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2020-07-12 18:38:28)
标签:

莫干山

古吴望台

莫干山车站

甲寿岩记

周庆云

分类: 浙江风景
   莫干山景色秀美、风光迷人。莫干山是天目山的尾巴,植被覆盖率有92%之高,远远望去一片绿海。莫干山遍山竹林,竹的品种繁多、品质优良、覆盖率高,闻名于世。除竹以外,自有松、柏、杉、香樟、苦梓、银杏等繁多乔木,即便是寒冷的冬季也能保持其山的星点绿光,振奋人心。竹海环山,绿树芬芳之间,又见泉水叮咚,溪流湍急,真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幽静之境。因此,春节是莫干山风景区的黄金时刻,此时万木皆春,一派生机,杜鹃花开,漫山遍野,不知名的野花点缀林间,山路处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莫干山多雨多雾,春雨过后的莫干山更是引人入胜。
  莫干山坐落于沪、宁、杭诸大城市间,属天目山的余脉,群峦分干,环若北极,不能说是新大陆,却长期属于秘境天堂。直至周庆云通过实地踏勘、探访及资料收集,历时三年修纂成第一部中国人写的《莫干山志》(英国人范约翰著有《莫干山小志》),吴昌硕题写书名,为其姻亲、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收复莫干山主权并设立莫干山管理局提供了过硬的实证。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周庆云,号湘舲,别署梦坡,南浔八牛之周家第二代,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实业家,于文学、历史、书画、琴道等兴趣颇浓,又旁涉理工科的多个门类,建树颇多,贡献极富,如与德清人蔡经德在杭州合资创办虎林丝织公司。周庆云是个雅人,酷爱山水,畏暑特甚,早年旅居杭州,爱在湖滨消夏,迁居上海晨风庐苦于炎热难当,邀友同游莫干山,宿铁路旅馆,登塔山,游碧坞,回沪后总回味无穷,与儿女讲述莫干山泉竹之胜,认为斯地最宜避暑,且近老家南浔,乃委托山中友人购房,易名“蘧庐精舍”,又新建了“六月息园”。后每夏来山避暑,愿卸尘肩与山中白云为侣,足迹踏遍莫干山全境,留下大量题刻、诗文。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塔山是莫干山主峰,海拔七百二十余米,四周群山迭翠,北眺太湖如镜,东南望钱江一线可辨,西首怪石角可坐观日出。山顶圆而平,豁然开朗,自古以来,凡到莫干山者无不以登上峰顶,一览全景为快。山旧有古塔遗迹,塔既圮矣,周庆云因拾得残砖,而知塔为后晋天福二年所建,匡正了《武康县志》的疏漏。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莫干山规模最大的摩崖石刻也在灵鹊桥,称作甲寿岩,整块石壁宏大平整,面积达333平方米。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整块石壁上镌刻着镌刻着由周庆云的世交兼琴友白曾然撰写的《甲寿岩记》,全文约400字,每字半尺大,笔力雄浑自然,系白曾然为周庆云六十寿辰所作,描写了莫干山的“清、静、绿、凉”。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白曾然与周庆云要好,系琴侣,到此一游后作《甲寿岩记》,约四百字,周庆云侄周柏年书丹,字大半尺,笔意圆浑,为莫干山最大的摩崖石刻;又题诗:“弹琴长坐幽篁,摇曳秋声作晚凉;月印回峰成个个,有人清梦入潇湘。足音难得听跫然,拄杖同看石上泉;只少樵青年十五,一炉活火试茶煎。”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是年,周庆云复建应虚亭,自撰亭联:“既然有山不可无竹,时或涉水亦当有亭。”他把自己的这些做法称为“雅切”。几年后,周庆云还在甲寿岩旁寻觅了一处书藏,计划将平生所著所刻所聚之书悉藏之莫干山,预题为“息壤”;又筑亦是亭,撰亭联一副:“辟未有摩崖泐以文字,萃生平著作秘之岩阿。”(一说亭联为“附临武邑弹丸地,远瞩钱江疋练潮”)悬车之年,周庆云最后一次登莫干山,在甲寿岩壁题“世缘不可知,难持腰脚健”,是为山中绝笔。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这个也不知是干什么的?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当时张静江力主收回莫干山主权,于民国17年(19285月,获准成立莫干山管理局,隶属于省政府民政厅,并由张静江的亲戚俞则民任局长。周庆云出资整修剑池、芦花荡景点,并筑“古天池亭”、“灵鹊亭”、“亦是新亭”、“游泳池”等,还在剑池瀑布流经之石壁亲书刻“剑池”二字,在上流石上刻篆文“周吴干将莫邪夫妇磨剑处”,剑池下镌“阜溪之遽”,剑池对面以钟鼎文刻“石钟”二字,芦花荡题“天与泉”和“蘧卢”、东石壁摩崖镌“甲寿岩记”等。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周庆云还于1927年在莫干山冈头墩租赁房屋,独捐万缗,创设莫干山肺病疗养院,并于1932年在上横购地建筑,四年后竣工,占地20亩,内部病房以及器具一切均仿各国疗养院最新之设备,凡患肺结核、神经衰弱或贫血患者皆可人院。为普及设置了特等、头等、二等、三等各病房,建立以后,成效卓著。又设施诊、施药二部,远近称便。该院董事长诸民谊、名誉会长李石曾、院长周君常(周庆云侄儿,德国医学博士)。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周氏家属在莫干山拥有较多别墅,如莫干山路42号、43号;瀑布路69号、70号(六月息园);上柏路346号、347号等均为周庆云之子周延扔所有。周佩箴别墅分别是莫干山路80号和杭县路508号。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六月息园为周庆云自建之别墅,在蘧庐旁,暗含《庄子·逍遥游》鹏之“去以六月息者也”,园内昔有观瀑亭,可观剑池飞瀑全景。钟敬文《莫干山纪行》说这“是一座颇考究的洋房,门上榜着‘六月息园’四字,大概是中国或西洋那一位拥巨资者的别墅罢。”1932年中秋,周庆云一家在蘧庐过一百四十合寿,开宴之时,恰值汪精卫来莫干山养病,借住于六月息园,有诗唱和。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泉水是莫干山的乳汁,周庆云在六月息园内筑蓄水池时,得泉三道,水清冽,无异芦花荡,取名天与泉。周庆云《莫干新夏》:“竹引水声到枕边,月簸花影到窗前。莫干忽漫逢新夏,红白满山开杜鹃。”杭州吴庆坻曾以二十八字打油诗向周庆云索莫干泉水,诗云:“铸剑池头夜溅珠,千秋干莫本名区。凭君汲取泉如醴,不用东坡调水符。”常州冯煦寄诗周庆云,不仅索泉水,而且索莫干山中之松花石、野茶,并希望带至上海。未想,当周庆云回沪,冯煦已亡故,他只好石、茶、泉三品陈于灵堂,并撰文祭之。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莫干山向有“水乡佛国”之称,有天泉寺、天池寺、铜山寺、高峰寺、石颐寺五大丛林。周庆云以到访天池寺的次数为最。天池寺,元至顺间建,明理学大师王阳明曾在此讲学并宿而留听雨诗三首,其主持多为临济宗宗主,今寺前尚遗五人合抱之古银杏一株,仿佛甘棠之荫,令人徒生企慕之忱。考周庆云撰有《天池寺禅宗记》“籍山川之秀蕴,为法界之庄严,龙象代兴,宜有禅镫之录”,并题墓碑“天池寺重新大殿得一和尚之墓”;另古天池碑阴刻有他的《天池长歌》:“天池之水清且涟,石岩涌出自流泉,不盈不竭万斯年,流遍三千与大千……”近年,在天池寺恢复重建现场,还挖掘出了周庆云《重建浙江莫干山天池寺碑》残碑。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古望吴台简介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相传,当年莫邪、干将夫妇奉吴王阖闾之命,在山中铸剑期间,经常登临附近山岗岩顶,遥望远在吴国的故乡,思念亲人。后人便将他们驻足的地方称作“望吴台”,并建亭以作纪念。古望吴台也因建筑舒展大气,既可观赏吴水越山的秀丽风光,又能体味莫锋干锷的千秋剑气,而成为莫干山胜景之一。(网络下载图片)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古望吴台,也是周庆云1923年出资建造,若不是上世纪80年代被移动,莫干山可能又多了一处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从望吴台往山下看去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山峦起伏,风景秀丽多姿。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绿海中隐藏着的一幢精致的别墅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莫干山的春季景色,随时间的推移,更迭交替。初为幽兰飘香,沁人肺腑,继而修竹吐翠,遍山皆绿,后为杜鹃盛开,姹紫嫣红。正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前花未谢后花繁,满山七色巧打扮”。春天,还是莫干山看云最好的季节,此时的气候,阴晴晦明,很难捉摸,时而大雾迷漫,时而雾消云散,阳光璀璨;有时山顶乌云笼罩,雷电交加,山腰却阳光普照,光彩夺目。山上常常出现大雾。大雾起时,四周的群山、别墅都潜形匿迹,躲进了雾的帷幕。向下俯瞰,脚下云海翻腾,犹如汹涌的波滚,犹如汹涌的波涛,气象万千。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莫干山的夏天是极富特色的,“晨起如春,夜眠如秋”,“白天不暑夏季节用扇子,晚上不离被子”,颇有“六月如霜天”之感。翠竹遍山,清泉竞流。夏日漫步山间竹径,流泉淙淙,飞瀑轰鸣,氤氲雾气,缭绕衣裙。莫干山 飞瀑流泉众多,仅天泉山一处就有清泉百道。其中,以剑池飞瀑和碧坞龙潭两处最为壮观。剑池飞瀑上下三迭,奔突于竹山深谷之中,以腾挪多姿见胜;碧坞龙潭,水师雄阔,潭深不可测,以雄伟壮观见长。仰观悬崖飞瀑,匹练直下,晴空细雨,扑面而来,暑气顿消,人们精神倍增。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莫干山的秋天风清云淡, 冷暖适宜,枫叶如醉,丹桂抹金,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犹如“秋天里的春天”是莫干山旅游和疗养的最佳时令。每当丽日当空,天宇澄朗,如登塔山、中华山或炮台山极目远眺,数十里之内如一幅幅山水画卷,令人心旷神怡。莫干山的秋景是迷人的。山中的空气清新、纯净,没有一丝尘埃,没有一丝雾气,远近的江水,碧粼粼地似乎酒横在眼前。挂在孤峰上的夕阳,把半个天都映红了。天那样地高,但又让人感到那样地近——它不再是模模糊糊的一大片。月白风清之夜,“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它给予人们的乐趣,就更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了。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莫干山的冬天,在隆冬,莫干山“四山皆白,气象万千。室内可以松枝枯木燃炉取暖,一室如春,殊无所苦,西人每于冬日上山打猎,往往满载而归”.的确如此,冬日的莫干山林寒涧肃。若逢大雪天,漫天琼花飞舞,千山雪浪腾涌,另有一番意趣。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庾村,是莫干山脚下的一个小集镇,南北朝著名的文学家庾信的家族在这里聚居,途径繁茂成荫的梧桐,民国风建筑在道路两旁排开,这个小镇,和城市比更为幽静,和山野比又更为入世和丰富。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有诗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诗中的“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大文学家,而这一文脉又可以上溯到庾信的祖先。庾信出身于一个“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的家庭,为东晋时期文学家庾阐的后人。他的祖父庾易,才高八斗,却隐居不仕; 父亲庾肩吾,曾在南梁为官,是当时著名文学家。庾氏家族一脉曾聚居于此地,庾村也因此而得名。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在庾村路口有一座灰砖老房子,这是庾村老车站。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就是莫干山车站(俗称庾村车站),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原武康县的三大车站之一。到莫干山的人们几乎都会在这里下车,在庾村歇脚。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车站旁的绿色邮筒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浙江省公路局在杭州城站,开通火车站和莫干山车站专备联运车,往返于杭州与莫干山之间。1990年车站停用。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车站外一辆老式客车,杭州——莫干山。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客车上面有三十年代的美女广告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莫干山车站介绍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莫干山镇民国历史文化街图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现在老车站已经开辟为当地的“莫干山交通历史馆”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展馆展示了从100多年前西方传教士发现莫干山之初到1990年以来从上海到莫干山的交通史变迁,涵盖珍贵的图片、历史文献等资料。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1894年到莫干山,从上海先坐小火轮再坐航船,要2天时间。
   1906年到莫干山,从上海先坐火车到苏州再坐航船,缩短成26小时。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1909年到莫干山,从上海坐火车直接杭州,只要24小时。
   1913年到莫干山,下午1300坐火车离开上海,在拱宸桥站下,次日中午到山顶,只要20小时。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1916年到莫干山,从上海做火车到杭州,再坐汽渡到三桥埠,只要14小时。
   1926你到莫干山,从上海做火车到杭州,然后坐汽车和竹轿,只要10小时。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1930年开设庾村莫干山火车站。
   1933年一天开车到莫干山,渐渐流行。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2012年,从上海坐高铁到德清站,40分钟后可到莫干山顶,只要1小时45分钟。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

莫干山(七)古吴望台、莫干山火车站莫干山地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