭州乃大运河之终点,其地位日见重要。中唐以后已成东南名郡。李华《杭州刺史厅壁记》云“骈樯20里,开肆三万室”,宪宗时,杭州已“户十万,税钱五十万缗(缗:一千文)”。而当时全国一年之财政收入也只有120万缗,杭州一城即占二十四分之一。其繁荣初露,可见一斑。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唐末,钱缪任节度使,梁龙德三年,又被封为吴越王,建都杭州。他对杭州大加扩展,内有之城,外有夹城和罗城,共三重。之城在凤凰山下,为宫殿之所在,设南北两门,皆“金铺铁叶”。之城北门外建造“碧波亭”,为检阅水军处。吴越城墙全用古代版筑,即两边夹板,中填土夯实之法,城上设有敌楼。钱氏及其后代修筑了从六和塔到艮山门的钱塘石堤,保护杭州城不致遭潮患。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宋版京城图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五代十国时期,景福二年(893年),王代十国中的吴越王——钱镠建都杭州。钱镠因灌溉和城市需要而整治了西湖,也因为交通运输的需要整治了钱塘江,从而促进了吴越国和沿海各地的来往,日本、朝鲜等外国也通过钱塘钱和吴越国建立了贸易关系。杭州开始在国际上显露头角。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南宋时期政权示意图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到了宋代,杭州从一个小国的国都退居到一个州的州治,但从城市规模上讲,它仍然不失为东南的一大都会。北宋末年,中原失陷,宋高宗赵构仓皇南奔,于建炎三年(1129年)到了杭州,设置行宫,把杭州改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把临安府作为宋首都,首都设置在杭州的时间长达一百五十年之久。杭州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都发展迅速,杭州成为一个国际都市。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十三世纪末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杭州,仍然情不自禁地赞叹杭州为“世界最名贵的富丽之城”。经过北宋150多年的发展,到了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人口的增多,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南宋都市经济的繁荣,不仅超越前代,而且居世界前列。当时临安手工作坊林立,生产各种日用商品,尤其是丝织业的织造技艺精良,能生产出许多精巧名贵的丝织品,在全国享有盛名。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据《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南宋时的杭州商业有440行,各种交易甚盛,万物所聚,应有尽有。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有日本、高丽、波斯、大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之有使节往来和贸易关系,朝廷专设“市舶司”以主其事。西湖风景区经过修葺,更加妩媚动人,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酒肆茶楼,艺场教坊,驿站旅舍等服务性行业及夜市也很兴盛。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南宋时,杭州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设立了最高兴府——太学,还有武学、医学、算学、史学等各科学校,临安府学及钱塘、仁和两县学的学生近千人。这里书铺林立,刻印的书籍十分精良。当时的绘画艺术甚盛,“西湖十景”就是由南宋画院题名的。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城隍阁一楼采用了江南特有的木雕、线刻和彩塑工艺美术手法,精心制作了八幅反映南宋时期杭州的风土人情、西湖民间故事和历代与西湖有关的名人工艺品:雕塑彩绘《斗茶图》、东阳木雕《西湖天下景》、雕塑彩绘《西湖龙舟竟渡》、立体硬木彩塑画《南宋杭城风情图》、青石线刻《西湖古代名人》、青石线刻《西湖民间故事》、彩金木雕《南宋宫庭大傩图》、雕塑彩绘《南宋货郎车》。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西湖龙舟竞渡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西湖龙舟竞渡》,大家知道龙舟赛往往都是在端午节的时候举行的,而在南宋时期龙舟赛仅仅是一种“探春”的湖上游戏,是在二月初八那一天举行的,是当时皇帝和文武百官与民同乐的一项活动。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据两宋之交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七里回忆,至徽宗朝,每年的三月,金明池对百姓开放,军卒们开始在金明池练习水上功夫和迎接皇帝的礼仪,到了三月二十日,皇帝驾临金明池,先是在临水殿赐宴群臣,然后坐在大龙舟里巡游,观看各类水戏表演,如水秋千、水傀儡和驾舟列队布阵,最后的高潮是皇帝在临水殿观看龙舟竞渡赛的高潮——冲刺夺标,三次决胜负,赛场人声鼎沸,场面十分壮观和热烈。他们所争夺的是一根插立在临水殿前裹着锦缎的标杆,上挂以锦彩银碗之类,现代体育界的“锦标赛”之名,源出于此。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涌金门原是古代杭州西城门,始建于五代十国的吴越时期,南宋时改称丰豫门。明初,仍复旧名。遗址在今天的南山路与涌金路相交一带。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中说,传说西湖曾涌现金牛,故将此城门命名为涌金门。涌金门原有旱门 与水门各一。旱门故址在今涌金门直街与南山路交接处;水门故址在旱门稍北,今儿童公园北端。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清代,涌金门城楼大方威严,为重楼歇山式建筑,灰筒瓦顶,涌金门城墙高12米,倒U字形的门洞高约8米,宽约5米。清代城楼上有一副楹联:“长堞接清波看水天一色;高楼连闹市绕烟火万家”,形象地概括了涌金门在当时的重要地位和繁荣景象。城门于1912年修筑南山路和湖滨路时被拆除,雄伟的城楼在旧时的照片中尚依稀可见。公元936年,吴越王钱元瓘引西湖水入城为池,称为涌金池。钱元瓘曾亲笔题了“涌金门”3个大字,立石在池旁,池名旁还刻有“清泰三年,丙申之岁,建午之月,特开此池”。水门原有闸,称“涌金闸”。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三维空间的大型立体硬木彩塑画《南宋杭城风情图》1000余间房屋,3500余个人物,再现了杭州历史上最辉煌的南宋时代“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的繁华景象。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整幅作品长31.5米,高3.65米,深2米,它以杭州历史上最辉煌的南宋为时代和社会背景,再现了当时作为京城首都临安府的皇城宫阙、官署民舍、街巷河桥、店铺瓦子、庙塔园墅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场景,里面有3500多各个当时装束的人物和1000多座房屋建筑,曾在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比中荣获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城中心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街--天街,除了南端的皇宫、太庙外,沿街酒楼、茶肆、歌馆无数,各式集市--药市、花市、灯市、珠子市、米市、肉市、鱼市遍布,街上有3000多个穿戴别致、姿态万千的各阶层市民,还有相扑、木偶戏、旱船、踩高跷、耍流星、舞蛮刀等民间文化活动场景。在与天街平行的小河里还可看到满载货物的船只来往穿梭,而西子湖上更有游客泛舟,龙舟竞渡,较真实地反映了南宋时期的杭城风情。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南宋的皇宫:位于今凤凰山旁,如今利群卷烟厂的位置,皇宫紧挨着凤凰山建造,起到容易守护不容易被攻打的作用。六步桥:三省六部官员每天上下朝的必经之路。脚店: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旅馆小店,主要是供客人歇脚休息、喝茶聊天的地方。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印度供奉的大象:南宋时期国力强盛,邻国多有朝拜。取水画面:当时的房屋都是紧挨着河建造的,一男子站在自家的屋子里,从窗口放下水桶直接取水,水花四溅;反映了作品的做工精致之处。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十里御街:分为里街和外街,外街是商贸繁华之地;里街中间形成了官道,老百姓只能行走在左右两边,相对就比较安静,一些民间艺人在此展示:相扑比赛、傩舞表演、木偶戏等。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朝天门:这是十里御街的中心点,把御街分为里外两街,也是古时科举考试报喜的地方,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将在此接到官府的报喜,场面热闹;今天鼓楼的所在地。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南宋的西湖:比今天的西湖面积大1/3,我们右面前的是白堤,远处是宝石山和保俶塔;正前方是后来挖西湖淤泥堆积而成的三个人工岛,分别是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在三岛后面的便是苏堤;我们左边看到的是雷锋塔。
   中间往北,肉铺一条街:南宋杭州店铺规划得当,路的两边挂着代售的大肉,这是南宋杭州城的肉铺一条街,也是今天现代化高楼林立的西湖大道。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护城河:面前的是南宋杭州城的护城河,也是古杭城百姓日常饮用水的来源。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闹元宵的场景:热闹的画面是南宋杭州人正月十五闹元宵的场景,有舞龙灯、踩高跷、花灯游街等节目。图中最高的建筑,烽火瞭望台。这是古时的火警119有官兵全时守候。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   南宋时期的酿酒场景:宫廷的美酒产自民间,民间的百姓通过比赛选出酿造最好酒的酒师,此场景是得胜者庆祝的场面,在热闹庆祝场面的后部是古杭州城的十大门之一:钱塘门。
杭州城隍阁(四)城隍阁1迎亲场面:古杭州百姓迎亲的场景,体现当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观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