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2019-10-17 12:41:36)
标签:

大明寺

鉴真纪念堂

梁思成

三绝碑

长明石灯笼

   大明寺之所以名扬海内外,其悠久历史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里曾经出了一位大德高僧,他就是唐代的鉴真和尚。鉴真和尚曾在大明寺讲律传戒,名闻遐迩,为僧俗所景仰,有着崇高威望,享“江淮化主”之誉。为了兴隆佛教,弘法东洋,他接受日本僧人邀请,欣然率领众僧东渡扶桑。大师东渡弘法是义无反顾的。当时,他的弟子们因道路遥远,“沧海淼漫,百无一至”,而犹豫踟蹰。鉴真却毅然决然:“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足见他的深远识见和坚强决心。鉴真大师不畏艰险,五次东渡失败,却毫不灰心,决不退缩,终于在天宝十二年(753),以双目失明之66岁高龄成功抵达日本,实现夙愿。他的百折不回的坚强意志,令后人无比景仰与敬慕。鉴真在日本传播佛教戒律、兴造寺庙佛像、广授书画技艺、推广医药饮食、弘扬大唐文化,被日本人民奉为“文化恩人”。鉴真大师是传教弘法的光辉典范,是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罕见的杰出人物,也是大明寺最大的荣耀和骄傲。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大雄宝殿的北面的这幢建筑便是新建的纪念堂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大明寺最有特色的建筑是鉴真纪念堂,纪念堂是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纪念鉴真法师圆寂一千二百周年,中日双方商定,1963年中日两国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时奠基,举行隆重 的纪念仪式,我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和日本佛教首领大谷莹润分别代表两国鉴真纪念委员会,商定在此建造纪念堂,1973年动工,1974年竣工。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纪念堂由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设计,他接受任务后专程赴日,参观奈良唐招提寺和日本其他一些古建筑,回国后,又对我唐代庙宇建造风格进行研究,精心设计这座纪念堂,体现了1963年中日两国商定的精神:不仅从意义上,而且建筑物本身也要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这是他生前设计的后作品。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纪念堂分为两组,一组为四松堂构成的清式四合院,南为纪念馆,北为门厅,由游廊周接,天井内有四棵古松,廊悬云板、木鱼,精舍巧建,清幽雅洁。 另一组为仿唐式四合院,由纪念碑亭、 纪念堂,再由超手游廊将两建筑周接。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出门厅(四松草堂)北行数米即有台阶升腾,拾级而上,抵碑亭。碑亭东西歇山下各自延伸约40米的回廊与正殿衔接,成环抱之势。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碑亭两侧有梁思成和赵朴初的半身像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纪念堂接唐代建筑遗规并参照日本店招提寺“金堂”的风格设计,由正殿、碑亭和回廊组成,线条刚劲,结构工整,雄浑朴实。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西侧是梁思成先生像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梁思成是我国近代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师,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中国古建和文物保护工作倡导者之一;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解放后一些建筑组织的倡导者。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东侧是赵朴初先生像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碑亭东侧阶下立石碑一方,为赵朴初《调寄梦扬州》诗碑。“暮天开,望片云江上飞来,振衣蜀岗,千古高纵长怀,当年舍身弘道,涉凤涛,远渡蓬莱,奈良代,招提寺,风流懿矣休哉,两国宗师在推,算诗酒,欧苏只合追陪,明月扬州,多少雄姿英才,东风换却无诚面报庠功,挹注江淮,排险阻,津梁虽任留与吾侪。
   一九六三年三月访扬州法净寺,名大明寺,唐鉴真大师传经讲学之处,时有所感,未暇命笔,返都后,日本友人索稿,因拈此调。寄之 赵朴初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纪念碑是梁思成一夜之间设计而成的,他设计成功后,高兴地告诉陈从周教授,说是我国传统的纪念碑以竖碑为多,碑面光滑,天花饰边框,而鉴真纪念碑采用横式,周围边框突出,中间阴文镌字,正面为郭沫若题 “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背面刻赵朴初在纪念堂奠基典礼上写的文章。这就打破传统格局,在传统基础上创新,有了时代感。底座的花饰采用莲花座作底,莲花座托碑,因莲花独具神圣,“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丝长(思长),象征佛教思想天下众生,所以莲花一直成为佛教的象征。莲花座之上有卷叶草为主题的纹样花饰,原来梁思成在快设计完毕时感 到“唐”这个字不好体现,陈从周立刻提议用该草为纹饰,因其是唐朝特有的草,以象征鉴真生活的年代。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碑亭内耸立着白玉须弥座横碑,正面为郭沫若所书“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背面为赵朴初撰书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的碑文和颂辞,而碑本身是有梁思成设计,因而被誉为当代的“三绝碑”。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碑亭中矗立着一方仿唐朝风格的汉白玉横碑,高1.25米,宽3米,下设莲花须弥座。碑的正面横刻郭沫若手书“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9个大字,书法古拙遒劲,笔力千钧。碑身下镌刻唐代特有的卷叶草与花朵结合的图案,聊存唐代风貌和气息。上部碑身四周刻出边框。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背面镌刻赵朴初于1963年为纪念鉴真大和尚圆寂1200周年撰写的长篇竖写碑文,通篇酣畅,字断意连,前后呼应;谋篇布局,于严谨中时露飘逸。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碑亭背面。碑亭采取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平布置。纪念碑立在纵中线上。碑亭进深的北面一间与左右步廊相对,南面一间突出到院门以内丁字形小院的横向的部分之间,碑亭作歇山顶。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庭院中正,有长明石灯笼一幢。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198045日,日本裕仁天皇为了表彰鉴真大师对日中友好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赠送了回国巡展的鉴真大师像的前面的香炉。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长老森本孝顺赠给扬州大明寺长明石灯笼一座,安装在寺内鉴真纪念堂前至今不灭。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在赠送仪式上,森本亲自点燃灯笼,并与大明寺方丈能勤法师在石灯笼东西两侧共栽两株日本八重樱。当时日本做了两个这样的石灯笼,一个摆放在了唐招提寺里头,一个就是大明寺的这个。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碑亭北向有甬道,可直抵正殿。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或经碑亭东西回廊环行至正殿。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这样由正殿、碑亭和回廊,定格为一方正的院落,总占地面积为2540平方米。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院内种植着樱花、松树,绿草如茵,整幢建筑显得简朴古雅,庄严肃穆。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正殿为鉴真纪念堂主体建筑建在石台基上,座北朝南,面积537平方米,高度5.24米。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庭院东侧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庭院全都铺着白色的石子,作为地面建筑的背景,显得格外纯净。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纪念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南面三门,单檐庑殿屋面,屋顶正脊东西两端饰有鸱尾。屋面坡度平缓,莲花纹瓦当,出檐深3.3米,桩头有斗拱三重,所有窗户均采用唐代直棂窗制式。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四周高大的台基上粗可两人合抱的檐柱,柱为腰鼓状,柱头斗拱三重,线条浑圆飞动。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纪念堂完全仿照日本唐招提寺主体建筑金堂样式,金堂是鉴真当年亲自设计,保持了中国盛唐的建筑风格,又揉和了日本当 时建筑的特点,现在纪念堂又仿照金堂,其用意当然是体现中日文化互相交融的特点。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惟规模因受坐落场地不宽敞的限制,只好稍加削减。将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的金堂,缩减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金堂的总面阔为28米左右,鉴真纪念堂正殿仅得18米。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鉴真纪念堂介绍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鉴真纪念堂内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纪念堂正中供奉着鉴真法师坐像,这尊坐像是仿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鉴真像,用楠木雕刻干漆夹纻而成。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坐像前有一只铜香炉,为日本天皇所赠。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鉴真干漆夹像,是我市雕塑艺术家刘豫按照日本招提寺“模大和尚之影”而造,结跏趺坐,合闭双目,神态安祥。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正殿两壁悬挂四幅大型绢本画,绘有鉴真生前主要活动地:陕西西安大雁塔、广东肇庆七星岩、日本秋妻屋浦和奈良唐招提寺金堂。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这四幅巨大捐质工笔画为扬州儒医世家子弟,耿刘同特地为鉴真纪念堂所作。四幅画的风景地是鉴真生活和经历过的地方。耿刘同,1939年生,著名园林专家、画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肇庆七星岩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秋妻屋浦大海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奈良唐招提寺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西安大雁塔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鉴真东渡船模型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这二个香炉不知缘故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日文介绍鉴真纪念堂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鉴真纪念堂的设计方案,最先由扬州建设局的工程技术人员草拟提交。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针对纪念堂、碑亭、回廊的比例、尺度和建筑风格方面作了诸多修正。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唐招提寺金堂左右无毗邻的廊屋。为创造一种唐代佛寺的气氛,并结合扬州当地寺院风格,在正殿与碑亭间以抄手回廊连接。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建筑物的色彩,拟用扬州风格实施。柱梁、枋、斗拱等部分即用木材本色,或作紫檀木色,配以白垩墙壁。
扬州大明寺(十六)鉴真纪念堂   鉴真纪念堂的建造,草创于1963年,建成于197311月。1984年获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全国优秀设计一等(一级)奖”,并获国家计划委员会颁发的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章。1989年被评为扬州市十佳建筑之一,2004年被国家列为经典建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